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7日 · 因為殯儀館是一間「酒店」,先人只會住一晚然後第2日離開,不會停留;殮房則因為先人都是剛離世,還需要在「下面」處理些手續,未上到人間,所以陰氣未算最盛。

  2. 香港葬儀社可為家屬租用香港七大間殯儀館,包括 萬國殯儀館、寰宇殯儀館、世界殯儀館、九龍殯儀館、鑽石山殯儀館、寶福紀念館 和 香港殯儀館。 家屬可按需要選擇舉行守夜出殯一日一晚之喪禮或於一日內完成(俗稱過境)。

  3. 2024年4月13日 · 死亡登記是處理身後事的首要步驟。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入境事務處及衛生署提供聯合辦事服務,方便市民辦理 死亡證 登記。 自然死亡與非自然死亡的區分. 自然死亡 :若逝者的死因為經註冊醫生診斷確定,家屬將獲得兩份重要文件,包括「死因醫學證明書」及適用於火葬的「醫學證明書(火葬)」。 非自然死亡 :若逝者未經醫生診治或因意外逝世,需由警方通知死因裁判官,進行調查和可能的剖驗,以確定死因。 殯儀流程|2. 選擇合適的葬禮方式(火葬與土葬) 在香港,火葬與土葬是兩種常見的葬禮方式。 家屬可根據個人偏好及宗教信仰選擇適合的方式。 火葬流程: 自行安排火葬 :家屬可選擇自行安排火葬。 這需要填寫「申請安排私人火葬」表格,可以在網上或親自到聯合辦事處完成。 自行安排給予家屬更多的控制權和靈活性。

  4. 2016年12月11日 · 人總恐懼死亡,殯儀業也因而成了厭惡性行業。 不過隨著有機構開辦殯儀課程,傳媒報導增加,殯儀業被描繪成「錢途無限」,想入行的人越來越多。 入行4年、47歲的蔡健發,誤打誤撞下半隻腳踏入了殯儀業,當上「棺材頭」,且聽他解構,做殯儀,是否真的「好好搵」? 蔡健發入行四年,仍以半職形式做棺材頭。 (周荻恩攝) 47歲的蔡健發,在殯儀業未被吹捧為「很能賺錢」的行業前就誤打誤撞,半隻腳踏入了殯儀業當上「棺材頭」。 棺材頭,即殯儀策劃師,負責整個殯葬中的每個細節,由協助家屬處理申請文件,如火/土葬許可證、死亡證,到葬禮上大至宗教形式、靈堂佈置、先人化妝,小至旅遊巴接載親友上山,都由棺材頭打點及分配工作;棺材頭亦負責外出接生意,故又稱「行街」。 由IT到殯儀.

  5. 若能負擔殯葬費用,可選擇在殯儀館舉殯,讓親友悼念離世者;若經濟能力有限或親友不多,希望簡化儀式,可選擇在醫院或公眾殮房出殯,然後安排火化或土葬。 儀式方面,除了傳統習俗或宗教信仰的不同,亦應考慮先人和家屬的意願與經濟條件。 喪禮儀式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別: (i) 佛教與道教: 基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與信仰,不少人會採用佛教或道教的喪禮儀式。 聘用進行法事的人數,並無特別規定,要視乎家屬的取捨,部分收費已包括基本紙紮用品。 (ii) 基督教與天主教: 視乎相關宗教儀式,會在教堂或殯儀館內由先人生前所屬教會的神職人員舉行彌撒或安息禮拜,設有追思環節、詩歌班唱詩或祝禱等。 (iii) 維新派: 不採用任何宗教儀式或鄉例習俗,整個儀式並無任何特定程序,只是在靈堂內設置先人相片供人弔祭,靈堂的佈置較簡單。

  6. 「院出」的流程大致如下: 首先逝者親友到醫院殮房認領逝者遺體;接著是為逝者潔體、更衣、化妝及入殮;隨即便可以在殮房旁的小禮堂舉行告別儀式,頭尾最多只可以使用小禮堂一個小時。 公立醫院的小禮堂大多佈置簡潔和設備簡單,座椅一般只有約二十張,部分設有鋼琴。 禮堂可進行不同宗教的禮儀,但不容許明火(點蠟燭)和燒香,所以儀式以簡單為主。 在完成簡單告別儀式後,親友便可以把遺體直接送往火葬場或墳場進行火葬或土葬。 使用醫院的小禮堂/告別室「院出」是免費的,但謹記要預早透過殯儀公司訂好,而且使用時間必須是日間。 若選用其他殯儀館的服務,殯儀費用各差異,一般來說喪禮費用大概二萬元左右,當中包括了棺木、靈車及基本殯儀項目,但若要其他宗教儀式則可能需要支付附加費。

  7. 2022年6月16日 · 殯儀服務邊間?. 殯儀館喪禮儀式、收費及選擇須知. Wilson Li 2022年6月16日. 先人過身後,如何處理其殯葬是個大問題。. 各殯儀館的殯儀服務收費參差,有部分公司價目含糊,加上親友在傷感下不容易做決定,因此有必要預先知道一些殯儀服務的規矩和收費 ...

  8. 很多人都相信鬼神之說,因此,當面對死亡或死亡的儀式,總會人抱著「不要犯禁忌」的心態。. 以下是一些坊間對喪禮的禁忌,信不信由你!. 1、參加喪禮必須心懷正念,不要亂想、亂說、亂看,如對著死者照片說這女生好漂亮,真可惜等說話。. 2、死者 ...

  9. 香港共有七間持牌殯儀館可供家屬選擇,包括 香港殯儀館 、寶福紀念館 、 九龍殯儀館、 世界殯儀館、 萬國殯儀館 、 寰宇殯儀館 和 鑽石山殯儀館。 家屬可按需要選擇舉行「守夜」出殯一日及一晚 或 舉行「過境」 於一天內完成喪禮。

  10. 2020年5月3日上午,香港殯儀館發生大幅塌下天花板意外,地下大堂一幅約8米乘6米巨型假天花板連鐵架及吊燈疑日久失修,突然塌落地面,地上滿佈瓦礫,幸當時無人行經,故無人受傷,事後殯儀館召工人清理塌下的假天花板,當晚地下靈堂的喪禮如常舉行。 [9] 特色 [ 編輯] 全館大部分地面以綠色和白色 紙皮石 鋪成。 一樓的「基恩堂」、「主澤堂」和地下的「褔海堂」以及「壽山堂」的停屍間與館內其他地方可不經公眾地方互相連接。 守靈當晚使用二樓或以上樓層禮堂的話,大殮出殯當日大多移師至一樓或地下的禮堂舉行。 公共交通 [ 編輯] 於香港殯儀館舉行喪禮儀式的香港名人 [ 編輯] 灣仔 舊館 [ 編輯] 1950年代 [ 編輯] 騎師 黃清濂 1956年10月. 1960年代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