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1日 · 香港可疑數碼詐騙比率達6.6% 顯著高於全球 專家︰騙徒策略變. 個人增值. 撰文: 廖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4/11 12:02. 最後更新: 2024/04/11 12:02. 分享:. 隨著全球發生眾多數據洩露事件以及深偽技術(Deepfakes)等先進科技的出現,騙徒正積極利用相關漏洞 ...

  2. 2024年4月22日 · 發布時間: 2024/04/22 08:00. 最後更新: 2024/04/22 09:38. 分享:. MPF|偽冒強積金平台 提早領取作招徠誘騙資料 積金局:不會經數碼渠道接觸成員. 詐騙事件時有發生,市民曾反映收到自稱積金局或積金易平台公司的代表來電,約談介紹強積金產品或文件 ...

  3. 2024年2月5日 · 近年,數碼詐騙和個人資料外洩事件持續威脅香港消費者。. 不少消費者擔心,一旦個人資料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騙徒即可盜用其身份作借貸或其他用途,帶來重大損失。. 保安局最新數據顯示,自2023年初至十月,香港詐騙案件數量增長驚人,高達33,923宗 ...

  4. 2023年10月4日 · 大部分消費者只會一些能夠輕易偽造的細節,例如公司名稱與標誌等等,來辨別資訊真偽。 事實上,消費者應該花多一點心思,例如檢查帳戶號碼、與公司的連繫等等難以偽裝的細節來識辨詐騙,保護自己免受詐騙傷害 。 如果收到可疑來電,無論聲稱來自任何公司、或來自任何銀行、金融機構,甚至監管部門、政府機關,大家都可以自行向這些不同機構查證,切忌輕易相信別人的身分。 3. 別忽略明顯資訊細節.

  5. 2022年12月19日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你好,我是積金局代表,方便見面,講解一下最新強積金條例和產品嗎?. 」以上的來電可能你都接過,對方自稱是積金局或積金易平台公司的代表,邀請你見面介紹強積金制度的最新發展,或推銷強積 ...

  6. 2022年8月24日 · 環聯最新的《消費者脈搏調查》亦反映源自香港的可疑數碼詐騙比率呈現跌勢。. 該調查於2022年5月25日至6月15日期間訪問了1,006名香港成年人,當中近三分之一(32%)表示他們在過去三個月內曾成為數碼詐騙的目標,較2022年第一季下跌六個百分點。. 受 ...

  7. 2021年7月6日 · 第一種就是透過SMS或電郵,訛稱銀行帳戶出現異常,必須馬上登入SMS上的銀行網址作出確認,而SMS上的網址當然是假的喇,當大家很聽話地在偽冒網站雙手奉上自己的帳戶名稱和密碼後,騙徒便可以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不過一般騙徒並不會就這樣罷手的,因為只利用方法一竊取大家電子銀行的帳戶名稱及密碼,其實作用並不大,因為單用密碼登入而沒有其他驗證方法如SMS一次性密碼(OTP)或流動保安編碼(Mobile security key,MSK)下,即行內人俗稱的「一重認證」(1FA)情況下,銀行一般只會容許進行小額轉帳(Small-value payment),最新HKMA在2018年6月修訂的上限為每日10,000元。 勞師動眾才每天騙得了10,000元,騙徒當然不會那麼容易罷手了。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