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國八大民主黨派 , 中國大陸 稱 民主黨派 ,係由 中國共產黨 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後,存在至今一種 政治 合作方式,中共以「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為基本方針,領導多黨合作同 政治協商 制度,又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或「一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中國模式下民主黨派同外國多數 多黨制 例子唔同,民主黨派係中共同意組成為前提,係中共 衛星黨 ,多數係 左派 親共人士。 歷史. 國民政府時期民主黨派被中共過濾。 為得到中共支持而生存,各民主黨派得到內部清理整頓,無表明親共會被清洗,最後終止「政治面目不清」(冇表態支持中共 一黨制 )局面,自始一片紅。 經中共介入民主黨派內部,確定各民主黨派所有國外同 港 澳 地區組織分支,活動停止,免除中共同外國出現 外交 問題。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政黨制度 是「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即「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的政黨制度,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 [2] 其中,除唯一 執政黨 中國共產黨 外,其他政黨被稱為「 民主黨派 」。 理論上民主黨派通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參與國家政治事務,發揮監督、批評和建議的作用,以「憲法和法律為準繩」進行民主協商。 官方指出,中國共產黨與這個民主黨派的關係是「通力合作的友黨關係」,是「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係,而不是「執政黨」與「 在野黨 」的關係。 中國的政黨制度「不是什麼 一黨制 」,也「根本區別於西方的 多黨制 」。

  3. 中國八大民主黨派,是指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除 中國共產黨 之外的政黨的通稱,這些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參政黨 ,包括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 中國民主同盟 、 中國民主建國會 、 中國民主促進會 、 中國農工民主黨 、 中國致公黨 、 九三學社 和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 [1-2] [5-6] 中文名. 中國八大民主黨派. 性 質. 參政黨. 目錄. 1 黨派名稱. 2 排序由來. 3 政黨職能. 4 組織發展. 黨派名稱. 中國八大民主黨派,包括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九三學社 [4]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

  4. 民主黨派 目前是 中國共產黨 針對 第二次國共內戰 時期 中華民國 境內除 中國國民黨 和中國共產黨以外活躍之各中間派政黨的總稱。 抗日戰爭 結束後, 摩擦不斷 的國共雙方開始 在重慶展開談判 並召開由國內各主要政黨所組成的 政治協商會議 ,並通過 政協憲草 。 然而,隨著國共矛盾日益激化,特別是 制憲國民大會 的召開,更是使得各民主黨派分道揚鑣。 中國青年黨 和 中國民主社會黨 兩黨投向 中華民國政府 一方,而以 民盟 為首的大部分黨派則響應《 五一口號 》,在中共已取得全國戰局決定性勝利後,於1949年在 北平 另行召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組建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與中華民國政府分庭抗禮。

  5. 2021年6月29日 · 2021年6月29日. Getty Images. 1921年,十餘名年輕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在上海法租界的一處洋房內,秘密召開了他們的首次全國代表會議,中國共產黨由此創立。 當時,中共在全國只有50多名黨員,但不到30年後,其在與國民黨的內戰中取得勝利,建立政權,成為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唯一的執政黨。...

  6. 中国八大民主党派习惯的排列顺序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这样的排列顺序是根据各民主党派及其代表人物参加民主爱国斗争的历史与行动,并经过充分协商的结果。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提出“ 五一口号 ”。 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时先后不一,其顺序是:民革、民盟、民进、致公党、农工党、救国会、民促、民联、台盟、民建。 1948年11月25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就召开新政协会议达成共同协议,其时的党派顺序变成了中共、民革、民盟、民进、致公党、农工党、救国会、民促、民联、民建、无党派民主人士。

  7. 2021年7月1日 · BBC中文記者 香港報道. 2021年7月1日. Xinhua. 1941年,中共中央正式將建黨慶祝日定為每年的7月1日,結果與香港主權移交週年日落在同一天。 中共建黨100週年,中國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中聯辦)等駐港機關聯同香港特區政府舉辦論壇,主任駱惠寧稱中共「開創」、「發展」和「捍衛了『一國兩制』事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