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2. 2019年1月1日 · 2019 年 1 月 1 日. 0. 1317. 現職:國泰人壽總經理. 入行年資:二十七年. 學歷:台灣大學財務金融所. 經歷:曾擔任國泰人壽財投部門主管,並擔任副總經理及資深副總經理,經管過財務投資系統、不動產、業務系統、多元通路、作業系統、營運企劃等單位;國泰人壽董事. 保險業除提供民眾完整保障外,更要「永續經營」,期望結合保險「以人為本」的核心職能和永續「利人利己」的共生思維,發揮企業公民的力量,成為產業盡責機制的主要推手。 回顧二 一八年,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倍增的波動性與不明朗因素,美國Fed連續升息、美中貿易衝突升高等,保險市場同樣風起雲湧,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從國際聚焦至臺灣,從不同面向來談二 一八年的保險業。

  3. 2021年8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8 月 1 日. 0. 3043. 未曾被拒絕過的業務人員是不存在的,但是該如何降低被拒絕的次數,被拒絕後又該如何調整? 葛尉壬認為,對外做到4點獲得客戶認同,對內穩定受挫心態並且有目的的調整做法,才是拒絕處理的根本之道。 被客戶拒絕是每位業務人員都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有多績優,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夠順利成交。 安聯人壽鴻鼎通訊處業務經理葛尉壬表示,拒絕通常代表客戶對你信任的不足,只要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同,成交就會水到渠成。 客戶之所以拒絕業務人員,無論是在銷售流程的哪個環節,其實原因大都是那幾個:不想花錢、討厭保險、對聽講保險感到厭煩。

  4. 2023年1月1日 · 2016. 對於臺灣壽險業來說,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應是主管機關為了強化監理作為,預計在2026年1月1日同時實施IFRS 17及ICS 2.0這兩個新制度。 今年距離2026年僅剩3年時間,如何讓各財務指標能夠合於標準,是各家壽險業亟待解決的主要課題。 談及蔓延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宏泰人壽總經理湯維華認為就現階段來說,對壽險業的影響已經不如以往劇烈,近期是因為防疫保單之亂對產險業產生較大衝擊。 而在壽險端,新冠肺炎的出現是否會對整體死亡率造成影響,甚至會對民眾的長期健康產生改變,進而影響失能與癌症等症狀的發生率,仍需要一段時日的觀察才能斷定。 後疫情時代下,數位科技是發展重點.

  5. 2020年6月1日 · - 2020 年 6 月 1 日. 0. 9352. 一、人生圖──3大階段、4大問題. 當業務人員創造出自己的銷售SOP後,銷售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業務人員可以運用「人生圖──3大階段、4大問題」,闡述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的人生3大階段及4大風險,用這樣的概念讓客戶知道自己為何需要購買保險? 透過互動瞭解客戶的恐懼,業務人員所提供的建議就是解決方案。 人生3大階段. 階段1被撫養期. 從一出生到踏入職場前,建議先規劃醫療保障與基礎保障,因為年紀輕、體況佳,保費是相對便宜。 更重要的是,基礎保障就像人生的防護網,愈早擁有愈好。 階段2奮鬥期. 進入社會開始獨立後,大多都會歷經結婚、生小孩、買房子等人生階段。

  6. 2019年8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8 月 1 日. 0. 2959. 現在就從「自己」開始改變與做起,帶著保險業務人員的使命感、責任心,發自內心幫助客戶並站在他們的立場著想,循序漸進地與其互動,讓民眾徹底翻轉對保險業務人員的負面刻板印象。 本文總結特別企劃2位受訪者的論點,到底業務人員如何成功扭轉客戶對保險業務人員的負面刻板印象,進而讓後續的行銷流程更為順暢,以及創造出更多重複購買與轉介紹的契機? 1.業務人員要先建立「態度」 初期踏入保險業難免會吃閉門羹,但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要做足,當初決定踏入保險業就要有所覺悟,明白這份工作就是會被拒絕,理所當然要接受並將它視為正常現象。 2.被對方拒絕也沒有關係,頂多就是沒有成交.

  7. 2018年9月1日 · 軍公教的年金改革議題,可以說是這兩年來臺灣最火熱的議題之一,直接影響到參加「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近64萬人的軍公教族群。 儘管所有資訊都在政府部門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下公布,但民眾以不同管道接收許多「破碎化」的資訊,亦不見得能快速或完整的歸納出正確的資訊,故仍然是處在資訊不對稱的情形之下,難免會使軍公教族群,不管是在職人員也好,或已經退休的人員也好,增加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然而事實上,有個觀念必須要具備,對於退休規劃或是人生的保障規劃,是一個無論身分、職業為何,都必須面臨的問題,既然如此,何妨將政府所能給予的,當作額外的福利,先準備好自身應該要有的規劃,才能真正的穩健、踏實、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