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大誠保險經紀人董事長王文全認為不只是想要」,而是一定要」,有這樣的決心與使命必達的氣魄才能夠驅使業務員找到更進一步的方法。 每一位夥伴都是公司經營者. 如今王文全雖然仍在進行銷售與增員但更多的心思還是放在團隊與公司的經營上王文全表示大誠保經沒有管理」,只有協助」: 「大誠保經的夥伴,並不只單純自我定位在業務員,而是公司的合夥經營者,這間公司雖然由我擔任董事長,但卻是由7,000多位實動人力一起經營。 」王文全表示,既然彼此都是經營者,主管與屬員間就沒有實質上的位階落差,而當夥伴們尊重主管並非因為其職位,而是來自對經驗與能力的尊重,不但彼此關係更好,也促使主管職夥伴不斷自我精進,以免辜負了夥伴的期待。

  2. 2019年9月1日 · 許文彥引用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於今年二月接受媒體採訪的內容當中提及金融科技對富邦人壽帶來的4大影響首先在環境的變動下各家金融業者紛紛投入成本到科技連結服務的開發但大多仍在開發階段未能將成果轉為收入對企業而言是不小的壓力。 第二,網路投保占整體保費收入比例很低,未來應找出新方向,不能在網路上拚商品或費率,這反而會對業務人員帶來負擔。 第三,雖然大家都想做到商品客製化,但是客戶不瞭解商品、業務人員對客戶瞭解不足等原因,依然使得保障預測的執行相當困難,也就難以真正推行商品客製化。 最後,外溢保單雖然推行已經有段時間,時至今日依然是叫好不叫座,許多商品都是為了趨勢與未來而不得不做,但目前仍未能在贏得名聲的同時亦彌補精算成本,這些對未來與未知的投入,至今都還是保險公司的一大負擔。

  3. 2021年8月1日 · 王文君認為其實每一次的拒絕都是一次關係的建立一次學習的機會業務人員在與客戶溝通對談的過程中即使結果是遭受拒絕但在每一次的拒絕裡都可以透過自我反省與修正盡力開啟一點客戶的心門建立一次良好的關係最終經過幾番拜訪相信能大大提升客戶對業務人員的信任與好感進而使客戶願意敞開心門。 而業務人員在每一次被拒絕的過程當中,對於正面看待拒絕與負面情緒的調節也能愈來愈熟練。 此外,王文君也分享,她在每一次被拒絕後,雖然心情上可能較為低落,但回程的路途上一定會再回想一次與客戶對談的過程與細節。

  4. 2021年1月1日 · 鑑於黃俊文副社長過往在壽險行業長達三十八年的經歷其在業務線上之所見所聞所為之經驗藉由本專欄分享心態建立現況趨勢組織發展展業技巧從業體悟等都化為文字給第一線的從業人員與團隊領導人參考。 在職場上總常聽到有人說:「我最近找不到努力的動力。 」自己也曾多次被問到:「你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是什麼動力驅使你堅持? 我太太21歲時被我帶進公司,一同拚鬥業務,表現也相當不錯。 有一回因為表現績優,到台北總公司接受表揚。 總經理問她:「妳這麼年輕,又這麼嬌小,業績怎麼做那麼好? 」我太太想了想,只回答了一句:「大概就是因為欠錢吧! 」聽得全場哄堂大笑。 回答得看似膚淺,但卻實際,當時家裡的一切真的就是靠著一次次拜訪、一件件保單累積而來的。

  5. 2017年11月5日 · ★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 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Chinese Insurance Agency 500)是全球保險行銷團隊世界級的品牌榮譽,是華人保險業菁英團隊最高榮譽,也是人壽保險領域專屬團隊領導人的最高榮譽,更凝聚起世界保險行銷團隊經營上的智慧結晶。 藉由會員之間的經驗分享、交流與合作,將不斷拓寬經營格局和視野,創建華人保險行銷團隊經營的新思維,引領行業朝著更高、更快、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組織管理經營是一門專業的技術,一個團隊能夠長期維持高績效,且還能逐步成長、擴大組織,甚至富有願景與使命,擁有優良、正向的團隊文化,領軍人物絕對是團隊中的重要靈魂與精神支撐。 一個傑出領導人是如何創建系統、培養人才、拓展組織、領導統御,進而持續帶領團隊夥伴卓越,往更高的績效與成長向前?

  6. 2022年12月1日 · 王祿軍強調業務員在與客戶相處時不應該只是上門索取業績與收入而是要互相幫助先憂客戶之憂提供自己能協助的才能夠有生意。 在香港現今的大環境中,有這樣的互助精神,無論是哪個行業都非常重要。

  7. 2018年5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關於「為什麼『不』購買人壽保險? 」這個問題,請先看以下6點: 1.你「不介意」你的家人掙扎。 2.你的收入對家庭並「不重要」。 3.你的家人「應該負債」。 4.遺產稅? 你「不在乎」是否把房子賣掉來支付那些稅務。 5.你的配偶在你死後「應該」工作。 6.沒有人應該記住你,因為你不重要。 如果上述任一理由都沒有的話,你就應該 購買保險! 當我初次與客戶見面的時候,首要任務是想辦法理解他們相信的保險是什麼? 其中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透過探討實際案例來檢示,好比我會談到在服務其他家庭時,幫助他們確認內心深處,到底是什麼令他們感到擔心與害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