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30日 · 消委會痛症療程|個案一:以免費體驗及贈品作招徠 後被高壓推銷$70,000 療程. 投訴人長年承受嚴重的脊椎痛楚,偶然發現一間由藝人代言,並以「首次 免費體驗,免診金及送一次治療方法和止痛膏」作招徠的 A 公司,於是立即預 約體驗。 首次免費體驗當日,A 公司職員以儀器照投訴人的背部後,指痛楚因 脊椎彎曲所致,需安排療程將脊椎拉直,方可根治痛症。 職員先用儀器大力拍 打投訴人脊椎兩側,再用手推直脊椎。 及後,職員表示只有「照背部」為免費 體驗,而「儀器拍打脊椎」及「人手推直脊椎」則需額外收費,並高壓推銷 $70,000 共 41 天的療程套餐。 即使投訴人要求按次付款,職員仍表示公司不接 受逐次支付,投訴人最後只能簽訂服務合約及付款。 當天晚上,投訴人背部突 然劇痛,最終需入院留醫。

  2. 2022年8月29日 · 最近柬埔寨事件鬧得熱烘烘詐騙手法及訊息層出不窮除了一般的單刀直入以高薪筍工引誘你入局之外記者我就曾經收過無數個詐騙訊息今次決定為大家整合五大詐騙訊息開場白騙徒的劇本也不外如是切記不要被靚仔面孔騙到即睇5大常見開場白! 1. 遊戲詐騙訊息 玩遊戲 賺大錢. 這一款遊戲詐騙訊息應該是最普遍的以金錢利誘直接引入, 劈頭便問你「想成為下一個百萬富翁嗎? 」, 繼而告訴你如何實踐賺錢大計,再分享自己的娛樂平台有多項遊戲服務, 也教你如何為遊戲增值, 訊息底部直接有連結可以按入官網註冊, 這樣便可以引你墮入圈套, 各位要小心這些遊戲詐騙訊息! 如果玩遊戲能夠賺大錢, 那就不用人人都去上班了! (圖片來源:《瘋騷小男人》截圖) 遊戲詐騙訊息 玩遊戲 賺大錢(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2.

  3. 2023年3月8日 · 近日由加拿大回港的胡小姐在東張西望上哭訴自己連環被騙徒騙足5次誤墮衛生署電話詐騙損失畢生積蓄一千一百八十萬原本用來治癌的醫藥費都因此失去。 不過有網民看完此遭遇後,指「唔明點解可以呃完一次又可以再中多次,連續呃5次真係好難得」。 詐騙電話聲稱為香港衛生署 更指其身份被盜用涉及犯罪. 12 月 7 日由加拿大回港的胡小姐,於 12 月 15 日收到一段相信是來自香港衛生署的訊息錄音「衛生部最後緊急通知,經由流動調查發現,你曾出入高風險疫情控管地區,需要做強制隔離」,電話中更指出胡小姐的安心出行曾到過有變種病毒的商場,要去強制隔離。 胡小姐否認曾去該地方。 之後再有衛生署主任聯絡胡小姐,指有人盜用胡小姐身份,在內地開設另一個號碼,更涉及犯罪,要交由深圳公安羅湖分局處理。

  4. 2019年4月8日 · 消委會去年合共收到 160 宗有關該 4 間健身中心的投訴,牽涉的總金額高達$678 萬,並指其中金額最高的個案來自 「A Plus Fitness」,投訴人在職員慫恿下4個月內被逼購買了15年的會籍,以及1050節的私人教練課堂,總值超過$175萬,當中包括被健身中心

  5. 2023年3月3日 · Mar 3 2023. 近年來網上情緣騙案數字逐漸上升香港警務處的數據顯示201920202021年的罪案數字分別為5949051,659宗3年間增加了近1.8倍很多騙案顯示騙徒通常自稱為海外專業人士並透過在網上交友的過程中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和感情接著以各種理由向受害人索取金錢援助。 當騙徒消失之後,受害人才發現自己被騙,而涉案金額可達數百萬甚至上億港元。 網上交友需警惕陷阱! 網上情緣騙案近3年增加近1.8倍. 儘管交友應用程式方便易用,能夠幫助使用者結識朋友或是戀愛對象,但是網絡世界存在著各種陷阱,需要使用者時刻保持警覺。 本會收到的投訴中,許多投訴人表示,在網上交友後,新認識的朋友會帶他們到美容院或醫療診所進行高壓推銷,最終導致他們損失金錢。

  6. 2021年1月20日 · 作為辦公室一族,經常對著電腦工作,有沒有試過手指關節近手掌位有拉扯感甚至有疼痛感覺? 經常拿著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屏幕上左按右掃的你,曾試過手指活動不暢順或酸痛嗎? 作為家庭主婦,或者工作需長期提取重物的你,拇指和手腕活動時有感到痛楚嗎? 撰文:FindDoc | 圖片:網上圖片|資料來源:FindDoc 健康學堂:醫生話你知. 腱鞘炎的成因及症狀. 腱鞘炎是指拇指和手腕之間筋腱因為進行重複性活動,腱與鞘因摩擦而引致發炎的現象。 腱鞘炎的成因與患者的工作或日常生活有關。 例如長期用手腕拿重物,或用電腦時不斷重複使用拇指,都會增加患上腱鞘炎的機會。 低頭族經常以拇指使用智能電話,拇指筋腱的疼痛有機會是腱鞘炎。 腱鞘炎患者若不接受適當治療,只強忍痛楚,炎症並不會自然消失。

  7. 2023年9月7日 · Sep 7 2023. 消委會藥房|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近日針對藥店的不良銷售手法提出嚴厲譴責,指出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根據消委會在2021年至2023年8月的32個月間收到的投訴,共有96宗涉及這4家主要售賣中藥材和乾貨海味的投訴,其中80宗牽涉到不良銷售手法。 當中涉及的中藥材和蔘茸海味總金額高達586,001港元,平均每宗案例涉及金額約11,959港元。 這些不良銷售手法包括模糊計價單位或涉及誤導性遺漏。 早前亦有內地遊客來港後投訴,指被銅鑼灣藥房的藥粉騙局劏足11萬,而涉事藥房亦在消委會今次點名的名單中。 消委會藥房|計價單位模糊不清. 消委會指出大多數投訴涉及俗稱「斤變両」或「両變錢」的不良營商手法,使最終實收金額高出顧客最初理解的價格10倍甚至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