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在「一國兩制」下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優勢,促進和支持區內經濟發展,提升大灣區在國家雙向開放中的角色和功能。.

  2. 2017年4月20日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藍圖一項重大戰略部署,目標為「到2022年,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大灣區內市場實現高水平互聯互通」。

  3. 粵港澳大灣區 (英語: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葡萄牙語: Grande Baía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註 1] ), 簡稱 大灣區 、 GBA (缩写自:The Greater Bay Area) [1] ,是由圍繞 中華人民共和國 珠江三角洲 和 伶仃洋 組成的 城市群 ,包括 廣東省 九個相鄰城市: 廣州 、 深圳 兩個 一線城市 和 副省級市 与 珠海 、 佛山 、 東莞 、 中山 、 江門 、 惠州 、 肇慶 七個 地级市 ,以及 香港 與 澳門 兩個 特別行政區 ,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占广东省土地面积的30%左右,截至2022年人口達8,600萬,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3 万...

  4.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

  5.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國家發展戰略 使命 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 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六個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改革引領 協調發展,統籌兼顧 綠色發展,保護生態 開放合作,互利共贏 共享發展,改善民生 「一國兩制」,依法辦事

  6. 4 天前 · 陳極彰攝. 《粵港澳應急管理合作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今日(14日)舉辦,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表示,粵港澳三地政府承擔重任,要全方位提升國家整體應急力量,以保障大灣區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陳國基指,上年九月粵港澳 ...

  7. 粵港澳大灣區位處中國南大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廣東省城市,擁有全球最密集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共同帶來多元化的旅遊體驗。

  8. 1.1 粵港澳大灣區 ("大灣區")是指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 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 9 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組成的城市群。

  9. 2024年1月17日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戰略,更是我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切入點,以及香港在「由治及興」關鍵期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 在去年四月,習主席在廣東調研期間,賦予大灣區「一點兩地」的新戰略定位:就是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習主席不單為新時代推進大灣區建設指明了方向,更為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注入更澎湃的動能。 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中,習主席特別提到,過去一年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而在新一年、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國家將繼續支持香港發揮自身優勢,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10.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的機遇主要有兩方面:第一,為香港經濟尋找新增長點,促進經濟產業多元發展。 第二,為香港居民提供更廣闊的生活和發展空間。 「特區政府會充分把握大灣區建設所帶來的機遇,把國家所需和香港所長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的作用,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 發言人指出,根據《規劃綱要》,香港與澳門、廣州和深圳並列為中心城市,並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各自發揮比較優勢,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