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9月23日 · 聖經傳道書有一段是這樣說的:「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在香港我們也是擺酒有時去飲有時公民抗命有時佔領中環也有時

  2. 4 天前 · 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以及多個民主派前立法會議員等47人,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十六個否認控罪的被告,星期四、五一連兩天裁決。 案件47名被告,當中31人,包括首被告、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都承認控罪,16人不認罪,經過超過一百天審訊,即將裁決。

  3. 5 天前 · 在趙家賢口中戴耀廷是引領2019年區選大勝的靈魂人物不過屬抗爭派的何桂藍作供時便反駁指情況正好相反何說戴耀廷2014年後便被激進派不斷攻擊甚至唾棄,「因為覺得佢份人太溫和」;又指戴2014至2019年間經常發表不同創見」,「有啲真係好痴線嘅」,如在社會氣氛低迷時稱要找人填滿每個區議會選區。 不過,何說戴的倡導對當時年青人不吸引,參與其填白區計劃的人亦「一啲都唔激進」。 何續提到,2019年的運動是「無領袖」、「無面孔」、「去中心化」,而立法會要過半一事,基本上「區選大勝第二日啲人已經講緊」。 就「35+計劃」的源起,何坦言困難在於「從頭到尾件事對我同好多人嚟講,係『民主派初選』」,並指民主派每次選舉都有協調,她對戴耀廷何時加入並不清楚。

  4. 2 天前 · 47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否認控罪的16名被告,有14人被裁定罪成。 法官頒下裁決理由,指出第一被告戴耀廷構想的「35+計劃」終極目的及用意非常 ...

  5. 1 天前 · 陳國基指,對以戴耀廷為首被定罪感到痛心,「以戴耀廷為首,這些定罪反映出甚麼? 我們都很痛心,這麼高(學識)的學者、有法律的知識,反而做出這樣的行為,目的是破壞香港」,認為所有市民應有所警惕,維護好國家安全。

  6. 擺酒有時去飲有時 聖經傳道書有一段是這樣說的:「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在香港我們也是擺酒有時去飲有時公民抗命有時佔領中環也有時

  7. 一國兩制本身是充滿矛盾的產物,兩制衝突是必然。 中港兩地無論經濟制度、社會狀況均有不少差異,要結合並不容易,戴稱「當時希望有一國兩制,但又不是天真到覺得一國兩制無問題。 」 [4] 2006年,戴以學者身份協助 教育電視 製作面向全港中學生的「認識基本法」公民教育節目 [4] 。 戴耀廷最高學位止於碩士曾經多年擔任 香港大學 法律系 副教授、並曾在2000年至2008年出任法律學院副院長。 2020年7月28日,校委會內部投票後,以18:2大比數決定即時解僱戴耀廷,令到戴耀廷喪失副教授的教席。 由港大校長及師生組成的教務委員會,7月上旬曾就調查結果作討論,認為佔中案一事中,戴耀廷有「misconduct(行為不當)」,但未充分構成「好的因由」來建議解僱,但須由校委會作最終決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