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台北文創園區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搜尋結果

  1.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40年的传统创新. 作者 90后讲农业视野. 阅读 333 赞 1. 华夏经纬网日讯:据台湾“旺报”报道,台湾恢复扩建台北故宫博物院后,近年来大力发展台北故宫博物院产业,将文物与生命联系起来,以有趣的方式唤起公众对文物的兴趣这是海峡两岸 ...

    • 概览
    • 历史沿革
    • 建筑格局
    • 馆藏文物
    • 出版作品
    • 文化活动
    • 文物保护
    • 所获荣誉
    • 参观信息
    • 相关事件

    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

    展开2个同名词条

    台北故宫博物院(Taipei Palace Museum),又称中山博物院,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总占地面积160000平方米,其于1965年开馆,并进行多次扩建修缮。

    截至2021年4月30日,总计698854件/册文物,其中铜器6241件,绘画6744件,陶瓷器25595件,法书3741件,玉器13478件,法帖495件,漆器773件,丝绸308件,珐琅器2520件,成扇1882件,雕刻666件,印拓900件,文具2379件,善本书籍216507册,钱币6953件,档案文献395551册件,杂项12495件,织品1626件。 馆内藏有翠玉白菜、毛公鼎、散氏盘、快雪时晴帖、《早春图》《华子冈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稀世珍品。

    故宫建馆

    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下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摄政内阁总理黄郛于11月4日内阁会议中通过《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要求逊帝溥仪“从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清室应“即日移出宫禁“。次日,京畿警卫司令鹿钟麟偕同警察总监张璧、国民代表李煜瀛前往紫禁城后寝,请宣统废除尊号,交出印玺、宫殿,迁出皇宫。同月6日,国务院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聘李煜瀛为委员长,会同清室近支人员,点查清宫物品。 民国十四年(1925年)4月12日,公布《参观故宫暂行规则》,开放御花园、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弘德殿、昭仁殿、南书房、上书房等处(即故宫中路),供游客于每星期六、日下午一至六时观览。同年9月29日,计划成立故宫博物院,于双十国庆日下午举行开幕大典。同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新开五条参观路线,对外开放。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国民政府北伐成功,接收故宫博物院,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明定故宫直隶于国民政府,并以易培基为院长。

    文物南迁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故宫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为文物播迁避难预作准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初,日军进逼榆关,故宫理事会决定文物南迁沪上。同年2月6日起,故宫文物共13427箱又64包,计分五批启运,至5月23日悉数运达;随行迁运者,尚包括古物陈列所、中央研究院、颐和园、内政部、国子监、先农坛等单位文物,计6194箱又8包。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即今南京博物院)于南京成立。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月,国民政府公布《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暂行组织条例》,故宫及其理事会改隶行政院;同年5月,马衡受命担任院长,开始点查存沪及留平文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南京朝天宫故宫分院保存库建设完成,南迁文物遂由上海运抵南京,入库存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卢沟桥事变爆发,故宫南迁文物再分三批向后方撤退:第一批(南路)文物共80箱,自南京启运后,经行汉口、武昌、长沙、桂林,而至贵阳,继又疏散至四川巴县;第二批(中路)计9331箱,途经汉口、宜昌,抵达重庆,又过宜宾而抵于乐山;第三批(北路)凡7287箱,则经徐州、郑州、西安,以及宝鸡、汉中,抵达成都,又转运峨眉。同年年末,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命西迁,并随故宫第二批(中路)西迁文物起运,循水路移赴汉口;继于次年初迁川,设办事处于新市,复向重庆大学借地,与中央研究院合建临时库房于沙坪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筹备处奉准迁赴昆明办公;随故宫博物院第二批文物西迁之藏品则运赴四川乐山。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再向后方撤退,随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机关迁往四川南溪李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随即准备复员;存置于李庄及乐山之文物分别启运还都,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毕事。 抗战胜利后,故宫西迁文物依巴县、峨眉、乐山之序,先于重庆集中,再循水路还京,全部归运工作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末结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筹备处为庆祝人文馆落成,特与故宫博物院盛大举办联合展览会。

    文物迁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解放战争形势逆转;同年11月10日,故宫常务理事朱家骅、王世杰、傅斯年、徐鸿宝、李济、杭立武等与翁文灏理事长集议,主张择精品运台;另朱家骅先生建议迁运中央图书馆所藏善本图书,傅斯年先生则提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随同搬迁赴台。同年12月初,中央博物院理事会集议,通过选择最精品运台,其余藏品亦应尽交通可能,陆续迁运。当月21日,故宫第一批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装入海军派遣之中鼎轮,运抵基隆。同时装船迁运者,尚包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图书馆、外交部之文物、图书、条约档案,共240箱。 1949年1月6日,载运第二批文物之招商局海沪轮启动;除故宫文物168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486箱外,亦包括中研院史语所、中央图书馆、北平图书馆之文物、图书、地图,计1336箱。同月30日,负责输运第三批文物箱件之海军昆仑号运输舰启航,内装故宫文物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4箱、中央图书馆122箱。 各机关箱件抵台后,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文物箱件留存杨梅外,皆贮置于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台中糖厂仓库。 1949年8月,“行政院”为应战时环境,特暂将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图书馆等单位合并为“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简称联管处),由“教育部”统摄。 1950年4月,联管处设于台中雾峰北沟之文物库房完工,全部迁台文物入库存贮。同年5月,台湾行政部门改组故宫博物院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理事会”,成立共同理事会,代行两院理事会职权。 1953年3月,联管处就北沟库房附近山地开建小规模山洞,备必要时将最精文物存入。 1954年9月,历时四年之迁台文物点查毕事;文物虽经战时水陆辗转迁徙流离,惟损伤极少。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0000平方米,由中央园林与步道、博物馆正馆建筑、文物储藏山洞与廊桥3个部分所组成,其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设计者称之为“北平午门”意象。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屋顶则采用绿色饰金黄色收边之琉璃瓦“盈顶”形制,风格清丽典雅。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 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二、三层为“器字形”平面格局的展厅,黄氏将其比拟为“五室制明堂”;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

    综述

    截至2021年4月30日,总计698854件/册文物,其中铜器6241件,绘画6744件,陶瓷器25595件,法书3741件,玉器13478件,法帖495件,漆器773件,丝绸308件,珐琅器2520件,成扇1882件,雕刻666件,印拓900件,文具2379件,善本书籍216507册,钱币6953件,档案文献395551册件,杂项12495件,织品1626件。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其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其收藏的中国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较精、多的;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5万多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书画真迹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张宏的《华子冈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石+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书画

    台北故宫藏有书画总计9120件,其中一半为优等和次等,元以前绘画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元以前书法155件。台北故宫在唐、五代、两宋绘画上数量较多,就宋代绘画而言,台北故宫的山水画珍品较多。台北故宫主要接收的是清宫旧藏历代书画,18、19世纪的“扬州八怪”、“京江画派”、清初的“金陵诸家”、“四僧”等许多流派的绘画和书法,如今已是国之重宝。 参考资料:

    陶瓷

    台北故宫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明代官窑瓷器收藏较多,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绝大多数都藏在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有《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刊》《国之重宝》《惠风和畅》《文物光华》《故宫宝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画皴法点苔之研究》《清代通鉴长编》等著作,并影印出版了文渊阁《四库全书》。院内还有定期刊物《故宫文物月刊》和《故宫学术季刊》等。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故宫受邀以存沪文物精品,前往英国伦敦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ChineseArt)“。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初,故宫就第一批(南路)文物中提出绘画、缂丝、玉器、铜器百件,运赴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参加“中国艺术展览会“。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末,故宫又以之参加中央图书馆重庆分馆之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会。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2月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马衡院长为激励战时民心士气,再自第一批(南路)文物中精选书画名迹,分别于重庆中央图书馆及贵州省立艺术馆举办“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书画展览会“。

    1961年5月,联管处应邀赴美举行“中国古艺术品展览会(ChineseArtTreasures)“,历时多年,颇获美国各界赞叹激赏。

    台北故宫博物院先后举办商周青铜礼器展、“瓷器的发展”、书画精华特展、故宫藏玉等展览。在建院60周年之际,举办了大型综合陈列“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特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采取了防潮、防虫的各种措施。文物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

    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

    2019年6月,世界主题娱乐协会TEA和AECOM联合推出了《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全球位列第18名。

    地理位置

    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位于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开放时间

    展览区一(正馆):周二至周日:09:00~17:00,周一休馆 展览区二:暂停对外开放 儿童学艺中心:暂停对外开放 图书馆:暂停对外开放 张大千先生纪念馆:暂停对外开放 至善园:周二至周日:08:00~17:00,周一休馆休园 至德园:暂停对外开放

    交通路线

    •公交 搭乘捷运文湖线至”大直站“换乘公交车,抵达”大直站BR14“后,由3号出口出站,往前步行至北安路可看到公交车乘车处,在此搭乘”棕13“路线公交车,约10分钟后即可抵达。 •自驾

    损毁文物

    2022年10月28日,国民党“立委”陈以信在台“立法院”论坛中表示,近来接获检举,一件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文物“娇黄釉绿彩龙纹碗”,已经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打破,且台北故宫博物院高层下令掩盖这件事,要公开举报,请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下令彻查此事。 据陈以信称,2021年2月,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在清查时被不慎打碎, 这件文物在收藏期间从未对外展览,事发时工作人员正将其进行数据存档,却在移出库房过程不慎将此文物摔碎。

    在事发后,台北故宫博物院高层还下达了“封口令”,企图隐瞒这一重大事故。

    2022年10月28日消息,对于这一指控,台北故宫博物院方面强调该院并未隐匿文物被摔碎一事,并对损毁文物提出了另一套说法。台北故宫博物院称,出现损毁的文物分别是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以及清乾隆青花花卉盘。其中前两件文物是于2021年2月和4月“在打开文物包裹后才发现破损”,但并未提及原因,而第三件则于2022年5月19日被工作人员不慎打碎,目前三件文物正在进入修复和审查程序。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三件损毁文物价值超过25亿新台币(约5.63亿人民币)。

    2022年10月3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其中两件文物的初步调查报告送至“立法院”,称破裂原因包括,恐因关上铁箱时,因人为施力按压或空间缩减导致文物碰撞,或是之前就有肉眼无法看见的暗伤或裂璺。

  2. 华夏经纬网3月2日讯:据台湾“旺报”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于1965年在台复址后,经过多次修缮与扩建,近年致力推广文化创意产业,让文物与生活连接,利用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引起民众对历史文物的兴趣,搭上近年古装剧热潮,台北故宫文创商品更是受到民众

  3. 什么时候,博物院文创需要开始以脑洞来取胜了?. 那一定是从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些令人感到“丧病”的设计,从此博物馆的文创设计就走上了一边卖萌一边有文化的全新道路!. 稍早前,台北故宫出了一款极其丧病的颈枕,脑洞之大,简直令人不忍直视。. 原型 ...

    • 台北文創園區1
    • 台北文創園區2
    • 台北文創園區3
    • 台北文創園區4
    • 台北文創園區5
  4. 华山创意文化园区又名“华山艺文特区”、“ 华山文化园区 ”,前身为“台北酒厂”,为 台湾台北市 市定古迹。. 创设于日据时期的1914年,原为芳酿株式会社酒造厂,专制 清酒 、 蝴蝶兰 、 人参酒 ;. 于1922年,由 台湾总督府 实施 专卖制度 予以收买,改 ...

  5. 7区42里869鄰. 政府驻地. 行政里松江路367号. 邮政编码. 104. 人口数量. 228392人 (2013年) 著名景点. 台北市立美术馆 , 圆山饭店 , 行天宫. 现任领导. 林秉宗.

  6. 未来从士林台北艺术中心、台北城市博物馆、台北之门、华山艺文特区、松山烟厂 文化园区与南港北部流行音乐中心等地标建筑,将连结成一条L型城市文化创意轴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