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2日 · 首先我们在测量前,要避免这些情况:憋尿、运动后、激动、失眠、熬夜、饮酒等等。 然后休息5-10分钟,且避免说话、翘二郎腿、室温偏低、后背前臂没有依靠、上臂过低或过高等等。 目前指南规定,诊断血压方面,只有一次诊室血压,不能诊断血压。 通常需要隔1~4周(取决于血压水平)进行2~3次诊室测量,以确认血压的诊断。 也就是发现血压140/90,还需进一步观察。 而且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非同日 3 次 测量诊室血压。 每次测量血压时,一般建议测量 2 次,间隔 1~2 分钟,若差别 ≤ 5 mmHg,则取 2 次测量的平均值;若两次差别>5 mmHg,应再次测量,取 3 次测量的平均值。 平均高压≥140mmHg 和 ( 或)平均低压≥90mmHg才能诊断血压。

  2. 2024年1月14日 · 血压,也称为“高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它通常是无症状的,但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持续的压力,从而增加心脏病、中风、肾疾病和血管疾病的风险。 关于血压多少算正常? 多少算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根据血压读数而定的。 这些读数分为收缩压(心脏收缩时的压力)和舒张压(心脏放松时的压力)。 注意,以上表格中的值代表毫米汞柱(mm Hg),是衡量血压的单位。 如果您的血压值达到血压第1期或更,推荐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评估和管理。 在“危险血压”情况,可能需要立即医疗干预以防止心脏病、中风或其他并发症。 哪些原因会引起血压. 1. 遗传和家族史:家族中有血压病史、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3. 2022年11月16日 · 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也就是国家卫健委认为我们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仍是≥140/90而并非≥130/80mmHg其实我在这两天直播中已经多次说过,这个高血压标准的下调,过不了几天就会有人或有关部位提出质疑,没想到这才不到2天包括很多专家以及卫健委都站出来说话了。 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咱们不管它标准是140/90还是130/80,我们需要弄清楚3个问题: 1、知晓率. 就算按照老标准140/90,我们国家高血压的知晓率仍是偏低的,仅为52%,也就是100个高血压的人,只有52个人知道自己血压高。

  4. 2020年4月22日 · 血压人群中有95%为原发性血压,找不到具体的病因。但多种因素会诱发血压。比如说来自于工作、学业、婚姻等处的压力过大,劳动时间过久,长期精神紧张,肥胖、过量饮酒、久坐缺乏运动、喜欢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使低压升高。

  5. 2023年6月20日 · 生命时报. 2023-06-20 15:19 发布于 北京 生命时报官方账号. 血压通常症状不明显,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撑破”一根又一根血管。 测血压时可以得出两个值:高压和低压。 如果要问哪个超标危害更大,很多人可能会犹豫一下。 答案其实是明确的——“高压”超标危害更大。 受访专家.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 芦海.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副主任 闫振成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石伟斌. “高压”超标更易撑破血管. 高压,又叫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低压,又叫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内的压力。 高压减去低压的数值,称为脉压差。 静息情况,连续3次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血压。

  6. 2023年7月2日 · 2022年中国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后:130/80 成为关键值(过去是140/90)。. 中国成人的高压(收缩压)≥130 mmHg和/或低压(舒张压)≥80 mmHg,是血压的诊断标准。. 健康人群的血压标准应为高压<130mmHg,低压<80mmHg。. 血压介于 130/80 至140/90 mmHg之间 ...

  7. 2021年7月22日 ·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每天血压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的6:00~10:00和下午的16:00~18:00血压的波动每个人并不完全一样要想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可以到医院监测24小时血压根据血压波动规律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对保证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