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私營安老院舍的空間有多狹窄? 相關

    廣告
  2. 提供私營院舍概況,院舍圖片、收費及雜費概覽,令您掌握院舍資訊。免費服務! 私營院舍資料庫,網上配對程式,更輕鬆容易搜尋院舍資訊。費用全免!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6日 · 事實上,院舍空間狹窄問題自2003年沙士一疫已經引發社會關注,當時有51間安老院舍出現疫情,涉及72名院友,其中57人死亡,死亡率達到79%;關注團體陸續指出問題在於院舍人均面積不足導致疾病傳播率高企,但未獲特區政府正是,而是建立院舍感染控制

  2. 2018年1月13日 · 早前有團體發現,部分私營安老院舍寢室空間比監倉更狹窄,小至只有每人約3平方米,遠低於法例要求的6.5平方米,輪椅難以出入,院友難以在寢室活動,員工也難以扶抱。. 港人居住空間狹窄早已不是新聞,院舍狹小令體弱長者容易受傷,處所空間和治療康復 ...

  3. 2018年1月7日 · 團體巡查逾60間安老院舍及殘疾院舍中,發現不少寢室狹窄,部分僅約3平方米,即使輪椅亦難以出入;而大部分睡床貼牆,僅得一邊讓院舍員工作扶抱,容易造成受傷。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4月28日 · 最新數字顯示,輪候政府津助或合約安老院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年5個月,較2016年多等5個月;護養院和參加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則分別需輪候近2年和8個月。

    • 遠高於標準的人均面積 減壓逼感
    • 加入樂齡科技提升服務質素
    • 與社會保持聯繫 將生活融入院舍

    位於彌敦道平安大樓的「耆樂新天地」,是曉光集團新開設的私營院舍。作為全港最早提供私營護老服務的機構之一,曉光集團本著「善待老人,積福積德」的宗旨,為勞碌半生的長者,在人生下半場提供合適的居所,於是在現有的安老設施上,加入大量樂齡科技,除了可以加強院友安全,更可提高院舍員工的效率與準確度。 「耆樂新天地」面積約16,000平方呎,合共設有151個床位,人均面積比社署《院舍實務守則》所要求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6.5平方米,高出近六成二,空間感十足。 甫踏進院舍就會發覺這裡與傳統院舍固有格局不同,大量光亮的公共空間,可以提供足夠的自由活動空間予院友,中庭更設有巨型投射式屏幕,院舍會不定時透過屏幕跟院友玩各類遊戲,甚至是任天堂遊戲都會讓院友參與;院舍亦會放置麻雀枱供院友耍樂。 院舍主要設有兩種房型,單...

    一般院舍職員工作繁重,除了照顧院友的起居飲食外,亦要隨時監察他們的身體狀況。由於每位院友的狀況及需求不同,職員面對眾多的院友,有時難免未能即時就個別院友作出相應護理。 曉光集團執行董事謝偉年表示:「我們特意在耆樂新天地加入樂齡科技,協助日常運作。為減低出錯及加快職員對院友的了解及作出相應跟進,院方在每個床位上均裝設智能顯示屏。顯示屏除顯示院友的基本資料,如姓名及房號外,亦會顯示院友的活動能力、用餐類型、用藥時間,以至一些特別需要留意的事項,方便職員提供護理服務時能更精準更快捷。同時,資料會直接傳送至系統保存,方便職員作出適時跟進、提醒院友按時服藥,大大提高護老院的管理效率,令人手安排更有彈性,讓院友獲得更貼心的照顧。」

    針對部分長者或會不適應住在院舍,或會想自由出入院舍,為確保他們安全,院內設有智能防遊走系統,避免走失。「智能系統以臉容識別身分,更可以同時兼具量度體溫的功能。一旦發現院友試圖打開大門或有危險,系統會即時發出警報,方便職員監察院友所在位置及狀況,有效改善整個護理流程及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未來院舍亦會加裝離床警報裝置,專門提供某些有特定需要的院友使用。 耆樂新天地捨棄舊式的壁報板,改以電子資訊曆顯示院內資訊,讓院友可了解到每日餐單、每日活動資訊以及作息時間等資訊,亦會顯示每天的時事新聞,讓院友們能無時無刻地接收外在資訊,減低因長時間入住院舍而出現與外面社會脫節的情況;針對部分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院友,他們或會受病情影響而容易對時間、人物和地點等資訊出現混淆,電子資訊曆亦會以現實導向方式向他們展示...

  6. 2019年1月24日 · 去年有團體發現,部分私營安老院舍寢室空間比監倉還狹窄,小至每人約3平方米,遠低於法例要求的6.5平方米。 (高仲明攝) 當他膝蓋不能再受壓,他就去游泳。

  7. 2018年7月15日 · 長者護理. 搶先表達. 政府正檢討《安老院條例》及《殘疾人士院舍條例》,有關注團體今天 (15日)下午在立法會示威區舉行集會,數十名長者撐雨傘出席,要求政府改善院舍服務質素,並接納民間倡議的「8+8」方案,將寢室及活動空間的人均面積,修訂至合共16平方米,又建議為現有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設過渡期,逐步提升至相關標準。 團體批評法例嚴重落後,又斥責港府提議將院舍法定人均面積定為8或9.5平方米,猶如縱容私營院舍,「永續虐待」長者及殘疾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