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儒家經學確立之後, 易學的發展往往和歷代的思想潮流一致,例如漢易是卦氣, 魏晉是玄學易而宋明則是理學易。 但佛家易是很特別的一支,它並不隨著傳統儒家易的變遷而起伏。 它穩定的順著格義的路向,進一步以佛教自家宗派的思想來解易。 明末智旭的《 周易禪解》 是以佛入易最完整、 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智旭用天台學的教理, 以「 一念三千」 取代以理氣為主的天道論, 而用「性具善惡」 說超人性之善惡而言覺性, 最後更從覺與不覺下開「 流轉」 與「 還滅」的生命兩境,以此總攝各家天道性命相貫通之學。 《 周易禪解》可以說徹底改造了傳統儒家易的天人之學而歸之於佛。 關鍵詞: 智旭、 周易禪解、 天台學、 一念三千、性具善惡.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II.

  2. 佛教的正法應向佛經之中探求對於佛經的記載卻可保留各自的審察態度是指如有審察能力的話)。 但從大致上說,流行於現世且有史實可考的佛經,都是值得人們去信受奉行的,因為各經的主要思想都是正確的,偶或有些名相數位見解及傳說等的出入,也是枝節問題,而非根本問題,故對一般的人來說,不得懷疑佛經的可靠性與真實性。 佛教雖然主張人人皆可直接去理解佛法,如若遇到理解不透的所在,最好請教有素養的法師,斷不可自行妄斷佛經的義理;因為有許多屬於境界上的名詞及觀念,若非多看佛經或自己沒有實踐的體驗工夫,便不容易通透得過。

  3. 2024年5月27日 · 結集 [ 編輯] 主條目: 結集. 佛教早期並沒有書面經典, 僧眾 以 口述 傳承教法 [7] 。 釋迦牟尼 寂滅 後, 僧團 在 王舍城 舉行 第一次集結 (saṃgīti)。 據佛教 律藏 的共通記載,該次集結由「 上座 」比丘 大迦葉 等人主持 [8] ,「多聞者」 阿難 誦出佛陀所說 修多羅 ,「持律者」 優波離 誦出 波羅提木叉 , 大眾 對其內容共同審定,再編成次第,為後來《 四阿含 》( 法 )與 律藏 ( 律 )的起源 [9] [10] 。 佛陀在世期間,其大弟子 舍利弗 、 迦旃延 等人,擅於歸納演繹佛法精義,為後來 阿毘達磨 論藏( 對法 )的濫觴 [11] [12]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25日 · 佛經是記載佛語及佛陀教法的經典內容相當的龐大繁雜廣義的佛經泛指三藏」,包含經藏律藏論藏狹義的佛經則是專指其中的經藏」。 若要看佛經的種類,「三藏」是按照題材將佛教典籍做分類;「十二部經」則是按照敘述形式(文體)與內容分成12種類,以下將詳細說明。 三藏. 佛陀的教法,經過弟子們幾次的結集整理後,分為經藏、律藏和論藏,稱為三藏典籍,是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 經藏:釋迦牟尼及一些菩薩、羅漢所說法記述之合集,涵蓋所有上契諸佛義理,例如大家都聽說過的《金剛經》、《心經》、《法華經》都屬於經藏。 律藏:各種佛教戒律的合集,是佛陀為調伏弟子心性所制定的生活、修行規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規戒律,例如《四分律》、《梵網經》等。

  6. 2023年7月19日 · 念經:藉著聲調來緩和波動的情緒及集中意念,繼而引發思惟的作用,深入經典內涵。 閱:藉由文字來認識、吸收知見。 行經:把吸收到的經義在生活中實踐及體會。 方便不同根器的眾生. 為適應不同性情的人,在佛教傳承中,發展出千百個法門,以方便不同根器的眾生,經典是其中一種法門。 不管選擇甚麼法門親近佛法,「信」是首要條件;「信為道元之母」,是學佛修行的第一步。 人類學習的方式是「知行合一」,由抽象觀念轉化為實踐的能量。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只是口講則會迷,若只是行動亦會妄。 「解行並重」是學佛的導航器;理解是基礎,實行是體會,兩者交替運用及吸收。 讀入、理入、行入,三者互為因果. 讀經、研均屬於方法;前者是吸收、後者是消化。 兩者交替行持,活用於生活,助增長智慧、信力及願力。

  7. 2019年7月30日 · 看經書要懂得如何看有人看經書看到有一些境界但是很少有人看經書看到開悟的這是他不懂得看經書其實看經書和念佛是完全一樣的。 看經書時,只要很專注地看就可以,瞭不瞭解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例如《心經》的經文很短,你可以把它背得很熟,然後再看我們出版的《金剛經要旨與般若心經妙義略述合集》。 當你們對《心經》很熟了,又能了解那一點點的意義,只要定力夠,透過定力,就可以和般若相應。 《心經》愈熟,瞭解愈多,定力愈高,相應就愈快,而且層次也愈高。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從初地菩薩入門,也可以從二地、三地、八地入,入手處就看你的見地、定力有多高來決定。 如果你已經到了八地的暸解,那就像鉤子一樣,透過定力,一下就可以鉤到八地裡面的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要你們背六大心法的原因,因為六大心法就是成佛的工具。

  8. 佛經之所以被稱為三藏」,是因為有三種不同的 文體抱歉此處沒有其它更合適的詞了)。 一是紀錄其言傳身教的,縱深其三乘的教法,橫貫其偉大的一生,我們稱之為經。 二是系統論述某個問題的,可長可短,可用辯論,可用偈頌,但是力求還原世尊深意的,我們稱之為論。 三是出家在家如何持戒,並僧團管理制度的,我們稱之為律。 這對中文區讀者是不陌生的,在佛教傳入之前的幾百年中,華夏文明的其它文獻也採用了這種明確的劃分。 另一種分類方法就有點複雜了。 我們要首先知道佛教裡有大乘和小乘。 無論是否採用這兩個名詞,沒有人能夠否認大乘和小乘的爭論,已經超過了幾千年,直至今天仍在繼續。 在印度歷史上,不,是人類歷史上時間最久人數最多的大學:那爛陀大學,主持這樣的辯論可能也有八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