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日 · 達成國際榮譽獎項不容易,要連年達成、維持高績效更是不容易,台灣人壽鑫通訊處業務主任李惠如表示,「敢想、敢夢、敢做」的心態將是決定性的關鍵。. 無論是國際龍獎IDA,抑或是美國百萬圓桌MDRT,只要達成國際榮譽獎項,便代表了業務員的績效有一定 ...

  2. 2024年1月1日 · 0. 彭金隆.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3. 從李玟的遺產爭奪戰中,思考臺灣有否類似香港的長命契設計

  4. 2023年7月1日 · 建構彈性組織氛圍,定著Z世代年輕夥伴. 蘇建榮認為團隊應正視這3點特質並加以調整,才能讓Z世代夥伴在團隊中發揮所長,他認為有以下4個方向:首先,團隊應強調職場專業,賦予彈性空間。. 因為在網路世界成長的Z世代,習慣網路中具有的「匿名性 ...

  5. 2020年9月1日 · 前些日子聽廣播節目,主持人趙少康先生談起他在年輕時的業務經歷及當時培養出的能力,讓我想起過去還在保險公司任職時,常提到的一段話:「任何的工作歷練都多少會培養出能力,只是有些能力在離開原職場後就很少再派上用場;而有些工作所培養的能力 ...

  6. 2024年2月1日 · 0. 年輕人購買保險不將就於人情,但也十分重視感情。 因此,若想獲得年輕人的認可,僅有專業是不夠的。 如何成為年輕人青睞的風險顧問,讓他們認為「你推薦的就是最好的」? 2013年,已經在銀行工作3年的饒小亞深感發展空間的有限,希望走出舒適圈的她決定離職投身教育業。 然而,一次面談改變了她的職涯軌跡。 「起初我並沒有加入保險業的想法,受邀前往面試只是出自於多瞭解保險的目的。 當時與我面談的是一位有名的總監,在他的分享中我瞭解到,原來他也是一個家世背景很一般的人。 保險業究竟有何魔力,讓一個普通人也能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得到發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抱著好奇心與想改變自己的決心,饒小亞加入了保險業。

  7. 2023年4月1日 · 0. 年輕世代初出社會,正是築夢、追夢的大好時機, 但是在努力逐夢的同時,他們是否看到了潛藏的風險? 薪資凍漲、物價通膨,他們正在感受; 單身不婚、頂客無,他們曾經考慮; 而延後退休、老老照顧與獨居孤老等風險趨勢, 又有誰來提醒他們、幫助他們及早做好準備? 透過7大社會趨勢的闡述, 幫助年輕世代思考他們已知道與未想過的風險, 在追逐美好夢想的同時,也做好保障與責任的萬全準備。 詳情請看以下文章: 不只看到夢想,更要能觸及夢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