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是怎麼回事?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hk.trip.com

    超過120萬間酒店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或地區。快來比較太陽價格,為您的酒店住宿搜尋超筍優惠! 上 Trip.com 搜尋鄰近札幌最受歡迎的 staycation 酒店。

搜尋結果

      • 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故被稱為「公」轉。 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天極看呈逆時針,從南天極看呈順時針。
      www.wikiwand.com/zh-tw/地球公转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工具. 地球環繞 太陽 的運動稱為 地球公 轉 ㄓㄨㄢˋ 。 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 太陽系 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 中心天體 ,故被稱為「公」轉。 方向是自西向東,從 北天極 看呈 逆時針 ,從 南天極 看呈 順時針 。 周期為1個 恆星年 ,需時365日6時9分10秒。 軌道是近似正圓的 橢圓 ,太陽位於其中一個 焦點 上。 軌道 [ 編輯] 地球在公轉中所形成的封閉 軌跡 ,稱為地球軌道。 其在 天球 上的 投影 ,稱為 黃道 。 參數 [ 編輯] 地球軌道是一個 橢圓 ,太陽位於其中的一個 焦點 上,具體 參數 如下: 半長軸 :149,600,000公里. 半短軸 :149,580,000公里. 半焦距 :2,500,000公里. 周長 :940,000,000公里.

  3. 2020年7月7日 · 地球在公轉怎麼證明太陽也在公轉呢? 2020-07-07 科學 北京科學中心. 審核專家:魯暘筱懿. 行星物理學博士、國家遙感中心副研究員. 一年有四季告訴我們地球在圍繞太陽運動你知道嗎其實 太陽本身也在銀河系裡圍繞著銀河中心運動那麼是誰最先發現太陽也在繞圈的呢他是怎麼向世人證實這一點的從古至今人類對星空的認識又有哪些變化? 一起來看看吧。 你熟悉的太陽系. 銀河系尺度下的太陽系運動. 1. 被打破的永恆. 在說人類發現太陽也在運動的故事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 相信小夥伴們一定會想,這還不簡單嗎, 恆星能夠靠核聚變自己發光 ,而 行星不會自己發光 。 此外,行星會繞著恆星轉圈。

    • 概觀
    • 基本介紹
    • 黃赤交角
    • 公轉速度
    • 公轉周期
    • 軌道方向
    • 公轉取向

    地球公轉就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地球的公轉遵從地球軌道、地球軌道面、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周期、地球公轉速度和地球公轉的效應等規律。

    •中文名:地球公轉

    •外文名: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

    •原因: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

    •平均角速度:每年360°

    •平均線速度:每年9.4億千米

    •周期:365.2422天

    地球在其公轉軌道上的每一點都在相同的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地球軌道面。地球軌道面在天球上表現為黃道面,同太陽周年視運動路線所在的平面在同一個平面上。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時進行的,在天球上,自轉表現為天軸和天赤道,公轉表現為黃軸和黃道。天赤道在一個平面上,黃道在另外一個平面上,這兩個同心的大圓所在的平面構成一個23°26′的夾角,這個夾角叫做黃赤交角。

    黃赤交角的存在,實際上意味著,地球在繞太陽公轉過程中,自轉軸對地球軌道面是傾斜的。由於地軸與天赤道平面是垂直的,地軸與地球軌道面交角應是90°——23°26′,即66°34′。地球無論公轉到什麼位置,這個傾角是保持不變的。

    在地球公轉的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沒有明顯改變的。北極指向小熊星座α星,即北極星附近,這就是天北極的位置。也就是說,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地軸是平行地移動的,所以無論地球公轉到什麼位置,地軸與地球軌道面的夾角是不變的,黃赤交角是不變的。

    黃赤交角的存在,也表明黃極與天極的偏離,即黃北極(或黃南極)與天北極(或天南極)在天球上偏離23°26′。

    我們所見到的地球儀,自轉軸多數呈傾斜狀態,它與桌面(代表地球軌道面)呈66°34′的傾斜角度,而地球儀的赤道面與桌面呈23°26′的交角,這就是黃赤交角的直觀體現。

    由於黃赤交角的影響,使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在南北回歸線上一年有一次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地區一年中沒有太陽直射。

    地球公轉是一種周期性的圓周運動,因此,地球公轉速度包含著角速度和線速度兩個方面。如果我們採用恆星年作地球公轉周期的話,那么地球公轉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經過365.2564日地球公轉360°,即每日約0.986°,亦即每日約59′8″。地球軌道總長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轉的平均線速度就是每年9.4億千米,也就是經過365.2564日地球公轉了9.4億千米,即每秒鐘29.8千米,約每秒30千米(線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近似為30千米/秒)。

    依據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轉速度與日地距離有關。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隨著日地距離的變化而改變。地球在過近日點時,公轉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超過它們的平均值,角速度為1°1′11″/日,線速度為30.3千米/秒;地球在過遠日點時,公轉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低於它們的平均值,角速度為57′11″/日,線速度為29.3千米/秒。地球於每年1月初經過近日點,7月初經過遠日點,因此,從1月初到當年7月初,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逐漸加大,地球公轉速度逐漸減慢;從7月初到來年1月初,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逐漸縮小,地球公轉速度逐漸加快。

    我們知道,春分點和秋分點對黃道是等分的,如果地球公轉速度是均勻的,則視太陽由春分點運行到秋分點所需要的時間,應該與視太陽由秋分點運行到春分點所需要的時間是等長的,各為全年的一半。但是,地球公轉速度是不均勻的,則走過相等距離的時間必然是不等長的。視太陽由春分點經過夏至點到秋分點,地球公轉速度較慢,需要186天多,長於全年的一半,此時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和南半球的冬半年;視太陽由秋分點經過冬至點到春分點,地球公轉速度較快,需要179天,短於全年的一半,此時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和南半球的夏半年。由此可見,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是造成地球上四季不等長的根本原因。

    首先了解幾個名詞:

    1.一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時間裡面走過的距離,注意,光年是長度單位。

    2.地球公轉:我們的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沿著一個偏心率很小的橢圓繞著太陽公轉。走完大約約9.4億公里的一圈路程要花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即大約一年。(日地平均距離是1.5億公里)

    恆星年

    地球公轉的恆星周期就是恆星年。恆星年是以某一恆星或星系作為參照物,地球繞日公轉運動一周的周期。恆星或星系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以致地球無論怎樣繞日運動,地軸的空間指向完全可以看作是不變的。在一個恆星年期間,從太陽中心上看,地球中心從以恆星為背景的某一點出發,環繞太陽運行一周,然後回到天空中的同一點;從地球中心上看,太陽中心從黃道上某點出發,這一點相對於恆星是固定的,運行一周,然後回到黃道上的同一點。因此,從地心天球的角度來講,一個恆星年的長度就是視太陽中心,在黃道上,連續兩次通過同一恆星的時間間隔。 恆星年是以恆定不動的恆星為參考點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轉360°的時間,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恆星年長度為365.2564日,即365日6小時9分10秒;回歸年長度為365.242199174日,即365日5時48分46秒。

    回歸年

    地球公轉的春分點周期就是回歸年。這種周期單位是以春分點為參考點得到的。在一個回歸年期間,從太陽中心上看,地球中心連續兩次過春分點;從地球中心上看,太陽中心連續兩次過春分點。從地心天球的角度來講,一個回歸年的長度就是視太陽中心在黃道上,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 春分點是黃道和天赤道的一個交點,它在黃道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每年西移50″。29,也就是說春分點在以“年”為單位的時間裡,是個動點,移動的方向是自東向西的,即順時針方向。而視太陽在黃道上的運行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即逆時針的。這兩個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視太陽中心連續兩次春分點所走的角度不足360°,而是360°—50″.29即359°59′9″。71,這就是在一個回歸年期間地球公轉的角度。因此,回歸年不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只表示地球公轉了359°59′9″.71的角度所需要的時間,用日的單位表示,其長度為365.2422日,即365日5小時48分46秒。

    近點年

    地球公轉的近日點周期就是近點年。這種周期單位是以地球軌道的近日點為參考點而得到的。在一個近點年期間,地球中心(或視太陽中心)連續兩次過地球軌道的近日點。由於近日點是一個動點,它在黃道上的移動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即與地球公轉方向(或太陽周年視運動的方向)相同,移動的量為每年11″,所以,近點年也不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一個近點年地球公轉的角度為360°+11″,即360°0′11″,用日的單位來表示,其長度365.2596日,即365日6小時13分53秒。

    公轉軌道

    地球是在公轉過程中,所經過的路線上的每一點,都在同一個平面上,而且構成一個封閉曲線。這種地球在公轉過程中所走的封閉曲線,叫做地球軌道。如果我們把地球看成為一個質點的話,那么地球軌道實際上是指地心的公轉軌道。 地球軌道的形狀是一個接近正圓的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橢圓有半長軸、半短軸和半焦距等要素,分別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軸兩端對於焦點(F1、F2)的距離 半焦距與半長軸和半短軸之間存在著這樣的關係,即c2=a2-b2 半焦距c與半長軸a的比值c/a,是橢圓的偏心率,用e表示,即e=c/a。

    中心位置

    嚴格地說,地球公轉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陽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陽的公共質量中心,不僅地球在繞該公共質量中心在轉動,而且太陽也在繞該點在轉動。但是,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地球只不過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日地的公共質量中心離太陽中心僅450千米。這個距離與約為70萬千米的太陽半徑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與日地1.5億千米的距離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轉看成是地球繞太陽(中心)的運動,與實際情況是十分接近的。

    偏心率

    偏心率是橢圓形狀的一種定量表示,e的數值大於0而小於1。橢圓越接近於圓形,則e的數值就越小,即接近於0;反之,橢圓越扁,e的數值就越大。經過測定,地球軌道的半長軸a為149,600,000千米,半短軸b為149,580,000千米。根據這個數據計算出地球軌道的偏心率為:0.016722。 可見,地球軌道非常接近於圓形。 由於地球軌道是橢圓形的,隨著地球的繞日公轉,日地之間的距離就不斷變化。地球軌道上距太陽最近的一點,即橢圓軌道的長軸距太陽較近的一端,稱為近日點。在近代,地球過近日點的日期大約在每年一月初。此時地球距太陽約為147,100,000千米,通常稱為日距。地球軌道上距太陽最遠的一點,即橢圓軌道的長軸距太陽較遠的一端,稱為遠日點。在近代,地球過遠日點的日期大約在每年的7月初。此時地球距太陽約為152,100,000千米,通常稱為遠日距。近日距和遠日距二者的平均值為149,600,000千米,這就是日地平均距離,即1個天文單位。

    取向子午線

    子午線是表示地球上一天時間的變化,子午線也就是地球上的經線,人類為度量方便而設定出來的輔助線,定義在地球表面任意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與南北的極點,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叫做經度,經線指南北方向,譬如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地上鑲嵌一條銅子午線,在午時12點,太陽的投影線是和這條經線重合的,並且每天都要重合,只是太陽的投影伸長縮短而已,所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條子午線也可以看作當地地取向經線。1884年國際會議決定用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線為【本初子午線】。

    太陽同步軌道

    地球和太陽形成初期,潮汐能耗比現在要高;從46億年前到現在,太陽自轉周期改變了約182 s,地球的公轉周期變慢了2.193 × 10 s,地球遠離了6.935×108 m,公轉半徑改變了0.46%。 氣象衛星是太陽同步衛星的一種,它的基礎理論來至宇宙天體的運行規則,其中取向角度是最基礎的理論,因此,在設計衛星和衛星軌道時遵循在取向上,每天也要保持固定轉動0.9856度,再者,人類到目前以發射了數千顆不同的太空飛行器,有了成熟正確的理論。用這些理論詮釋地球公轉完全可行。

  4. 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 太阳系 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 中心天体 ,故被称为。 方向是自西向东,从 北天极 看呈 逆时针 ,从 南天极 看呈 顺时针 。 周期为1个 恒星年 ,需时365日6时9分10秒。 轨道是近似正圆的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一个 焦点 上。 地球在公转中所形成的封闭 轨迹 ,称为地球轨道。 其在 天球 上的 投影 ,称为 黄道 。 參數. 地球軌道是一个 橢圓 ,太陽位於其中的一個 焦點 上,具體 參數 如下: 半長軸 :149,600,000公里. 半短軸 :149,580,000公里.

  5. 地球除了自轉外還在繞著太陽公轉。 」可是如果你緊接著問:「你怎麼知道它在動呢? 」相信大部分的國中生(甚至大學生)可能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嗯⋯這? ⋯那? ⋯? 這事實上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因此雖然早在公元前 250 年希臘天文數學家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 ,公元前 310 – 230就曾經提出地球繞日說但這一理論不但不為大眾所接受還給他帶來了一生的嘲笑。 而希臘數學家蛇床子(Eudoxus of Cnidus,公元前 410 – 347)於公元前 380 年左右提出以不動之地球為中心的宇宙模型則幾乎統領了以後 2000 年的宇宙觀! 你該如何證明地球自轉? 圖/ envatoelements 。

  6. 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 太阳系 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 中心天体 ,故被称为。 方向是自西向东,从 北天极 看呈 逆时针 ,从 南天极 看呈 顺时针 。 周期为1个 恒星年 ,需时365日6时9分10秒。 轨道是近似正圆的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一个 焦点 上。 轨道 [ 编辑] 地球在公转中所形成的封闭 轨迹 ,称为地球轨道。 其在 天球 上的 投影 ,称为 黄道 。 參數 [ 编辑] 地球軌道是一个 橢圓 ,太陽位於其中的一個 焦點 上,具體 參數 如下: 半長軸 :149,600,000公里. 半短軸 :149,580,000公里.

  7. 基本介紹. 中文名 : 地球繞太陽公轉. 角速度 :每年360度. 平均線速度 :每年940,000,000公里. 類別 :天文現象. 簡介. 橢圓的軌道是地球對附近的天體引力的折中。 僅有一個 行星 和一個 恆星 的系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早期的太陽系在形成過程中,原始的行星受到了小行星的撞擊和其他一系列擾動,才導致 橢圓軌道 的形成。 這叫行星徙動理論。 首先:正圓軌道也是橢圓軌道的一種,只不過是特殊的橢圓軌道。 地球繞太陽公轉,在給定的能量的條件下,可能的軌道有無數條,圓軌道只是其中的一條而已。 如果想要地球按正圓軌道運行,地球的能量,動量要滿足一定條件。 就是任一時刻,地球的 動能 Ek和 勢能 Ep的關係滿足 Ek = -E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