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日 · 1373. 0. 2020年接連面對疫情與商品轉型的影響,為因應逐日逼近的IFRS 17與ICS 2.0,壽險業勢必要調整自身戰略,強化自身體質,接軌國際標準,重回保險本質,才能為民眾帶來更加長遠的保障。 雖然2020年整體業界面臨新契約保費近年來的新低水準,但臺灣保險業在保費總收入、保險密度及保險滲透度一直是國際保險市場的重要指標。 然而2020年因金管會嚴管儲蓄險,整體新契約保費面臨衰退,臺灣去年在上述國際3大指標的表現則有待觀察。 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表示,以保費收入來看,2012~2019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每年約為1兆1,000億~1兆3,700億元,惟去年累計至9月新契約保費僅約7,000億元,預估全年新契約保費將成為近11年來新低水準。

  2. 2018年12月1日 · 一位從事水電技師的先生,去年工作時為了接輕鋼架電燈管線時不慎從工作梯上跌落下來,造成小腿骨和肋骨骨折,並且因此挫傷,先生為此住院了兩個禮拜,無法正常工作,身為一家之主的先生頓時面臨了經濟上的難題。 幸好徐沐豪為先生規劃的保單裡,就涵蓋了骨折險、實支實付手術險、意外住院日額等醫療險種,因此在這一次意外醫療行為上,全部的險種都用上了,徐沐豪也順利的為先生申請了理賠。 徐沐豪表示,當他趕到醫院探望時,他對先生說:「請放心,您可以不用擔心收入的問題,全心養病。 」當理賠金額賠下來時,先生一家人非常訝異,因為理賠金額不但可以支付住院的費用,甚至可以讓先生在無法工作的兩個月裡安心休養,不用煩惱工作期間沒有收入,孩子的學費也準備好了。

  3. 2020年10月1日 · 2020 年 10 月 1 日. 0. 3247.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受到重創,以及7月1日後的儲蓄險光環不再,壽險業務人員應該如何應對市場上的重大轉變? 此次RFC認證財務顧問師系列演講活動,特別邀請到誠邦企管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傑克,用他豐富的經歷與學識,為我們闡述後疫情時代的保險新契機。 在美國,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IARFC)與CFP Board、Char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ChFC)並列為財務規劃領域的3大認證機構。 自2000年起,IARFC開始在美洲、歐洲、亞洲、太平洋區、東南亞、大西洋區及大中華區提供專業認證培訓,目前已培育超過10萬名的RFC會員。

  4. 2021年4月1日 · 2020年中國人壽第1 名單位早會直擊 文 盧郁綺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4 月 1 日 1334 0 在臉書上分享 鳴叫的Twitter 提起早會,張瀞心笑言:「穩定架設一個可輕易複製的系統是我的畢生追求,我的早會一直是一個穩定的 ...

  5. 2020年9月1日 · 2020 年 9 月 1 日. 0. 1039. 「婚姻是你人生中的必備嗎? 」這樣的問題如果是40年前問,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會給予肯定的答案,「成家」與「立業」在傳統的觀念中一直密不可分,同時也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 但同樣的問題放到現今,得到的答案可能就不是這麼一定了。 從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1981年臺灣的粗結婚率(在1年內,每1,000人中有多少人結婚;千分比)為9.29,時至2019年則下滑到僅剩5.7,代表每年結婚的人愈來愈少,似乎結婚在民眾的人生計畫中,也愈來愈不是必經之路,而只是一個選項。

  6. 2020年2月1日 · 挑戰1:消費者接受度.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很明顯的是消費者的商品選擇變少了,過去消費者可以直接買到與定存類似的保險產品,但現在消費者必須加買一個死亡保險。 這樣的改變也考驗著市場對這類加入保障型商品的接受程度,因為隨著臺灣高齡化、少子化的結果,民眾對純粹死亡保險的需求,將逐漸達到一定程度的飽和,民眾現在更在意的應該是長壽、老年所帶來的經濟安全風險。 過去儲蓄險某種程度就是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因而當新政策的正式施行,更強調死亡保障的發展,勢必會受到市場接受度的檢驗,消費者能否接受? 大多數人對此都認為無法太樂觀。 挑戰2:保險公司業績下滑、通路重組. 從保險公司端來看,大家普遍的看法是,今年度的保費收入業績是會下滑的,或許很多人會期待所謂的停售效應,但我預估這一波的停售效應不會太明顯。

  7. 2022年7月1日 · 雨郿指出,從事保險業要永續經營,專業是根本,專心致志是基礎,「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極致」,就是專業價值的體現。 再者,保險是人的事業,本質是愛與責任,保險從業人員每日就是要敬業樂業地把保險保障價值傳遞給客戶,讓客戶與家人們都能得到保障;投入組織發展後,更要把保險的意義、功能與價值傳遞給團隊夥伴,發揮眾人的力量持續傳遞保險的價值,將保障帶進千家萬戶。 同時,她也不諱言,大多數人從事保險事業,初始目的都是想要創造較無上限的收入,以提升家庭經濟與生活品質,但一旦達到了當初的期待,保險從業人員必須要再思考,又有什麼可以持續推動自身致力於保險事業的投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