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7日 · 冠心病高危因素眾多,分為可控制因素,如肥胖或因血壓、血糖、膽固醇水平過高而致心血管硬化;不可控因素包括年紀、家族病史、性別。 一般而言,男士患冠心病風險較高;而隨年紀增長,心血管會老化並失去彈性,如家族有早發性冠心病或膽固醇過高,均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冠心病屬常見心臟病,患者或因心臟血液供應不足而心絞痛。 何時才應做手術,開通阻塞的心血管?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tylim、SCI_InDy@iStockphoto) 相關文章: 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Q:冠心病有什麼常見的徵狀? 病發前有何先兆? 牙骱肩膀痛到嘔 心事作怪? 問:冠心病有什麼常見的徵狀? 病發前有何先兆?

  2. 2017年10月3日 · 心臟病人的飲食幾大注意事項. 1.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 2.多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多選擇全穀類食物、或未加工的豆類,如芥藍菜、空心菜、地瓜、芋頭、竹筍、蘆筍、蒟蒻、糙米、燕麥、全麥麵包、黃豆、紅豆、綠豆…等。 3.多攝取維生素E,可以強化心肌,防止血凝塊的形成,減少膽固醇,如小麥胚芽、芝麻、橄欖油…等。 4.適度的運動,以解除壓力。 5.宜少量多餐。 6.多大豆卵磷脂,可分解脂肪與不良膽固醇,防範因血凝塊而引起的中風。 宜食物. 山楂中的黃酮類與三萜類物質為最主要的降壓功臣,能夠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有益。

  3.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腔因膽固醇積聚而變窄,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使心肌的血液供應減少,導致心肌缺氧。. 患者可能出現心絞痛的症狀。.

  4. 1、冠心病的護理注意飲食。 飲食問題是導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健康的飲食可以大幅度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發病率。 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戒菸,少喝酒;喝濃咖啡和濃茶;要保持規律的生活狀態,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

  5. 想避免冠心病的威脅,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善生活方式,以下提供7種預防冠心病的方式: 檢查膽固醇: 滿20歲後,應該至少每5年進行1次 膽固醇檢查 ,而大多數人的LDL水平應該要在130mg/L或3.4mmol/L以下。

  6. 2018年9月18日 · 冠心病患的飲食指南. 對冠心病患來說,都知道飲食不要過油過鹹,以免引發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增加冠心病風險跟嚴重程度的問題。 三軍總醫院營養部主任戰臨茜說,除了這個之外,其實很重要的還有膳食纖維,「如果腸胃不好,可以讓纖維比較好入口,但不能不吃。 戰臨茜說,通常腸胃無法消化膳食纖維,都已經是末期、或是老年患者,「但冠心病現在年輕化,很多30、40歲就得到了,這種還是可以吃膳食纖維;「不過我們可以適度調整,像是小白菜纖維比較多,要咬,可以換成小黃瓜、冬瓜,一樣是蔬菜,但就比較軟嫩。 圖說/中式的一天三餐,可以視個人情況替換菜色,戰臨茜說,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均衡飲食也可以是好吃的。

  7. 若不幸確診,按時服用藥物治療,改善胸口翳痛等症狀;同時要透過飲食習慣的改變,來控制血壓及膽固醇的水平,例如低脂肪、低膽固醇及低鈉的食物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