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 (日語: 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事故 )是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 福島第一核電廠 發生的 核事故 ,由 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和伴隨而來的 海嘯 所引發。. 這次事故在 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INES)中被分類為最嚴重的7,與 車諾比 ...

    • 三哩島:美國第一起商用核電廠事故,除役工作還需20年
    • 車諾比:20世紀最嚴重核災,俄羅斯災區時空停滯35年難以復原
    • 福島:地震、海嘯引發驚世核災,十年除污仍「歸還困難」
    • 人為操作失當威脅核電安全,臺灣還要再一座核電廠嗎?

    時間回到 1979 年 3 月 28 日凌晨 4 點,位於美國賓州的三哩島核電廠 2 號反應爐供水汞故障,雖然啟動備用給水汞,但因為備用給水汞的進水閥門在先前檢修時遭關閉,導致備用給水汞無法順利運轉。缺少為燃料棒降溫的冷卻水,爐心持續增溫、壓力隨之上升;當爐心冷卻系統開始注水,反應爐卸壓閥未能及時關閉,導致冷卻水持續流出、燃料棒逐漸外露。 直至晚間 7 點,核電廠工作人員仍未發覺爐心熔毀並強行運轉,致使 2 號反應爐最終無法再修補。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指出,這場意外結合了人為疏失、設計缺失與零組件故障,並導致 NRC 啟動一系列核電廠改善計畫、提升安全標準。 根據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ES),三哩島事件屬於第 5 級「具有重大影響的意外事故」,當局也針對核電廠周遭近 200 萬人展...

    1986 年蘇聯執政時期,3 名車諾比核電廠工作人員進行供電測試時,拆除相關安全警示,又因為一連串的人為操作失當,使 4 號反應爐爐心溫度攀升至攝氏 4650 度(太陽的表面為攝氏 5500 度),核電廠承受不了巨大壓力,最終發生爆炸。 伴隨爆炸噴射出的放射性物質,包含碘-131、銫-137、鈽-239 飄散空中,當局直到事發後 20 小時才驚覺事態嚴重,下令撤離核電廠半徑 30 公里的 3.5 萬名居民。不過,第一時間趕往救援的消防人員就沒那麼幸運了。世界核能協會(WNA)指出核災事故發生 3 個月內,共有 30 名消防員與操作人員死於急性輻射症候群。 INES 將車諾比事故訂為最嚴重的第 7 級事故,由於放射性物質大量釋放,具有大範圍健康及環境影響,必須制定長期應變計畫與監控。此外,蘇聯...

    芮氏規模 9.0 的大地震在 2011 年 3 月撼動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 1 至 3 號反應爐立即停機、4 至 6 號則位於安全停機狀態,失去外部電力的廠區僅依靠柴油發電機運轉。不到一小時,海嘯帶來近 15 公尺高的海水灌入地下室,應變用的柴油發電機設備遭毀損、沖走。此時反應爐內的燃料棒仍散發著高溫,廠區卻因為停電無法抽水降溫,使 1 號反應爐首先發生氫氣爆炸,接著 3號、4 號反應爐陸續爆炸並釋出放射性物質,並迎來爐心熔毀的結果。 這也是繼車諾比核災後,第二起最嚴重 7 級核子事故,更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在同一座核電廠中,有超過一個反應爐發生核災,顛覆了核工業中所有核災應變計畫的想像。 長期以來核電廠會興建在海邊、河邊,便於取水過濾後冷卻反應爐。不過福島核災事故處理中,為了滅火直接取用海水...

    核電運作及維護的成本持續上升,至今沒有國家或地區完成最終儲存設施,而在無法完全避免人為操作疏失下,核電始終存有比想像更高的風險。臺灣現有的 3 座核電廠逐漸屆滿除役,但高階核廢料仍放置在廠區內。一張放錯位置的椅子都能讓核二廠跳機,臺灣有必要續建核四嗎?

  2.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日语: 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事故 )是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 福島第一核電廠 发生的 核事故 ,由 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和伴随而来的 海啸 所引發。. 这次事故在 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INES)中被分类为最严重的7級,與 ...

  3. 這就是所謂的核事故。 核電站還發生一些化學爆炸,這導致建築物嚴重損壞。 放射性物質開始洩漏到大氣層和太平洋,這迫使人們疏散,隔離區 ...

    • 核電廠事故1
    • 核電廠事故2
    • 核電廠事故3
    • 核電廠事故4
    • 核電廠事故5
  4. 2021年3月11日 · 10年前,日本的311大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堆芯熔毀,成為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災難之一。 但到底是甚麼出錯了? 震央的災民如今過得怎樣? 讓我們解釋福島核事故的來龍去脈。 監製:Jacky Martens, 張晧宇(Howard Zhang), Sola Tayo, Bruno Ferreira Garcez製...

    • 17 分鐘
    • 213.9K
    • BBC News 中文
  5. 2021年4月30日 · 1986年4月26日在蘇聯治下的烏克蘭切爾諾貝利(Chernobyl,又譯車諾比、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發生爆炸,致命性核微粒沉降向整個北半球蔓延。 距離核電廠最近的城市普裏皮亞季(Pripyat)原本住著5萬居民,他們得與周邊許多市鎮和村莊的群眾一起緊急撤離。 柳德米拉·洪查(Lyudmila...

  6. 2021年4月13日 · 東日本大地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10年後,日本政府內閣通過將核電站內大量受放射性物質污染廢水排放入海,引發中國大陸、韓國和台灣官方與民間的強烈不滿。 這些廢水主要因冷卻核燃料碎片而產生,截至3月,「處理水」總量已達125萬噸,足以填滿約500個奧林匹克標凖游泳池。 日本首相菅義偉星期二(4月13日)稱,處置廢水「是無法避開的課題」。...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