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中國社會活動家

      • 孔令朋 (1919年7月8日—2002年4月8日),男, 山東 曲阜 人,生於山東 濟南 ,中國社會活動家, 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 原常務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zh.wikipedia.org/zh-tw/孔令朋
  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令朋 (1919年7月8日—2002年4月8日),男, 山東 曲阜 人,生於山東 濟南 ,中國社會活動家, 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 原常務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家庭 [ 編輯] 先祖 [ 編輯] 九世祖: 孔傳鐸 (1674—1735),清代 衍聖公 。 八世祖:孔繼泂(1718—1770),字體之、號滄亭,孔傳鐸第三子。 廕生、誥授中憲大夫。 高祖:孔憲豐(1782—1835),字絢齋, 廩生 。 無子,以再從弟憲怡次子慶霄為嗣。 曾祖:孔慶霄,字雲府、號筱庭。 欽加 知州 銜 知縣 、長廬即補鹽大使。 祖父:孔繁治(1862—? ),字春華、號愚菴,未婚早卒,以同母弟繁淦第四子祥勉為嗣。

  2. 孔令朋 (1919年7月8日—2002年4月8日),男, 山东 曲阜 人,生于山东 济南 ,中国社会活动家,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原常务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家庭. 先祖. 九世祖: 孔傳鐸 (1674—1735),清代 衍圣公 。 八世祖:孔繼泂(1718—1770),字體之、號滄亭,孔傳鐸第三子。 廕生、誥授中憲大夫。 高祖:孔憲豐(1782—1835),字絢齋, 廩生 。 無子,以再從弟憲怡次子慶霄為嗣。 曾祖:孔慶霄,字雲府、號筱庭。 欽加 知州 銜 知縣 、長廬即補鹽大使。 祖父:孔繁治(1862—? ),字春華、號愚菴,未婚早卒,以同母弟繁淦第四子祥勉為嗣。 本生祖父:孔繁淦(1864—1921),字子端、號幼雲,有七子一女。

    • 概览
    • 主要经历
    • 思念家乡
    • 著作

    爱国人士、民主人士

    孔令朋,杰出的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孔令朋一生清介,刚直不阿,忧国忧民,处世无愧。他热爱祖国,与共产党肝胆相照,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农工党建设,为加强多党合作和祖国统一大业奉献余生。生前著有《今生今世》、《孔裔谈孔》、《旷古同钦》、《说孔古今谈》、《论语精句今用新解》等。他在港澳报纸上发表了《孔子在今日中国》的文章,为宣传孔子思想和共产党的政策,消除大陆批孔阴影起了重要作用。2002年4月8日因病逝于上海,享年83岁。

    他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系。生前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历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外贸学院教授等职。1984年9月至1999年10月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在此期间,还担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身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15年来,他为孔子基金会的成长、壮大出谋划策,为曲阜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交流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他以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的名义出访日本,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祭孔仪式,引起日本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他谦虚朴实,平等待人,有学者风范。生前著有《今生今世》、《孔裔谈孔》、《旷古同钦》、《说孔古今谈》、《论语精句今用新解》等书。他多次访问美、日及港澳台,为弘扬孔子思想、促进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

    孔令朋一生清介,刚直不阿,忧国忧民,处世无愧。他热爱祖国,与共产党肝胆相照,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农工党建设,为加强多党合作和祖国统一大业奉献余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大陆政策发生重大变革,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海外一些知名人士与孔氏家族的后裔们对大陆有着模糊认识。他专门去台北会见了孔子77代嫡孙孔德成,拜会了台湾孔孟学会会长陈立夫先生。在香港、澳门等地多次被媒体采访。他还在港澳报纸上发表了《孔子在今日中国》的文章,为宣传孔子思想和共产党的政策,消除大陆批孔阴影起了重要作用。

    他对家乡十分想念,更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根据政策,落实了他家的房产。他与兄弟姐妹商议,无代价捐出落实给他家的青岛南园别墅。现为青岛南园孔子纪念馆。他还牵线搭桥,促成他的好友、香港爱国同胞、大业织造厂董事长沈炳麟先生捐资为曲阜杏坛中学盖了一座实验教学楼,为尼山中学建了一座教学楼。他千方百计与海外孔氏族人和知心朋友联系,宣传家乡曲阜,扩大曲阜在海外的影响,为繁荣家乡作出显著成绩。

    2002年4月8日因病逝于上海,享年83岁。

    《今生人生》 、《孔裔谈孔》、《旷古同钦》、 《说孔古今谈》、《论语精句今用新解》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令朋 (1919年7月8日—2002年4月8日),男, 山东 曲阜 人,生于山东 济南 ,中国社会活动家,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原常务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家庭 [ 编辑] 先祖 [ 编辑] 九世祖: 孔傳鐸 (1674—1735),清代 衍圣公 。 八世祖:孔繼泂(1718—1770),字體之、號滄亭,孔傳鐸第三子。 廕生、誥授中憲大夫。 高祖:孔憲豐(1782—1835),字絢齋, 廩生 。 無子,以再從弟憲怡次子慶霄為嗣。 曾祖:孔慶霄,字雲府、號筱庭。 欽加 知州 銜 知縣 、長廬即補鹽大使。 祖父:孔繁治(1862—? ),字春華、號愚菴,未婚早卒,以同母弟繁淦第四子祥勉為嗣。

  4. 中文名 :孔令朋.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濟南. 出生日期 :1919年7月8日. 逝世日期 :2002年4月8日.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性別 :男. 主要經歷. 他1939年畢業於 武漢大學 政治系。 生前曾任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歷任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外貿學院教授等職。 1984年9月至1999年10月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 在此期間,還擔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前身為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教授。 15年來,他為孔子基金會的成長、壯大出謀劃策,為曲阜的文物保護和文化交流活動做了大量工作。 他以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的名義出訪日本,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祭孔儀式,引起日本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他謙虛樸實,平等待人,有學者風範。

  5. 孔令朋_百度百科. 孔令朋,傑出的 愛國人士 、民主人士。 孔令朋一生清介, 剛直不阿 ,憂國憂民,處世無愧。 他熱愛祖國,與共產黨 肝膽相照 ,積極參政議政,關心農工黨建設,為加強多黨合作和祖國統一大業奉獻餘生。 生前著有 《今生今世》 、《孔裔談孔》、《曠古同欽》、《説孔古今談》、《論語精句今用新解》等。 他在港澳報紙上發表了《孔子在 今日中國 》的文章,為宣傳孔子思想和 共產黨 的政策,消除大陸批孔陰影起了重要作用。 2002年4月8日因病逝於上海,享年83歲。 中文名. 孔令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 出生地. 濟南. 出生日期. 1919年7月8日. 逝世日期. 2002年4月8日.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性 別. 男. 目錄. 1 主要經歷. 2 家庭成員.

  6. www.wikiwand.com › zh-hk › 孔令朋孔令朋 - Wikiwand

    孔令朋1919年7月8日2002年4月8日),山東曲阜人生于山東濟南中國社會活動家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原常務委員第六八屆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