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口唇、舌頭、面部和四肢麻痺、頭痛、嘔吐、腹瀉、上腹疼痛、說話含糊不清、步行困難、癱瘓、痙攣、呼吸困難及心律紊亂

      • 病徵:口唇、舌頭、面部和四肢麻痺、頭痛、嘔吐、腹瀉、上腹疼痛、說話含糊不清、步行困難、癱瘓、痙攣、呼吸困難及心律紊亂。 嚴重個案可能出現呼吸衰竭和血液循環系統衰竭,並導致死亡。
      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43.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10日 · 大多數人只有輕微症狀,持續數小時至數日,只要飲食清淡、多喝水,就會自動痊癒;有些人則需要住院治療,嚴重者還會導致長期健康問題,如慢性關節炎、大腦和神經損傷、溶血尿毒症候群引起的腎衰竭等。

  3. 2022年10月20日 · 病原體及病徵. 食物中毒通常由進食受污染食物或飲用受污染食水所引致。 食物或食水會受細菌、病毒、寄生蟲、生物毒素或化學物污染。 部分常見的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細菌) 該等病原體常被發現之處:在家養及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亦常見於食用動物(例如家禽、豬和牛)和寵物(例如貓、狗、鳥類和龜等爬蟲類動物)。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未熟透的肉類、肉類食品、家禽、未經 加熱殺菌處理 的奶、生的蛋及蛋製食品(如布甸)。 病徵: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金黃葡萄球菌(細菌) 該等病原體常被發現之處:喉嚨、鼻腔、皮膚、切傷及創傷的傷口。

  4. 2024年4月12日 · 1. 發病時間. 食物中毒:通常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後約1至36小時內發作. 急性腸胃炎:發病時間可能更長,甚至在幾天後(約24至72小時)才會出現症狀. 2. 症狀嚴重程度. 食物中毒:症狀通常比急性腸胃炎嚴重,可能會出現發燒、血便等症狀. 腸胃炎:可能會嘔吐,但未必會出現腹瀉、發燒,即使出現程度亦相對輕微. 出現3種情況代表食物中毒風險高? 要判斷自己是否食物中毒,黃軒醫生表示,可從以下3方面分辨:

    • 食物中毒的定義是什麼?
    • 哪些病菌最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這5種病菌必知
    • 要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 營養師來解答「食物中毒」常見 QA

    食物中毒的定義為攝取到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化學物質及其他毒素的物質,通常是吃到腐敗或未妥善處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而導致身體中毒的情況。 食物中毒又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天然毒素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這三類,食物中毒會引發腹痛嘔吐等消化道及神經系統的症狀。 要怎麼判定中毒來自於「食物」呢? 台灣衛生單位定義的「食物中毒案件」為: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即為食物中毒。

    腸炎弧菌

    主要出現在海鮮內,如果烹調時加熱不完全,或是店家生食保存不當,都有機會菌從口入。

    諾羅病毒

    與患者共用餐點,或烹調者身上有諾羅病毒,就可能造成感染,需注意烹調前的手部清潔及人員健康管理。

    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大量出現在「傷口處」,因此接觸食材時最好戴著手套、帽子,有傷口或膿瘡及咽喉炎的人避免進行食物調理。

    可參考衛生福利部提供的「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 1. 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要洗手,傷口務必包好並善用手套,用餐前一定要記得洗手。 2. 要新鮮:食材本身要新鮮,清洗用水及調理用水也需注意水質乾淨。 3. 要生熟食分開:不同器具處理生熟食,包括刀具、粘版及容器。 4. 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須超過 70 度,才能消滅細菌。 5. 要注意保存溫度:不宜於室溫存放過久,保存溫度須低於 7 度才能降低細菌活性。 台灣最常發生食物中毒的場所是「團膳公司」,例如學校午餐、公司桶餐等,建議公司/學校負責人選擇信譽良好之團膳廠商並且定期安排稽查。 除此之外,台灣一年有將近五百件在家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家庭採購時也要多注意食材供應商是否有提供相關的檢驗證明,自家保存食物及用餐時,記得遵循「五要原則」,才能降...

    三秒定律真的有用?

    沒有用。 食物只要落地就有機會接觸到細菌,如果食物本身很乾燥,不濕潤,或許能減少一些接觸病菌的機會,但仍有風險,不可不慎,建議不要遵循「三秒定律」!

    掉下去的食物加熱就沒事了?

    還是會有事。 加熱可以減少細菌的活性,但無法避免沾染到的其他髒污,建議食物落地就不要吃了。

    喝優酪乳可以解毒嗎?

    無法。 預防食物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避開中毒的因素,益生菌沒辦法避免壞菌及其他毒素進入體內。 延伸閱讀: 1.【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挑選益生菌的5大觀念及17款品牌比較表 2.【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家長必看2023兒童益生菌品牌比較表及 4 大挑選關鍵

    • 拉肚子想吐=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定義解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防治食物中毒專區的資料,單一「食品中毒案件」指2人或2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症狀,但若為以下情況,也可視為食品中毒案件:
    • 食物中毒分5種。依據中毒原因,食物中毒可分為以下5種:
    • 食物中毒7大原因。食品烹調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食物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水源被污染。誤食含有天然毒素之食物。
    • 食物中毒常見病徵及症狀:拉肚子、想吐。食物中毒的症狀嚴重度,主要視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中毒原因及毒素的攝取量而定;若個人抵抗差,症狀可能就比較嚴重;症狀通常會在進食後1~36小時出現,其中以嘔吐與腹瀉最常見。
  5. 2021年11月27日 · 食物中毒最常見症狀. 食物中毒的症狀可能從輕度到非常嚴重,依據吞下不同的細菌,症狀可能有所不同,一般食物中毒的最常見症狀是:胃部不適、 胃痙攣 、噁心、嘔吐、腹瀉、發熱。. 吃下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料後,可能會數小時或數天才會出現食物中毒的 ...

  6. 2022年7月2日 · 食物中毒是指吃下含致病菌的污染食物,或是含有毒素、化學物質的動植物後,所產生的任何疾病,常見症狀包括: 噁心、嘔吐. 腹痛、腹瀉. 頭暈、發燒. 四肢無力. 近五年食物中毒的常見致病原.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的統計資料,近五年 (2017 – 2021) 有通報之食物中毒案例中,平均人數為5705人,且季節更替時常是感染高峰,致病物質以諾羅病毒、仙人掌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佔比較高。 註:若由 不同細菌或病毒共同引起,則患者數重複計算。 八種常見致病原的特徵. 諾羅病毒. 近五年諾羅病毒所造成的食物中毒,每年幾乎都有上千例,其潛伏期約在24-48小時,傳染方式包括: 糞口途徑. 人與人直接接觸.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根據統計資料,其傳染高峰為11月至隔年3月。

  1. 相關搜尋

    食物中毒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