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抗日戰爭

      Image courtesy of swdsyjs.jinhua.gov.cn

      圖片: swdsyjs.jinhua.gov.cn

      • 華國鋒早年參加了 抗日戰爭 ,並任中共 交城縣 、 陽曲縣 委書記等。
      www.wikiwand.com/zh-hk/华国锋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20日 · 華國鋒早年參加了 抗日戰爭 ,並任中共 交城縣 、 陽曲縣 委書記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中共 湖南 湘陰縣 、 湘潭縣 委書記。 文化大革命 初期受到短暫衝擊,後被「 三結合 」進湖南省革委會,擔任 中共湖南省委 書記。 1969年參加 中共九大 ,成為主席團成員,並被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70年晉升成為湖南省委第一書記、湖南省革委會主任,經毛澤東提名兼任廣州軍區政委與湖南省軍區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1971年3月經毛澤東提名進入中央,10月3日增補為 國務院業務組 成員並任副組長,分管農業、財貿。 1972年1月通過國務院計委與 李先念 、 余秋里 聯名起草向周恩來上報《關於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的報告》,最後形成1973年的「 四三方案 」。

  3. 2021年7月3日 · 華國鋒是中共建國歷史上繼毛澤東之後,第二個集黨、政、軍最高領導職務於一身的領導人,也是毛澤東逝世前欽定的接班人,但是他實際掌握國家權力的時間僅有四年多。 華國鋒最為人所知的功績是帶頭「粉碎四人幫」,最為人詬病的則是「兩個凡是」的路線,在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巨大身影之下,他始終是以一個較不起眼的過渡人物被記憶。 中共在2月20日高調舉行「華國鋒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CCTV視頻截圖) 華國鋒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縣一個製革工人家庭,原名蘇鑄,因革命工作需要,改名為華國鋒。 他早年參加了抗日戰爭,並任中共交城縣委書記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當選中共湖南湘陰縣、湘潭縣委書記,後升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4. 2014年10月7日 · 由於被普遍認為「沒有突出能力」的華國鋒提出「兩個凡是」,並且繼承毛澤東的個人崇拜,華國鋒遭到鄧小平和胡耀邦等「反毛派」力量的 ...

  5. 197610月6日,華國鋒和葉劍英等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意志,採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四人幫”,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翻開了新的一頁。

    • 概觀
    • 人物生平
    • 擔任職務
    • 人物事跡
    • 人物評價

    華國鋒( 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原名蘇鑄,字成九,山西交城人,因革命工作需要,改名為華國鋒。

    2008年8月20日12時50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華國鋒同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堅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無限熱愛,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為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

    人物生平,擔任職務,人物事跡,人物評價,

    華國鋒1921年2月16日出生於山西省交城縣一個製革工人家庭。學生時代,他就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

    1936年冬,綏遠百靈廟抗戰爆發後,他參加交城師生髮起的演劇運動,籌集資金捐助綏遠抗日將士。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軍事訓練,動手試製武器,為直接參加對日武裝鬥爭做準備。

    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耳聞目睹日本軍國主義全面侵略中國和日軍占領家鄉的暴行,毅然投身抗日運動。為了表達做中華民族抗日救國先鋒的決心。

    1938年他改名為華國鋒。就在這一年6月,他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交城抗日游擊隊,從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以後,他在山西汾陽擔任犧盟會工作員、黨小組長,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走村串戶向民眾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同時領導民眾與閻錫山頑固勢力進行鬥爭。

    1939年12月,蔣介石、閻錫山發動企圖消滅共產黨領導的山西新軍(即抗敵決死縱隊)的十二月事變後,華國鋒同志回到家鄉交城,先後擔任交城縣犧盟會秘書,縣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兼分區農民部部長,中共交城縣委宣傳部部長兼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等職務,承擔起發動民眾、配合八路軍主力消滅日偽軍、頑軍和抗日動員等重要任務。他深入到煤礦工人和農民、婦女、兒童中,通過創辦業餘夜校、組織抗日劇團,開展愛國教育,極大地激發了民眾抗日熱情,把各階層人士都團結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為粉碎日偽軍的經濟封鎖,他依靠民眾,開展減租減息,除奸反霸,開展生產運動,自力更生解決糧食問題,並秘密向呂梁根據地輸送了大批物資。他帶領精幹的武工隊到游擊區、敵占區活動,運用地雷戰等方式有效打擊敵人,建立抗日政權。他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敵後抗戰,為發展壯大當地抗日武裝力量和開展抗日工作作出了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華國鋒同志歷任中共交城縣委書記、晉綏邊區第八地委組織部副部長、陽曲縣委書記、晉中區第一地委宣傳部部長等職。在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搶奪人民抗戰勝利果實的複雜形勢下,他遵循黨中央制定的“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指示,組織擴充和加強交城縣武裝力量,發展民兵武裝,向廣大民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揭露蔣介石、閻錫山發動內戰的陰謀,同國民黨反動勢力開展堅決鬥爭。他積極組織民兵開展對閻錫山部隊的認真細緻的政治工作,吸引不少敵軍士兵棄暗投明,加入到人民軍隊中來。他組織民眾搞好生產,加強黨的建設和民眾工作。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參加了汾孝戰役、開柵保衛戰、黃崖戰鬥、古交戰鬥等。在指揮作戰中,他採取武裝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的方式消滅、瓦解敵軍,取得顯著成績,被中共中央晉綏分局作為經驗推廣。他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土地問題的指示精神,領導交城、陽曲等地的土地改革,深入到貧僱農中間,了解民眾思想動態和切實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並注意糾正土改過程中出現的“左”的偏差,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積極性。民眾踴躍參軍支前,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糧出糧,為解放古交、太原等城市提供了堅實後勤保障。華國鋒同志為山西解放戰爭勝利和人民政權建立與鞏固作出了突出貢獻。

    華國鋒同志是中共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黨的第十六次、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特邀代表。

    華國鋒同志注意抓工業生產、交通建設。除致力於發展煤炭、鋼鐵等基礎工業外,他積極支持發展地方工業。根據毛澤東同志關於湖南要建成工業省的指示,他組織力量抓重點項目建設和施工,其中包括30套小氮肥設備、10套製糖機、湘江氮肥廠、礦山冶金設備、汽車生產等項目。他大力提倡和支持社隊企業發展,組織與兄弟省區協作,扶持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生產。他領導了湘黔、枝柳鐵路在湖南的會戰等重點交通建設項目。這一系列努力,使原本基礎薄弱的湖南工業生產得到了較大發展,交通建設呈現出嶄新面貌。

    華國鋒同志關注人民民眾生活,努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解放初期剛到湖南時,他就在湘陰領導建立了第一批農村衛生所,培訓了湘陰第一代醫生,充實發展了縣人民醫院。他滿腔熱情推廣農村赤腳醫生和合作醫療制度,指示培訓衛生技術人員,建立和發展醫學院校。他特別重視消滅千百年來危害廣大人民健康的血吸蟲病,親自負責湖南省血防領導工作,主持修訂全省消滅血吸蟲病規劃,研究建立各級血防領導機構和防治業務機構,下鄉深入疫區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在他直接領導下,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取得重大成就,舊社會“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一處處荒洲湖汊,逐步變成林茂糧豐、五業興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華國鋒同志善於做文化教育和統戰工作。他熱心與知識分子和民主人士交朋友,經常深入到他們中間聽取意見,落實各項統戰政策。他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擺脫舊文藝的影響,團結在黨的周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文藝工作為勞動人民服務的方向。他注意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視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創作。他注重保護和發展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湘劇、花鼓戲、祁劇、巴陵戲、皮影、木偶戲等地方劇種,同時強調對舊的文藝形式進行改造和革新,創作出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新文藝。在他支持下,湖南文化藝術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依然得到一定發展。

    華國鋒同志堅持實事求是,工作紮實,作風務實。“大躍進”中,面對虛報、浮誇等不良風氣和相互攀比、盲目追求高產的做法,他憑自己多年基層工作經驗和深入各地實際了解到的情況,於1959年6月當面向毛澤東同志談了自己對當時形勢的看法,說:田瘦了,牛瘦了,人瘦了,產量不可能那么高了。他實事求是反映問題的態度受到毛澤東同志肯定和讚揚。

    華國鋒同志一生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奮鬥。他黨性原則強,自覺維護團結,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光明磊落,作風正派。他勤於學習,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深入細緻,善於總結經驗。他始終把黨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兢兢業業為黨和人民事業工作。他作風民主,善於傾聽不同意見,集思廣益,注意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

    他為人寬厚,平易近人,關心同志,愛護幹部。他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生活儉樸,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華國鋒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將永載史冊。他的崇高品格風範,將永遠受到人民民眾讚譽。

    華國鋒同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堅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無限熱愛,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為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黨性原則強,自覺維護團結,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光明磊落,作風正派。他勤於學習,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深入細緻,善於總結經驗。他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兢兢業業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工作。他作風民主,善於傾聽不同意見,集思廣益,注意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他為人寬厚,平易近人,關心同志,愛護幹部。他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生活儉樸,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華國鋒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品格和風範,受到人民民眾的廣泛讚譽。

    華國鋒同志永垂不朽!

  6. 華國鋒的表現使他被共產黨組織列為發展對象,而華國鋒本人加入共產黨的心情也十分迫切,多次找共產黨組織要求入黨。1938年10月,他進入訓練班不久,經中共文(水)交(城)工委民運部長李伯林(陝西人,老紅軍)介紹,華國鋒加入了共產黨,年僅17歲。

  7. www.wikiwand.com › zh-hk › 华国锋華國鋒 - Wikiwand

    華國鋒早年參加了 抗日戰爭 ,並任中共 交城縣 、 陽曲縣 委書記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中共 湖南 湘陰縣 、 湘潭縣 委書記。 文化大革命 初期受到短暫衝擊,後被「 三結合 」進湖南省革委會,擔任 中共湖南省委 書記。 1969年參加 中共九大 ,成為主席團成員,並被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70年晉升成為湖南省委第一書記、湖南省革委會主任,經毛澤東提名兼任廣州軍區政委與湖南省軍區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1971年3月經毛澤東提名進入中央,10月3日增補為 國務院業務組 成員並任副組長,分管農業、財貿。 1972年1月通過國務院計委與 李先念 、 余秋里 聯名起草向周恩來上報《關於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的報告》,最後形成1973年的「 四三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