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患不知人也。 孔子以為別人不了解我,我並不 急;我 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這便是反求諸己。 在一般情 下,人們只會嘗試推卸責任,並不會每事細想是否自己犯了過錯;反言之,都是以為別人犯錯,與自己毫無關聯。

  2. 2023年9月27日 · 文言基建:〈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明報專訊】 建議篇章. 鄒忌脩 [1]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2] 。.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3]?. 」其妻曰:「君美甚,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3.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認知障礙症(又稱老人癡呆症或腦退化症)是一個緩慢的退化過程,許多人都想盡早發現、及早醫治, 因而衍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的概念──老人家有點失魂、有點健忘、思考有點混亂,卻總算生活如常,究竟算是病了沒有? 撰文:謝慧心. 攝影:周耀恩、子豪、譚志榮. 部分圖片: Getty images. 人到老年「矇矇地」,變得善忘又糊塗,從前人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現在大眾很容易意識到「腦退化」、「老人癡呆」的可能性。 其實「老人癡呆症」是個籠統的名稱,它包括十多種不同種類的腦部退化疾病,例如最為人熟悉、主要影響記憶力的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或是受許多慢性病影響的血管性癡呆症(Vascular dementia)等等。

  4. 解說. 第一段對話惠子以大瓠大而無當,比喻莊子在〈逍遙遊〉中的見解是廢品。 莊子藉不龜手之藥的寓言,指出惠子以個人的世俗眼光看世界,因此只看出世俗的狹隘視野,才以為事物無用或小用,勸喻惠子放下世俗短見,破除成見,便能看出世俗單一標準之外的更多可能,更上一層樓,超越小用,而見大用。 惠子見莊子連廢品的大瓠也看出用途,因此,在第二段對話很聰明地另舉樗樹為喻,一種人所共知完全不可用的臭樹,更挑釁地嘲諷莊子的見解是垃圾。 於是莊子提出狸狌和斄牛的寓言作反駁,以提煉出無用之「用」的觀點。 狸狌和斄牛有何寓意,乃全篇樞紐,可是,解釋也最紛紜,一般有三種解釋: (表一) 莊子覺悟. 不以「用」的觀點看世界.

  5. 2024年5月21日 · 人體有大致五種感官功能,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體感),外間的變化如聲音、氣味等能夠觸動特定的感官受體,從而產生神經信號直達大腦,這樣我們便能夠知曉及對應環境中的變化。 不過,當接收是持續及相對固定的信號,大腦便會自動下調神經系統的敏感度,形成慣性。 「Exactly,那就是Neural adaptation(神經慣性效應),比方說,第一次戴手錶,初時總會覺得手腕箍住箍住的,但只要等神經信號平靜下來(除非集中精神去想),便不會感到手錶存在。 我明白溫醫生的意思了,你想說穿緊身衣服起先可能有點不自然,但當感官受體對衣物的壓力和溫度產生了慣性效應,便會如同平常一樣。

  6. 2021年5月4日 · 蘇洵分別闡述兩種滅亡情况的因果細節。 割讓土地的後果,不但強秦弱己,更養大秦國慾望。 蘇洵直接抄引《戰國策》說話為類比,指出兩後果之間的惡性循環,以至割讓土地的韓魏楚三國必然滅亡的唯一終局,同時論證了秦亡三國非全因軍事力量。 至於間接情况的齊燕趙,則各有國情: (1)齊國被秦國收買,起初,秦國滅韓時,齊國沉默了,當秦國滅趙魏楚燕的時候,齊國沉默了,最後當秦國來滅齊時,再也沒有諸侯可以為齊抗秦了。 (2)燕國太子丹怨恨兒時好友嬴政翻臉不認人,催促荊軻行刺,是先私讎而後國家之急,沒有抗秦全盤計劃,倒加快了秦國滅燕的步伐。 (3)趙國本是六國中抗秦軍事表現最亮麗的,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 (另三人是白起、王翦和廉頗)更是秦國眼中釘,後來秦國用了古往今來最省力的計策,散播假新聞,謠傳李牧通敵。

  7. 2015年5月15日 · 今以屬獄。 」公喟然曰:「赦之。 (1)本篇異文頗多,今擇善而從,限於篇幅,不一一註明。 (2)解:肢解。 (3)支解:即「肢解」。 支,「肢」的古字。 (4)從寡人始:景公以「從寡人始」回答「堯舜支解人,從何軀始」問題,文意並未圓足,或有缺文。 (5)以屬獄:即「以之屬獄」,「以」相當於「將」、「把」,「以」的對象 (即「養馬者」)承前而省。 屬,「囑」的古字,囑託、交付,引伸為送交監獄治罪。 (6)數:列舉。 (7)善:喜愛。 語譯填充: 齊景公 (a)_____人飼養他的愛馬,馬 (b)_____病死了。 景公大怒,命令侍從拿刀肢解養馬的人。 此時晏子在景公跟前侍候,景公身邊的侍從拿着刀向養馬的人走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