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北接清遠、南至珠海

      Image courtesy of wenweipo.com

      圖片: wenweipo.com

      • 這是廣州市牽頭推進的廣州都市圈城際鐵路首個開工項目,力爭2026年底建成開通,與18號線貫通運營。 未來,18號線規劃進一步向南北延伸,形成廣州都市圈重要的南北向骨干軌道快線,北接清遠、南至珠海,縱貫大灣區,總裡程超過180公裡,讓“一串城”快起來,打造以廣州為中心、輻射周邊城市的1小時軌道經濟和生活通勤圈。
      gd.people.com.cn/BIG5/n2/2021/0929/c123932-34937125.html
  1. 2024年5月25日 · 廣州地鐵18號線廣州地鐵 的線路之一,目前線路連接 南沙區 萬頃沙 和 天河區 冼村 ,代表色為群青藍 [註 1] 。 本線是中國大陸單程規劃最長的地鐵線路,同時因最高行車速度160km/h而成為目前中國大陸最快的地鐵線路之一 [3] 。 18號線目前有三段線路獲批,分別為首期、以「 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 」(簡稱「 廣花城際 」)名義獲批的北延段和以「 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 」(簡稱「 南珠中城際 」或「 南中珠城際 」)名義獲批的南延段。 18號線首期首通段(冼村-萬頃沙)已於2021年9月28日開通運營 [4] ,首期剩餘段(廣州東站-冼村)、北延段(花城街-廣州東站)和南延段西線(萬頃沙-興中)則在建設中。 概要 [ 編輯] 隴枕停車場.

  2. 廣花城際建成后地鐵18號線未來規劃進一步向南北延伸其中18號線南延段已在去年以大灣區城際的身份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近期將建設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由18號線南端的萬頃沙站出發往南先后經過中山珠海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線路全長79公裡。 記者了解到,線路將分為東西兩線,西線進入中山市區,東線經中山進入珠海市區。 根據中山市官方媒體今年披露的線路圖,西線計劃經過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中山站、岐江新城、中山路等地,其后線路計劃往西南方向行進。 東線則經過珠海北站、唐家灣、珠海站等,還有研究去往港珠澳大橋人工島。 18號線還有接通深圳的構想,通過南延段與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大亞灣)互聯互通。

  3. 軌道交通規劃示意圖顯示廣州地鐵18號線南延段設有3個分支一是往東延伸接入深圳機場與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大亞灣互聯互通二是經中山翠亨新區去往珠海即一直頗為穩定的18號線南延段東線三是進入中山市中心再去珠海即18號線南延段西線18號線東延連通深圳的構想為首次公開。 線路在南沙萬頃沙南部設聯絡線,接通深大城際,可沿該走廊進入深圳。 5月10日,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環評第二次信息公告(補充公示)顯示,深大城際在深圳機場T4樞紐站預留遠期延伸至中山的條件,該延伸段會經過南沙,本已在十六涌設站的18號線南延段“稍一邁步”就與之接上,可謂水到渠成。 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線路全長69.192公裡,設站11座,均為地下站,其中樞紐站和換乘站10座。

    • 概览
    • 历史沿革
    • 线路站点
    • 运营情况
    • 设备设施
    • 文化特色
    • 建设成果
    • 建设规划
    • 价值意义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境内市域(郊)铁路线路

    广州地铁18号线(Guangzhou Metro Line 18)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境内第14条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中国国内第一条时速160千米的全地下市域快线 ,于2021年9月28日开通运营首通段(万顷沙站至冼村站) ,标志色为湾区蓝 。

    广州地铁18号线线路起于冼村站,途经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南沙区 ,串联珠江新城、琶洲片区、番禺广场及南沙万顷沙等板块,止于万顷沙站,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

    广州地铁18号线一期全长61.3千米 ,其中首通段全长58.3千米 ,全部为地下线,共设置9座车站(1站暂缓开通),全部为地下车站。设1个停车场,1个车辆段,列车采用8节编组市域D型列车 。

    •一期工程(万顷沙站至冼村站)

    2015年11月20日,《广州新一轮轨道交通(2015-2025)建设规划方案图》设定广州地铁18号线线路为广州东站至万顷沙站。12月22日,在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上,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报告《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设定广州地铁18号线线路为广州东站至万顷沙站 。

    2016年4月13日,广州地铁18号线沙溪站予以规划取消 ;12月9日,广州地铁18号线沙溪站恢复,取消番禺大道北站、暨大站、榄核站和大岗站,并增加冼村站。

    2017年1月20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招标公告、站点。2月16日,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对广州地铁18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预评估。3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广州地铁18号线(万顷沙站至广州东站)在列 。3月27日,广州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进行首次环评公示 。4月17日,广州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进行第二次环评公示 。4月27日,广州地铁18号线在横沥站举行动工仪式 。6月29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广州市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批前公示 。7月25日,广州地铁18号线进行环评全本公示。8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广州市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9月4日,广州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月31日,广州地铁18号线在番禺广场站举办动工誓师大会。

    2018年5月19日,万顷沙车辆段开钻试桩。12月4日,广州地铁18号线首台盾构机始发 。

    2019年7月底,广州地铁18号线首台盾构机完成掘进 。10月15日,广州地铁18号线首个区间隧道(横番区间4号中间风井—5号盾构井区段)双线贯通 。12月16日,广州地铁18号线首座车站(横沥站)主体封顶 。

    线路走向

    广州地铁18号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一期工程起于南沙区的万顷沙枢纽,大致沿西北方向行走,经凤凰大道、番禺大道南前往番禺广场与广州地铁3号线、22号线番禺广场站换乘。然后继续沿番禺大道北行走,沿番禺大桥下穿洛浦岛和珠江后航道。然后沿华南快速干线经过海珠湿地公园东侧后大致转向正北行走,经过琶洲西区之后转向西,于珠江底下方以“S”形过江并经海心沙岛东端转入冼村路,再沿体育东路行进。随后下穿天河体育中心,并抵达终点站广州东站。 广州地铁18号线定位为南沙快线,沿线经过南沙区、番禺区、海珠区和天河区,自南向北依次连接南沙新区万顷沙枢纽、番禺区的番禺广场、海珠区的琶洲片区以及天河区的珠江新城和广州东站。起点为万顷沙,终点为广州东站 。

    运营时刻

    截至2021年9月,广州地铁18号线的运营时间如表格所示 。

    客运流量

    2021年11月,广州地铁18号线开通一个月,日均客运流量为8.14万人次。截至2023年10月,广州地铁18号线单日最高客流量为2023年9月28日的13.80万人次 。

    货运流量

    2022年7月20日,首趟变身货运的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从冼村站缓缓开出,并于6时23分准时抵达位于南沙区万顷沙站。本次试点在中国国内首开高速地铁货运物流先河,是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夜间和闲时运力资源开展货物运输试点、发展湾区绿色物流的重要举措。

    车辆设施

    广州地铁18号线是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制造和运营维护服务。广州地铁18号线是采用由CJ6型城际列车改造而来的市域D型车,列车为8辆编组、长201.4米、轴重17吨。广州地铁18号线车身以浅白色为主色调,车头为蓝色,从车身开始勾勒出一条蓝色为主色调的色带贯穿全车。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设计速度为160千米/小时,定员为1750人,共采购25列车 。 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车厢里既包含广州地铁特征的元素,又融入了高铁动车组的特点。列车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市域快线特点,中间车设置4对大开度双开塞拉门,实现乘客快速乘降。采取有别于普通地铁的横纵结合座椅布局,载客量比高铁动车组多20% 。 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车厢客室内部延续简约现代、通透明亮的风格,座椅采用横纵结合布置,深空灰不锈钢座椅搭配地铁红;端墙则采取浅色木纹贴膜,彰显格调;侧顶板设有黑色镜面电子标识,提升客室美观性和科技感;而配置的43寸LCD 显示屏将给乘客出行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客室还创新引入了健康照明系统,设置了暖光、自然光、冷光三个档位,当季节不同时,客室照明可实现灯光色温调节,让车厢光线更温馨和人性化 。 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针对全隧道高速运营、全刚性接触网受流等复杂运行条件,创新地解决了车辆气密性、噪声控制等难题,列车采用流线型头型、一体化外风档、全密封设备舱,有效隔离外部噪声,在高速运行中给乘客带来舒适体验。同时,列车采取轻量化设计和多项新技术应用,如碳纤维头罩、复合材料地板等,使得车辆更加节能、环保。此外,基于广州地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方向,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配置智能运维系统,使得列车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

    车辆基地

    •万顷沙车辆段 万顷沙车辆段共设置36列位停车线,并布置有焊轨基地、洗车机棚、主变电站、杂品库及蓄电池间等。万顷沙车辆段位于南沙区蕉门水道以西,X298县道以东、南沙七涌以南,八涌以北。万顷沙车辆段二级开发项目占地面积约53.88公顷,综合开发项目净用地面积约为46.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27.35万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约为101.34万平方米(包括:住宅约83.05万平方米,配套公建约12.48万平方米,商业经营开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铁综合约2.8万平方米) 。 •

    服务设施

    截至2022年9月,广州地铁18号线全线车站均设置智能客服中心 。

    车辆文化

    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车辆外观以“湾区蓝”为主色调,搭配金色线条点缀,呈现蓝色大海与金色海岸线的和谐呼应 。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外形采用富有张力的“飞翼”造型,整体外形与高铁动车相仿。

    车站设计

    国际化的设计风格:广州地铁18号线车站整体采用流线型的美学设计,塑造灵动飘逸的层次感和舒展流畅的空间感。 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从车站建筑空间出发,充分运用空间一体化的设计原理,最大限度的利用车站空间,整合设备末端,注重提升乘客的空间感和舒适度,营造开阔大气的视觉效果,体现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同时将车站空间内的各元素按一个整体来设计,既考虑自身特点,更考虑相互关系,各元素互相协调,互相包容。 精致优雅的色彩质感:广州地铁18号线全线采用灰白色系的材料搭配,突出金属质感和虚实对比,同时将充满活力的线路色点缀其中,淡雅而从容,简约而时尚;线路色采用“湾区蓝”。 全新的导向标识系统:站厅全部采用融入时钟和广播的信息导向,更加直观;白色的导向牌体结合灯光,更加的简约时尚;站台地铁电视直接嵌入屏蔽门上, 处处体现细节的惊喜。 专业的光环境设计:引入间接照明设计,采用多种照明形式组合,让车站照明更加的柔和舒适,提升了车站建筑的纵深性,同时运用智慧照明控制系统,控制并调节色温和色调,让车站根据需要可以实现和定制充满艺术表现力的光环境场景,让车站更具未来感和科技范。 站外打造“口袋公园”:在有条件的车站出入口,对周边场地进行了空间设计提升,突破了原有用地红线,以空间一体化为前提实现车站附属结构、交通衔接、市政服务、公共服务等功能的有机整合,为市民构建一个安全、可靠、便捷、绿色的设施空间 。

    文化活动

    2021年9月28日,广州地铁18号线开通当天,广州地铁将以“畅通南北、提速湾区”为主题,在沿线车站开展庆祝通车活动。 一是在冼村、番禺广场重点车站设置“暖心咨询台”,为乘客提供便民药箱、宣传折页、一次性雨衣等便民物资及新线答疑服务,同时也邀请市民在现场打卡,参加免费邮寄明信片活动。 二是结合新线车站,乘客前往广州地铁18号线车站客服中心、咨询台、番禺广场站图书分馆等打卡,集齐1月至12月共12张卡片,即可在地铁番禺广场站图书分馆找工作人员组装专属台历。 三是乘客可与悠悠人偶及多种庆祝开通的拍摄道具拍照打卡。 四是组建礼仪队,安排业务能力强的“明星”员工“组团”上线,在重点车站为乘客提供温馨服务,同时,开通当天明星服务队不定时在列车和车站为乘客拍照,即影即有以作留念。 五是在新线车站摆放绿植花卉景观、播放背景音乐,为乘客营造轻松、愉悦的出行环境 。 2022年年1月24日,在广州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广州交响乐团的明星组合“灿烂金属”铜管五重奏,在广交与广州地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现场奏响的旋律。在签约仪式后,双方领导、出席嘉宾及媒体一同登上由广州交响乐团、广州地铁联合打造的地铁18号线“交响乐”专列。

    技术难题

    •地质情况复杂

    重点工程

    •陇枕出入场线 广州地铁18号线陇枕出入场线区间隧道弯度和线路纵坡都接近地铁设计曲线、坡度极限值,盾构难度大,是广州地铁18号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 •横番区间45盾构区间 横沥站至番禺广场站区间4号中间风井至5号盾构井盾构区间(横番区间45盾构区间),横穿南沙、番禺两区,区间长约1.9千米,该盾构区间需下穿沙湾水道、福愉东路,穿越范围内管线复杂、民房数量多,施工风险高,穿越地层种类多,区间周边情况复杂,盾构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掘进参数。在下穿沙湾水道的掘进过程中,建设者为确保地层稳定将采用洞内注浆工艺 。 •“S型”下穿珠江 广州地铁18号线规划在琶洲西区沿海洲路敷设,设置琶洲西区站(磨碟沙站)与广州地铁8换乘;在珠江新城沿冼村路敷设,设置冼村站,与广州地铁13号线换乘。而冼村路与海洲路东西方向错开约1.7千米,同时道路两侧高层建筑密集,盾构机无法在过江前和过江后实现东西方向的转向,所以,广州地铁18号线不得不在琶洲西区至冼村区间采用S型的姿势过江 。 琶洲西区站至冼村站区间全长3千米,两台盾构机始发后,向西北方向行进,下穿啤酒博物馆,然后以S弯穿过珠江拐向冼村路,沿冼村路向北行进约800米后到达冼村站 。 广州地铁18号线沙溪站至龙潭站区间盾构机攻克了大直径、长距离、高富水、浅覆土、裂隙发育泥质粉砂岩地层等技术难题,该区间长约4321米,为广州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单区间最长的隧道。穿越的珠江江面宽约460米,江水最深处达13.03米,隧顶覆土深度为9.5~25.6米。因穿江段地层围岩裂隙发育较为破碎,多次穿越地层交界面,地下水丰富,外加珠江水系隔水层厚薄不均,砂层距离开挖面拱顶最薄处仅1.2米,施工中易发生盾尾涌水、涌沙、盾构机铰接密封渗漏、江底沉降、冒顶冒浆、江堤沉降变形开裂、江水回灌隧道等风险 。 2019年6月12日,广州地铁18号线首个区间隧道双线下穿珠江 。 •下穿既有广州地铁7号线 广州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至南村万博站区间暗挖隧道位于南村万博站南端,区间暗挖隧道长278.1米,采用矿山法施工。其中,左线隧道依次下穿、侧穿次高压燃气管及既有广州地铁7号线盾构区间隧道;右线隧道依次下穿高层建筑物、既有广州地铁7号线明挖区间隧道 。 同时,南村万博站南端地质情况复杂,既有断层破碎带及风化深槽,地下水丰富且连通,又处于花岗岩残积土中,容易在存在临空面及地下水渗流情况下软化崩解。施工区域内存在风化岩差异风化及局部孤石,在施工过程中均会对隧道开挖、支护带来不利影响。广州地铁18号线下穿段暗挖隧道距既有运营的7号线仅4.5—5.1米,工程施工难度及风险极大 。 2020年12月25日,广州地铁18号线下穿广州地铁7号线 。 •冼村至广州东站区间 冼村至广州东站区间全长2400米,含明挖、暗挖、盾构等多项施工工艺,其中盾构机自冼广中间风井始发后,将沿林和中路由北向南行进,途经天河北路、体育东路后到达冼村站,起止里程约1980米 。由于盾构区间均位于城区中心,高楼林立、交通繁忙、地下管网众多,且地质结构复杂,上软下硬、花岗岩、软土和细沙等地层综合交织,给盾构施工带来极大的挑战,也对现场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2023年6月,十八号线后通段冼村至广州东站区间右线盾构隧道顺利贯通。 • 京溪路至白云东平区间2号盾构井 2022年12月20日,“未来号”沉井式竖井掘进机在右线始发,为确保机械法竖井顺利掘进,广州地铁联合施工单位参建各方,克服了滚筒截齿磨损更换、滚筒格栅堵塞补焊、井筒内部大块石头滞排等问题,避免了竖井超挖、基坑塌陷、周边地层沉降、竖井掘进机刀头受损等风险。通过提高设备地层适应性和施工效率,右线竖井的施工任务于2023年3月8日完成。机械法竖井施工工艺作为最先进的城市深基坑施工技术,尚无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在中国国内装备及施工技术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 •十涌至万顷沙区间 2023年10月,“铁兵南沙二号”盾构机在万顷沙站盾构井始发。十万区间盾构井至万顷沙区间地质条件复杂,地层以浅覆土淤泥软弱地层、高粘性粉质黏土、大埋深富水砂层为主。负责该区间左线施工任务的“铁兵南沙二号”自万顷沙站盾构井始发后,需先后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万顷沙出入段线、下穿民房群和水域,对盾构掘进各项技术参数要求极高 。 •盾构下穿既有运营18号线出入段线

    技术创新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系统 广州地铁18号线轨道工程施工应用、优化并使用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系统,这是中国国内第一次在时速160千米等级轨道交通中应用。新系统则采用预制板施工工艺,单块预制板包括8组双筒内置式隔振器与四组共享式隔振器,具有多重安全保障,并可实现在线实时监测。除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系统,广州地铁18号线还应用了双块式轨枕整体道床和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其中,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属于第一次在广州地铁应用。双块式轨枕整体道床和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由工厂预制生产,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了施工效率,节省投资,并且可在运营期大幅度地减少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 。 •技术标准高、板式道床多、道床砼量大 技术标准高:施工测量采用高铁CPⅢ测量技术,道床浇筑前轨道几何尺寸采用高铁标准验收,施工完成后按200千米时速的线路验收标准验收。轨道状态采用高铁动态检测指数“TQI”评定。 板式道床多:应用减振垫预制板道床51.7千米,预制钢弹簧浮置板道床1.23千米,且较为分散,道床型式转换频繁。 道床砼量大:由于隧道内径大,轨道道床混凝土方量为2.45立方米/米,是其它地铁道床方量的约1.5倍,全段共浇筑混凝土33.31万立方米 。 •综合应用信息化系统 全过程保障施工安全

    北延段

    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铁路)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起自广州东站(不含),经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至花城街站(含)。线路全长约39.60千米,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线共设车站7座,新建线路所1座(预留广清联络线接入条件)、主变电站1座(空港主变电所),车辆段1处(空港车辆段,与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工程共享,不设置高级修、大架修)。采用8辆编组市域D型车,设计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60千米/小时 。 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共设7座车站:京溪路站、白云东平站、白云城市中心站、方石站、凤凰南路站、马鞍山公园站、花城街站 。

    南延段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段(南沙至珠海城际铁路)全长79千米,投资金额486亿元 。广州地铁18号线计划由广州万顷沙沿湾区向南经中山翠亨后接入珠海北站,向南接入拱北和横琴口岸 。 根据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招标信息,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位于广东省境内,途径广州、中山、珠海。暂按以下规模开展前期深化研究:线路全长暂定92.7千米,暂设站22座,含3座预留站;其中广州段16.7千米,设站2座(含1座预留站);中山段49.2千米,设站12座(含2座预留站);珠海段26.8千米,设站8座。全线设置一段一场,主变电站3座 。 南中珠城际西线全长46.9千米,其中地上线路8.7千米,地下线路38.2千米;新建车站12座(地上站2座)。工程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计划建设总工期60个月,工程总投资314.7亿元。在初期拟开行3种:兴中-香山、兴中-机场北(大站停)、兴中-白云城市中心。近期和远期将增至5种:兴中-拱北,兴中-机场北(大站停)、兴中-白云城市中心、拱北-白云城市中心(大站停)、拱北-白云城市中心。南中珠城际西线新建12座车站,3站在广州南沙,9站在中山。分别为:十涌站(预留)、十二涌站、二十涌站、香山站、火炬东站(预留)、火炬站、张家边站、中山站、岐江新城站、总部经济区站(预留)、石岐站、兴中站 。

    (广州地铁18号线)作为大湾区首条时速160千米的地铁,不仅缩短了市区与南沙的时空距离,还吸引到广州往来中山的客流 。(大洋网 评)

    广州地铁18号线的正式开通,再次强化了琶洲的交通枢纽地位 。广州地铁18号线对支持南沙新区及南沙自贸区的建设,实现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支持广州市“南拓”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州日报》 评)

    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开通后,也可分流长期超负荷运行的三号线,番禺区市民进入中心城区多了个选择,从番禺广场到珠江新城时间大为节省 。(广州地铁集团宣传部温美春 评)

    广州地铁18号线开展智慧地铁探索,实现站内乘客信息动态发布系统整合,有效地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产业升级 。(广州地铁车站服务中心负责人韦琳珊 评)

    最高运营速度达160公里、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快地铁的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冼村至万顷沙)正式开通运营,实现了南沙自贸片区至中心城区30分钟通达的时空目标。作为2021年度广州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广州地铁18号线不仅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走廊,更能大大缓解全国客运量最大线路广州地铁3号线的客流压力,为番禺居民前往海珠和天河提供多一种选择,对推进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更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日报》 评)

    该线路建成后,将推动广州市南沙区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对促进大湾区珠江口西岸融合发展,完善大湾区城际铁路网布局,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广州地铁评)

  4. 规划. 在2003年规划中,设有连接 大岗 和 南沙 的13号线,途经欖核、大崗、橫瀝三镇 [11] ;后线路编号改为18号线(大岗线) [12] 。 后续规划中,18号线西端大幅延长,向北经番禺广场后转向西,经 祈福新邨 至 广州南站 ;东端改至 明珠灣起步區 南部的萬頃沙。 亦有計劃從廣州南站北,前往 芳村 的 石圍塘 ,按照快設計,設站較少,以滿足南沙區快速來往廣州南站及番禺中心城區的功能,且計劃換乘2、3號線,進一步進入廣州市中心城區 [13] 。 后来,與原规划22号线交換編18號線改為承擔快速連接廣州市區至南沙,以及分流部分3號線客流的作用,定位为“南沙快线”。

  5. 2024年4月19日 · 廣州地鐵18號線線路起於冼村站途經 天河區 、 海珠區 、 番禺區 、 南沙區 [1] ,串聯 珠江新城 、琶洲片區番禺廣場及南沙萬頃沙等板塊止於萬頃沙站線路大致呈南北走向。 [65] 廣州地鐵18號線一期全長61.3千米 [33] ,其中首通段全長58.3千米 [32] ,全部為地下線,共設置9座車站(1站暫緩開通),全部為地下車站。 設1個停車場,1個車輛段,列車採用8節編組市域D型列車 [2] 。 截至2023年10月,廣州地鐵18號線單日最高客流量為2023年9月28日的13.80萬人次 [89] 。 廣州地鐵18號線設有萬頃沙至冼村快車,只停靠萬頃沙、橫瀝、番禺廣場、磨碟沙站和冼村五座車站 [76] 。 中文名. 廣州地鐵18號線. 外文名.

  6. 18號線聯絡線由鳳凰南路引出線路走向拐成S形自南往北接入廣州北站定位升級為城際鐵路的18號線將與廣清城際貫通實現互聯互通。 今后,清遠的市民可以一線直達廣州東站、冼村、琶洲西區等重要節點。 而且,18號線以城際鐵路“身份”南延中山、珠海的規劃也已獲批,相關城市正在推進中。 未來線路將北至清遠、南至珠海,實現“一張票、一張網、一串城”。 22號線設9站 其中一座為預留車站. 22號線北延段(芳村至白雲機場城際)長約40.2公裡,設9座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