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觀音信仰與妙善傳說.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印證觀音信仰廣泛流布在中國社會各階層,尤其是近代華南地區,從送子觀音到送錢 (開庫)觀音。. 華中沿海就出現魚籃觀音、蛤蜊觀音。. 學術研究方面,以日本學者開其端,1978年學者杜德橋研究《香山寳卷 ...

  2. 現任能仁書院哲學系講師,香港佛敎法相學會學術部主任。著作有《漢譯四本三自性論之比較研究》、《解深密經導讀》、《三自性論之傳譯概況及其梵文論題》等。並於香港佛敎法相學會、香港佛敎真言宗女居士林、妙華佛學會等佛團體擔任佛學課程導師.

  3. 主席 謝秀玲女士 委員 釋宏勳法師 釋妙忠法師 釋惟徹法師 釋惟開法師 何厚浠先生 許國樑先生 梁劉柔芬女士 許鎮輝先生 周 ...

  4. 受深厚家學功底浸潤,繼承了姚門的主要風格和內在韻味──節奏明快、細膩精當、清新淡雅、寓靜於動,並以右手輕靈、下指乾淨、揮灑自如的特點著稱。 積數十年來操縵不輟、清心內養之功,漸入純淨自如之境,在傳統琴人中獨具一格。 以彈奏姚丙炎先生打譜之琴曲最具心得,代表作有“胡笳”系列、《廣陵散》、《烏夜啼》、《孤館遇神》、《秋宵步月》等大小琴曲數十首。 又有自己打譜的《高山》、《鶴鳴九皋》、《澤畔吟》、《頤真》、《招隱》 (均為《神奇秘譜》)等,並先後創作琴曲《蒹葭吟》、《蓮頌》、《梵音頌》、《無諍頌》,以及移植《青青河畔草》、《今日良宴會》、《青青陵上柏》等琴歌。 1983年 加入中國音樂家協會雲南分會。 1984年轉入中國音樂家協會江蘇分會。 1985年應邀參加第三次全國打譜交流會。

  5. 香港佛教的肇興. 自1841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西方文化隨之傳入,使之成為西方人統治的國際城市;與此同時,佔香港人口90%以上的中國居民依然延續著中華民族傳統的禮教和習俗。 香港的佛教事業,正是在這種中西文明的交匯融合中興起的。 清末民初,中國大陸戰亂頻仍,與方圓不足百里的香港比較、社會較為安定成為大眾心目中的 「天涯淨土」,吸引了大批國民到來,其中也包括一些佛教僧侶。 在杳無人煙的大嶼山,南來的僧人種山蔬、置法器,結茅清修,農禪為生,二十世紀十至二十年代,已有七八十間茅蓬、靜室相繼在大嶼山出現。 二十至三十年代全國掀起的第二次「廟產興學」運動,各地大小寺院均遭衝擊,又促使不少僧眾由內地南遷,再圖發展。

  6. 2009年9月至今,为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研究员。 琴学资历. 自幼爱好音乐,稍长才得其父姚丙炎先生系统教授古琴,进而逐曲操习,潜心探游,并曾受教于吴振平、张子谦先生。 受深厚家学功底浸润,继承了姚门的主要风格和内在韵味──节奏明快、细腻精当、清新淡雅、寓静于动,并以右手轻灵、下指干净、挥洒自如的特点著称。 积数十年来操缦不辍、清心内养之功,渐入纯净自如之境,在传统琴人中独具一格。 以弹奏姚丙炎先生打谱之琴曲最具心得,代表作有“胡笳”系列、《广陵散》、《乌夜啼》、《孤馆遇神》、《秋宵步月》等大小琴曲数十首。

  7. 在这两位学术巨人身上,“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许多中心的价值”(余时语)。 本课程旨在介绍两位史学大师之生平及其治学概要,使青年后学有初步的认识;追慕前人,勉励来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