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

      • 朱一貴事件,又稱朱一貴起義、朱一貴之亂,是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 1721年,由漳州籍農民朱一貴以反清復明為號召發起,同年被清政府平定。
      www.wikiwand.com/zh/朱一貴事件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朱一貴事件,又稱朱一貴起義、朱一貴之亂,是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1721年,由漳州籍農民朱一貴以反清復明為號召發起,同年被清政府平定。

  3. 朱一貴事件,又稱朱一貴起義、朱一貴之亂,是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1721年,由漳州籍農民朱一貴以反清復明為號召發起,同年被清政府平定。

  4. 2020年1月25日 · 藍鼎元《平臺紀略》的書寫,定義了後世對朱一貴事件的名稱。. (故宮提供). 朱一貴事件是台灣清代民變當中,唯一攻進台灣府,短暫建立年號、政權的民間起義。. 這起事件發生在康熙60年(1721年),留下的文字史料不多,但直到今天,台南、高雄 ...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1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2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3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4
  5. 2024年4月27日 · 史料中的朱一貴 傳說、神話朱一貴. 清朝統治初期的臺灣,屬於清帝國的邊疆地帶。 當時的官員仗勢著天高皇帝遠,且定期輪調、不會久居臺灣,因此經常橫徵暴斂、欺壓民眾,百姓們也因此叫苦連天。 官員又幹了什麼壞事的小道消息,在鄉里間流傳的特別快,康熙六十年(1721 年)前後的臺灣,民眾不滿的情緒早就累積到了極限。 『那鳳山縣的知府王珍強徵稅賦就算了,還干預我們老百姓酬神唱戲啊! 』『聽說有四十幾個人都硬被抓去關了呢! 』 [1] 幾個民眾在市街上這樣喊道,隨即引來眾人的附和。 這時距離民變發生,其實就只差一個領導者出面領導。 眼見民氣可用、機不可失,當時率先挺身而出、承攬領導抗爭重責大任的人,就是俗稱「鴨母王」的朱一貴。

  6. 2022年1月9日 · 朱一貴往府城進發,卻未獨自和清軍交手,而是等杜君英攻克鳳山縣治後,雙方再會師一同進攻臺灣府,逼得當時臺灣最高長官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道員梁文煊,以及臺灣府知府王珍、臺灣縣知縣吳觀域,全數坐船走避澎湖。 最後,朱一貴與杜君英分別佔領臺灣府的道署(文官機構)和鎮署(武官機構)。 但這時臺灣縣治(即臺南)尚未真正攻克,攻克臺灣縣治有賴諸羅縣人賴池、張岳等起兵響應,耗時三日打下臺灣縣。 直到此時,眾人奉朱一貴為共主「中興王」。 1752年的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縣城池圖(Source: Jasonzhuocn) 康熙六十年(1721 年)五月初,臺灣府(臺南)被三支獨立軍團佔據,朱一貴僅為共主。 日後朱一貴雖然封王,卻不代表他對其他兵團有指揮權。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1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2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3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4
    • 朱一貴事件是什麼?5
  7. 朱一貴 (1690年—1722年),小名 祖 , 福建 漳州府 長泰縣 人, 天地會 成員 [1] ,是 清朝 時期台灣首位大型 武裝起義 舉事者、 清朝臺灣 三大 民變 朱一貴事件 的發動人。. 因為他姓 朱 ,跟 明朝 皇族 同姓,遂以 反清復明 為號召。. 舉事期間,定 國號 為 ...

  8. 朱一貴事件 ,又稱 朱一貴起義 、 朱一貴之亂 ,是 台灣清治時期 三大民變之一。. 1721年,由 漳州 籍農民 朱一貴 以 反清復明 為號召發起,同年被清政府平定。.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朱一貴事件,又稱朱一貴起義、朱一貴之亂,是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