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9日 · 宅配員是按照出貨單上的收件人,來到家門口「找我們」,是我們在網路上輕易的選取商品、下單、填寫地址並付款後,再順利收到商品的最大功臣。 現今的宅配員大多是有點年紀的大叔,但他們時常被因為晚收到貨品而勃然大怒的顧客,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情何以堪。 看完宅配員的工作過程,是否感覺宅配員有口難言呢? 因為他們每天的配送量實在是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雖然客戶支付「運費」,但其實配送費中的 70 ~80% 都被物流公司賺走了,而物流公司提供車輛給配送人員,讓他們每天奔跑在與時間競爭的宅配工作上。 令人吃驚的是,有些宅配員還是所謂的「派遣人員」,根本不享有正職員工的保險福利,甚至有些公司還極力剝削派遣人員,除了不支付油錢、手機費,萬一不小心車子被撞壞,維修費恐怕也得自己吸收。

  2. 2019年12月16日 · 港人到「內地」上班,廣東人到香港購物,每日在邊境口岸流通的不僅僅是人潮,還是錢潮。「世界是平的」的哲學,在他們夫婦身上鮮活體現著,經濟生活毫無國界可言。

  3. 2024年4月26日 · 在士博小時候(?),香港給的印象是璀璨的東方明珠,她繁榮又熱鬧,1997年主權「回歸」中國之後,50年不變的承諾如今已過了一半歲月,現在的香港怎麼樣呢?從食物和電影出發,一起回味一下記憶與想像裡的香港滋味吧! 📍本集重點 大博的 ...

  4. 2017年1月4日 · 張得志,我想你不必然是香港人的縮影,卻是芸芸香港眾生中一張實實在在的臉孔寫真。. 「 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中國一週年,放假一天,什麼都沒有發生 。. 真的是這樣嗎?. 真的什麼都沒有發生?. 將鏡頭拉近至兩年前發生的震動國際社會 ...

    • 把遺書背在身上
    • 帝國鬆手那一刻
    • 重新協商與中國政治關係

    《緊急法》這個潘朵拉盒子一旦打開,就難以關上,行政長官的權力已經形同帝國總督,擁有了立法權。更真確地說,掌握實權的總督是西環中聯辦與中方治港團隊。《緊急法》是英殖時代遺留下來的法律。港英政府最後一次使用這部法律是在 1973 年石油危機期間,再前一次是 1967 年的暴動。港府啟動這部《緊急法》,等於實施了未經頒佈戒嚴令的戒嚴狀態。北京正在以「分期付款」手法,奪取香港人長期享有的自由與法治,逐步拆除「一國兩制」門面,向「一國一制」過渡。香港自此從「混合政體」(半民主、半威權),正式落入「威權政體」範疇。打開了《緊急法》這扇門,若抗爭情勢持續,港府下一步便可能頒佈宵禁令、檢查管制通訊(禁網)、延長拘捕、驅逐及遞解離境等法令。 從另一角度,乞靈於《緊急法》,而不使用軍事鎮壓手段,是機巧的策略。北...

    但,為何,人們明明知道這個根本侷限,卻依然勇敢大無畏地邁開反抗的步伐前進,再前進。人類社會最大的秘密,或許深藏在此:對尊嚴的需求、對自由的追求、對壓迫的憎恨,讓人不再信奉唯經濟理性,再無法操作簡單明瞭的利害計算,而激發出反叛的動力。這個時刻,對國族血緣神話、對國家專制機器、對警察暴力的憎惡,決定了人們的抵抗意志。在槍林煙霧中騁馳街頭的黑衣少年,他/她們超越經濟理性的勇武行為,已經讓建立在血緣神話與威脅利誘手段的中華帝國顯露出窘境,讓中共七十國慶黯然無光,顏面盡失。搬用緊急法,即是明證。 帝國鬆手的那一刻,都必先發生帝國自身控制決心的崩盤。只要帝國意志不崩盤,即便明知道繼續鎮壓極可能加速自己未來的滅亡,它仍然會持續鎮壓下去。這是亙古的「帝國的悲劇」。這悲劇中更加荒謬的劇情是帝國子民和周邊弱小民...

    承恩習醫,復師承社會學者陳健民教授(佔中三子之一,此刻仍在獄中)。其後,選擇執業家庭醫生,夜間看診,半夜讀書寫作到清晨,儼然過著修道者研究生活。承恩的寫作位置,令他揮灑香港歷史、政治評論,放言批判無所忌諱,是不折不扣的「民間學者」。臺灣在戒嚴年代,學術思想自由遭禁錮,在此環境下誕生了多位曾具影響力的民間學者,例如史明、楊碧川、南方朔(王杏慶)、杭之(陳忠信)等人,他們的歷史觀與思想基底迥異,但皆直指國民黨黨國體制的不公不義,而激發了一代學子。他們影響力不亞於體制內學者。 依我的理解,承恩這本書藉由分析中華帝國與國族主義,討論一個根本問題:香港應該如何重新協商(negotiate)與中國的政治關係。這個問題纏繞著關於主體、國民身分與政治邊界的重劃。反送中運動讓中華帝國再殖民香港這個根本議題浮上...

  5. 2019年6月10日 · 早晨上班途中,我搓著手心傳了訊息問他,一切好嗎,他說,還可以。. 我問,看來你今天得從家裡坐計程車到港鐵香港站呢。. 他說,也不是,地鐵還是照樣開,未曾被封鎖,催淚瓦斯都沒有進到地鐵站裡。. 沒事,他說。. 他在那港,日常的日常 ...

  6. 2014年3月12日 · 近日出版的《 電影小說 》一書,由九位從事影視與文學創作的香港作家共襄盛舉,在彼此的激盪之下,產製出九篇各具風格的前衛小說,其中包括已逝的作家也斯。. 本名梁秉鈞的也斯,生於1949年3月12日,38歲那年出版了著名的散文集《城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