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曾俊華, 大紫荊勳賢 [5] , JP (英語: John Tsang Chun-wah ,1951年4月21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 財政司司長 ,其任期長達9年7個月,為香港自 主權移交 以來最長 [6] 。 2017年1月19日宣佈 參選行政長官 ,獲大部分 泛民主派 及小部分 建制派 選委支持 [7] ,且自其參選以來民望拋離其他候選人,但最後在 行政長官選舉 中只獲得 選委 365票、屈居第二而敗選。 在他競選失敗並退休後,2017年10月15日起於 商業電台 主持節目《 薯片鬚MUSIC 》,逢星期日晚上10點至11點於 雷霆881 播出。 2019年7月11日,他加入 保泰人壽 保險公司成為資深顧問,並拍攝影片談論香港醫療制度 [8] 。

  2. 曾俊華, 大紫荊勳賢 [5] , JP (英語: John Tsang Chun-wah ,1951年4月21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財政司司長 ,其任期長達9年7個月,為香港自 主權移交 以來最長 [6] 。 2017年1月19日宣布 參選行政長官 ,獲大部分 泛民主派 及小部分 建制派 選委支持 [7] ,且自其參選以來民望拋離其他候選人,但最後在 行政長官選舉 中只獲得 選委 365票、屈居第二而敗選。 在他競選失敗並退休後,2017年10月15日起於 商業電台 主持節目《 薯片鬚MUSIC 》,逢星期日晚上10點至11點於 雷霆881 播出。 2019年7月11日,他加入 保泰人壽 保險公司成為資深顧問,並拍攝影片談論香港醫療制度 [8] 。

  3. 2024年3月4日 ·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看完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最令人憂慮的就是香港將要借貸度日. 對有人認為債務佔GDP一成多並非大問題曾俊華指香港只是地方特區無法大量印銀紙」,用香港來與其他國家相比不太適合. 曾俊華表示若連年發債用以支付日常開支以至用債冚債」,香港不用太久便會面對庫房空虛.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回覆指政府嚴守財政紀律財政預算案提出一套財政整合計劃綜合帳目在未計及發債下3年後2027/28年度將恢復收支平衡.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其社交平台專頁撰文表示,看完最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最令人憂慮的就是香港將要借貸度日。 他稱,香港已經正式進入結構性財政赤字年代,政府自然要尋求開源之道,節流之法。

  4. 2018年6月13日 · 第四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007年7月2017年1月),是回歸以來在任最長的財政司司長歷時近10年在80年代初本身已移民美國的曾俊華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修讀公共行政碩士學位並認識了曾蔭權在曾蔭權的鼓勵下1982年曾俊華回流返港成為政務主任及後仕途平坦歷任多項要職包括海關關長規劃地政局局長。 在2007年,曾俊華接替唐英年,成為財政司司長。 去年特首選舉,在中方勸退下曾俊華仍堅持參選,最終敗給現任特首林鄭月娥。 曾俊華休息逾一年後,近日加入一家以金融科技為主的投行 Ion Pacific,出任副主席。 總括而言,4名已退下來的財爺,全部曾被視為特首人選,當中多達3人曾參選特首,包括曾蔭權、唐英年和曾俊華,比例相當之高,當中登上特首寶座的,就只有曾蔭權一人。

  5. 2024年1月21日 · 財政司前司長曾俊華今日21日在社交平台撰文認為香港處於經濟轉折關口非加稅的好時機反而要在支出方面放血」,如果係正確嘅嘢就要畀啲勇氣去堅持。 」(資料圖片) 曾俊華本港零售業好大鑊」 著保留香港品味、特色. 曾俊華今日21日在社交平台Facebook撰文提到沙田新城市廣場的一田百貨將縮減規模他憶述加入政府後首個工作崗位正是沙田助理政務專員指當年百貨公司開幕是區內盛事。 比較之下,他認為現時香港零售業的前景相當困難,形容「好大鑊」,但要接受港人北上消費、去物價低的地方購物,形容「係自然不過嘅事,正如水總係向低流」。

  6. 其他人也問了

  7. 身為財政司司長我會努力維持香港優越的營商環境鞏固傳統支柱產業的優勢並同時推動開拓新市場和支援新產業務求令香港經濟多元發展讓各階層市民可以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青年人可以有更多優質的就業選擇。 我也會致力維持穩健的公共財政,靈活運用公共資源,推動各項政府計劃,並提供切合社會需要的服務,促進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 在土地房屋方面,我會統籌各相關部門,攜手合作為香港提供充足的土地資源,滿足經濟發展、住屋和民生需要。 歡迎大家透過電郵或其他渠道就我的工作提出意見,謝謝!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8. 2016年12月12日 · 任職財政司司長九年半的曾俊華今天12日向行政長官請辭估計是為參選下屆特首作好準備曾俊華經歷過三次轉行由建築師轉做教師後來投身公務員在官場縱橫30多年。 甚麼機緣巧合,令他踏上從政之路? 香港出生移民美國. 曾俊華在1951年於香港出生,於喇沙書院完成小學及中一,直至13歲時舉家移民美國,畢業於美國紐約市名校史岱文森高中,後於麻省理工學院(MIT)修讀建築。 1973年,畢業後曾俊華於波士頓任職建築師,後來因為嫌悶,轉讀教育,於1975年取得波士頓州立學院的雙語教育碩士學位,一度在中學教書。 曾蔭權鼓勵曾俊華回港做AO. 曾俊華後來在哈佛大學修讀公共行政碩士,期間結識了當時獲政府保送到哈佛進修的前特首曾蔭權,他積極鼓勵曾俊華回港做政務主任 (AO)。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