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日 · 1. 可以分享你和團隊找到現時市場上的主要「痛處」是甚麼嗎? 作為虛擬銀行/保險公司,你的商業模式如何回應這些「痛處」? 香港的保險業多年不變,但其實我們的行為早已改變。 生活中大小事務,不少已可在網上或透過手機辦妥,唯獨保險遲遲仍未跑出。 我和團隊認為香港保險市場最的痛處是「保障缺口」。 本地保險銷售多年來的着眼點是投資類的產品,市場並非由純保障的產品主導,超過 9 的保費收入都是來自前者。 我們認為香港最需要的,反而是簡單的人壽及醫療保險產品。 利用網上平台及數據,虛擬保險公司可以迅速分銷簡單而低門檻的保險產品,照顧以往被市場忽略的客戶群,最重要的是去填補市場上的保障缺口。 2. 你認為科技會取代保險代理嗎? 這條問題不易回答。

  2. 2020年5月5日 · 香港不乏保險公司,欠缺的是一間以科技為本的保險公司;香港不乏投資份保險,欠缺的是純保障的人壽與醫療產品。 作為精算師,我們認為最簡單的保障,反而正是港人最需要的。 要改變產品的認受性,先要改變銷售渠道。 港人熱衷網購,但人壽保險的網上銷售卻只佔整體銷售額不足 1%。 事實上,曾有調查顯示,約有六成的受訪港人會考慮網上投保。 供求的落差,意味著市場的機會,亦反映了改革的一定難度。 保險科技發展停滯不前,是因為我們有「保險」,但未有「科技」。 我在 2015 年創業,試過做保險前線銷售,亦試過於後方做系統設計。 多年來不斷創新,屢敗屢戰。 我們意識到只有科技才能起革命。 但要改革百年傳統,談何容易。 某天,我遇上一個保險公司的 CEO,他跟我說:「你哋應該創造一個自己嘅品牌。

  3. 2019年7月8日 · 癌症、非常嚴重及緊急疾病保障 設計時考慮市場保障水平 套用設計理念至保障項目 總結 為自己及家人報價:Bowtie 自願醫保 - 靈活計劃. 「靈活計劃」是實報實銷的醫療保險產品,我們設計「靈活計劃」的目標是力求以最相宜的保費提供最的保障,在「價錢」及「保障」之間尋求「剛好」的平衡點,確保受保人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就該醫療狀況獲得必要的醫療服務,不必為自己或家人帶來沉重且不必要的財政壓力。 何謂剛好保障? 我們將以上目標量化為8的「賠償率2」(代表保單持有人/受保人需自行支付2的醫療費用),但同時需留意: 我們以中等價位的私家醫院及中等嚴重性的醫療服務作為設計基礎,因此實際的賠償率將根據手術類型、病房級別、入住醫院等而有所變化(即8以上或以下「賠償率」。

  4. 2020年9月15日 · Bowtie故事. 【CEO Channel】為何保險創新進展緩慢? 多年來,保險創新進展緩慢。 香港人對保險科技有所需求,但在改革路上卻困難重重,這次就讓筆者說說箇中原因。 作者 顏耀輝. 日期 2020-09-15. 更新 2022-05-13. 目錄. 嚴格法規監管 難以集合人才 市場實際競爭. 難以集合人才. 市場實際競爭. 先說法規方面 ,保險是一個受高度監管的行業。 在香港,保險公司受到保監局的規管,經營業務需要龐大的資金投資,要成立一間傳統的人壽保險公司,資金門檻往往高達10億港元以上。 透過保監局提供「快速通道」,基於產品以及銷售渠道較為簡單,申請「虛擬」保險牌照的最低資金要求相應調低。

  5. 作者. 康思源 Dave Hong. 曾於券商、銀行及《香港經濟日報》等媒體任職,擁有CFA(特許金融分析師)及CFP(認可財務策劃師) 之專業資格。 投保儲蓄壽險時,大家可能都曾見過「現金價值」一詞,但究竟什麼是現金價值? 退保價值多少? 發還金額時間幾時? 其實在思考此類問題前,更應想清楚「有現金價值的保險抵唔抵買? 」Bowtie 邀請了專家康思源為大家詳細分析。

  6. 2021年5月3日 · 樓價經過多年的上升,物業已躍升成為很多家庭中佔比最的資產,但物業與其他金融資產不一樣,就是它存在老化的問題。 根據統計數字,在2019年,全香港約有39,000幢住宅/綜合樓宇,當中超過10,000幢屬樓齡50年或以上。 約3,700幢樓齡50年或以上的樓宇,屬「欠缺維修及保養」或「長期欠缺維修及保養」。 現時已有超過10,000幢樓齡超過50年的舊樓,估計2046年將增加至約28,000幢,約佔全港樓宇數目的一半。 可見,物業老化和人口老化的問題一樣嚴重,而老化的物業又會引伸很多值得注意的事項,包括居住環境變差、維修費貴、租值下降等等。 你有為你的物業預留「醫療費」嗎? 物業和人一樣,年紀了,身體檢查或一些毛病總免不了。 作為個人,還好有保險,準備合適的保險在退休階段至為重要。

  7. 2020年8月10日 · 日期 2020-08-10. 更新 2022-05-13. 分享. 因應疫情而 Stay at home 這幾個月我親眼看著孫兒如何由零開始自學成為一個小小天文學家孫兒本來是個 Lego 這陣子卻忽然愛上天上繁星每天捧著平板電腦探索宇宙黑洞和行星等看得津津有味。 不出一個月,四歲的他就能計算出我們一家人在月球的重量,還反過來教我們如何記住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順序。 不得不說,科技的發展的確令知識傳遞變得更簡單、更快捷。 只需要一台能連接互聯網的手機,就不用再花大半日時間,到圖書館掃著書脊,一本一本慢慢翻查。 身為戰後嬰兒潮的一員,我有幸搭上經濟起動的順風車,當時雖然生活艱難,但機會處處,只要努力抓緊機遇,十有八九都能排除萬難,踏上康莊大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