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蔣經國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蔣經國 (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字 建豐 ,出生於 浙江 奉化 ,曾任 中華民國總統 、 行政院院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 制憲國民大會 代表、 國防部 部長、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陸軍 二級上將 。 為 蔣中正 與 毛福梅 的獨子。 1925年至1937年在 蘇聯 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 馬列主義 教育 [2] :1 。 回中國後成為 三民主義 忠實信徒 [2] :1 。

  2. 蔣經國傳》是台灣近現代史裡一本不可不提的書,江南並非不知道小蔣掌控的情報機關的能耐,可是他未想到國民黨會越洋殺人。整體行文流暢,偶爾冷嘲熱諷,寫小蔣已算客氣,他筆下的老蔣是矯情做作。

    • (105)
    • 2006
    • 江南, 刘宜良
    • 保障接班地位,卻折磨著蔣經國的「太子」身份
    • 走向民主化:蔣經國心中,兩種矛盾政治性格的角力
    • 臺美關係:反映兩蔣對臺灣的理想日趨分歧
    • 「落難太子」的轉變,是臺灣和世界歷史的啟示

    蔣經國留給史學界的最大難題,莫過於解釋他如何從來臺初期的「情報頭子」轉變為「民主先驅」,又該如何評價這一轉變。針對本書在此問題上的創見,學界已有最新評說。筆者則觀察到,本書重建的蔣經國可用「落難太子」來形容:「太子」身份承襲自其父蔣中正,是深厚積澱的政治傳統在現代環境中的殘留和變異;然而頂著「太子」頭銜的蔣經國有著相當積極進取的政治個性,與其所面對的嚴酷的政治現實形成強烈張力。正是這種張力令蔣經國得以逐漸游離外儒內法的政治傳統(儘管這種游離未必是他的本意),逼出現實主義的政治思維,並在特定的歷史機遇下開啟民主化。 首先,即便「蔣家王朝」的給人觀感極差,但值得注意的是,太子身份不僅沒有給小蔣的政治生涯帶來什麼便利,還常常讓他陷入政鬥挫敗帶來的精神折磨之中。 導論和第一章談初出茅廬的小蔣,作者有...

    筆者認為,蔣經國來臺以後的政治思維轉變,與其政治個性中的「帝王性格」不夠充分徹底有關。所謂帝王性格,即「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就連認錯權都要據為己有。自蘇聯歸國始,小蔣聽從父親安排再受儒家教育,仁政愛民的意識形態漸入骨髓,儒家政治思想從此成為其面對政治困境時的振奮劑。譬如在臺美斷交的危機時刻,痛苦萬分的小蔣以《孟子・梁惠王》篇的「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自勉,以求穩住陣腳(頁 270),可窺其「我」和「國」的內在聯繫。 然多數時間,蔣經國士大夫式的政治個性表現得更為突出──1960 年夏,還是「情報頭子」的小蔣總結多年以來的工作經驗,曾多言「尋求事實,分析事實」(頁 80-81);獨掌國府最高權力後,與美國人打交道更顯謹慎小心,其思維之現實、理性一仍其特務時期之舊。儘管深受理想主義的大框...

    蔣經國和美國人的複雜關係作為當代臺灣發展的重要一環,亦是理解其變化的重要線索。黃克武教授對此已有歸納,筆者則想從兩蔣在臺美關係上的差異稍作引申。 相較老蔣,小蔣以太子身份接班後,拿到的卻是一手不能再更爛的「爛牌」,堪稱「落難」,這點從本書幾乎過半篇幅涉及臺美關係可以看出。筆者最感興趣的是小蔣與美國人互動下的權力關係:美國人經常對小蔣百般誤解,起初僅以其早年留學蘇聯、娶俄女為妻,便草率判定其「親共」,亦常阻撓小蔣的各種政治計畫,限制他的權力。這雖令小蔣極其惱怒痛苦,但也讓他事後對形勢多了幾分難得的冷靜,思考如何「用人而不被用」,不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往日學者總空前突出臺美關係中臺灣被動的一面,然而其間蔣經國對外交關係逐漸成熟的自覺性,其實頗值得史家注意:本書指出,這點在六〇年代兩蔣父子與美國人...

    本書深度還原了一個堪稱「落難太子」的蔣經國因應世變,逐步從父權式專制向民主政治過渡的全過程:正因「落難」,所以不僅無法恃權跋扈,還必須謹小慎微,不得不對各色人等、各種事物都要有所見識和把握──這種現實主義的政治思維,無意間增強了小蔣向周圍人、事學習的興趣(頁 395-396),從而拓寬其思考問題的視野。可見所謂「史達林+包青天」(王作榮語)的概括看似精準,實則完全無視蔣經國本人和當代臺灣的歷史獨特性。 但必須提請讀者注意,囿於史料選擇、作者的國際關係史專長等原因,本書僅用了第八、九共兩章的篇幅,談及蔣經國決策對臺灣本土社會的正、負面影響,白色恐怖等問題則談得非常籠統,可知其問題意識有所侷限。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僅憑小蔣的一面之詞就過分高估其歷史地位,更切忌道德化這種夾雜歷史偶然性的現實主義。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著作集-圖書 著作與言論書籍 序號 書名 著者 出版者 出版年 備註 1 一位平凡的偉人 經國撰 國防部 1969 2 十年風木 經國著 黎明文化(再版) 1985 經國先生著於 1985.04.04 3 十年風木 經國著 幼獅 (再版) 1985 經國先生著於1985.04.04 4 十年風木 ...

  5. 2021年4月27日 · 【編者按】本文為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最新出版著作《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導論,端傳媒獲出版社遠足文化(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授權刊出。

  6. 《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有三個特色:(一)學術性大於政治性:惟有學術性才能長遠保有免於事過境遷,從學術性的觀點來看蔣中正很多的所做所為,才會覺得有其客觀評價存在。 (二)從平凡人來看蔣中正:我們不製造偉人,並復原他是一個凡人,將蔣中正所有檔案資料都公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印證蔣中正的所做所為,反而會覺得這個人有創造不凡事業的道理存在。 (三)超越同一類性質的書:過去很多人都編過同類的書,但都沒有像這次這麼全然地蓋括蔣中正一生的歷史過程,完整性絕對超越過去。 最後,《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定位在提供材料,所以不做評價,很多人可以根據逞一時之快出現潑漆及損害銅像的情況,對社會和諧進步毫無幫助。

  7. 參考書目. 林蔭庭,《追隨半世紀》.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 王章陵,《經國上海打虎記》. 行政院新聞局,《經國全集》. 陶涵,《經國傳》. 張瑞德,《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