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8日 · 有網民翻查寶林茶室的Google評論,發現該餐廳的評分高達4.6顆星,且有897篇食評,雖然當中以5星佔最多,但評分最低亦見1星和2星。 從近期的食評可見,餐廳的食品質素大不如前,有不少食客對於食品大失所望。 有食客甚至指,餐點裡摻入頭髮,水杯亦有一股「抹布味」,衛生情況讓人憂慮。 我點的是酥炸雞腿,第一口覺得蠻好吃的,但下一秒立刻嚇到,裡面有一根卡在裡面拔不出來的黑頭髮,我立刻把口中那一口吐出來。 負評中亦不乏食客批評餐點調味偏重口味且油膩,甚至懷疑食材有變壞變質的可能,整體用餐體驗讓人失望,直言「有種被雷到的感覺」。 沙鍋臭豆腐確實用了沙鍋,豆腐夠臭但同時也有像是腐敗的酸味,吃了一口就不敢再吃。 點擊圖片放大. +2. 素食一定安全?

  2. 2024年3月27日 · 綜合台媒報道,台北有2名民眾於22日前往涉事餐廳「寶林茶室信義A13」用餐,結果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的狀況。 之後台北衛生局再接獲多宗通報案例,目前一共12人身體不適、4人入住深切治療部、2人死亡。 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所有在台北的寶林分店,現在全部勒令停業。 對此,有台灣醫生推測,元兇可能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毒素,來源為保存不當的發酵米及米類製品,中毒者會因呼吸被抑制,恐快速死亡。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當米或玉米製品保存不當,可能產生「Burkholderia gladioli」菌,此細菌可能再洐生出「米酵菌酸」毒素,一旦誤食就會影響人主導能量的粒腺體, 如果身體沒辦法產生能量,就無法呼吸,對治療也沒有反應,就會死亡。

  3. 2024年3月28日 ·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台灣台北市信義區餐廳「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造成2人死亡,當中一名66歲楊姓男子因多重器官衰竭不治,其女兒在記者會上落淚憶述父親的病發經過,指他生前一直很健康,結果「吃了一次飯,

  4. 2024年3月28日 · 【米酵菌酸/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急性肝衰竭/木耳】台北「寶林茶室」近日爆發大規模集體食物中毒事件,至今已累計14人,疑因食用發酵不當的炒粿條或河粉後,出現食物中毒症狀送院,當中已有2人死亡。

  5. 2024年3月27日 · 綜合台媒報道,涉事餐廳為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信義區遠百A13分店,第一名死者為39歲呂姓男子,他於周五(22日)下午與女同事到餐廳用餐,品嘗招牌菜「馳名炒粿條」及香蘭葉飲品後,當晚出現嘔吐、腹痛、心悸等症狀,並於翌日傍晚到新北市聯合醫院求醫。 醫院為他進行傷寒及痢疾檢查,結果顯示為陰性,隨即採集大便樣本,並通報食物中毒。 呂男在吊鹽水緩解症狀之後返家,至周日(24日)情況突然變差,並出現急性腎衰竭,送往台北馬偕醫院搶救途中死亡。 而一同用餐的50歲女同事亦有出現不適症狀,就診後情況好轉,已經返家休息。 據報呂男剛新婚,近期正在與妻子討論度蜜月地點,不料卻因食物中毒喪命,令妻子相當哀慟。 有前同事透露,呂男擁有台大經濟系、政大EMBA高學歷,且曾在多家證券投信公司任職,在業界小有名氣。

  6. 2024年3月28日 · 寶林茶室/米酵菌酸/食物中毒/腎衰竭/肝衰竭/捐肝】台北「寶林茶室」集體食物中毒案目前共造成19人中毒,當中2人不治,5人在深切治療部(ICU)留醫,其中一名41歲吳姓女病患,出現嚴重的肝腎衰竭,至

  7. 2024年3月27日 · 究竟原因如何? 目前眾說紛紜,但由於個案中的患者不少提到曾進食「炒粿仔條」,有醫生便懷疑是「炒飯症候群」所致,嚴重者可致多重器官衰竭。 本港食安中心過去亦曾指,這類型的食物中毒,其毒素即使在食品加熱後亦無法消除。 最新影片: Sick問識答|久咳不癒等於未病未好? 醫生拆解2類咳嗽+成因. 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於Facebook發文指,案中的病患皆提到曾進食「炒粿仔條」,瞬即讓他想起一類型的食物中毒——炒飯症候群 (Fried rice syndrome)。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