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1日 · 選舉委員會分組界別選舉結果揭盅,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各建制政黨順理成章佔一大席位,當中民建聯成為選委會最大戶,共有150多席,其次是工聯

  2. 2021年8月13日 · 對比兩屆選委會候選人填報或已知的政治聯繫,立法會最大黨民建聯參選人數,由上屆96人微跌至90人,包括循第五界別「全國性團體香港代表」參選的青年民建聯主席施永泰、林琳;參選「基層社團」的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前立法會議員陳鑑林等。 一直屈居「老二」的工聯會,在今屆選舉會勢力急漲,至少派出82人參選,與民建聯的差距收窄。 工聯會票倉在勞工,至少50人循此界別參選,在港九、新界分委會界別亦至少有11人出戰。 值得注意的是,民建聯與工聯會本身份屬友好,不乏成員擁有「雙牌頭」,例如報名選「新界分區委員會」的北區區議員温和達;參選第五界別「全國性團體」的陳穎欣。

  3. 2021年12月20日 · 透過今次選委會界別選舉,分別於華潤、中銀、交通銀行和中國太平保險幾大集團旗下的李浩然、簡慧敏、譚岳衡、陳沛良,一齊殺入議會,令國企、央企和中資機構的議席數量翻上一番。 + 1. 贏家三:傳統建制派組織大舉進駐議事堂. 非政團的傳統建制派組織向來是直選票倉、動員機器,但在立法會內能擁一席之地的,就只有鄉議局、中總、廠商會和中華出入口商會,而來屆的陣容則壯大得多。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榮、教聯會副主席鄧飛、香港青年聯會主席梁毓偉、香港青年聯會前主席吳傑莊,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月明、以及身兼香港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會長的陳仲尼,進駐議會後令傳統建制派組織分佔更大版圖。 贏家四:智庫、學者成議會新貴.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9月19日 · 選舉委員會選舉今(19日)舉行,撇除當然議席及已自動當選的界別分組後,今屆選委會共有13個別的選民需要投票選舉,當中涉及4,889名選民,扣除人

  6. 2023年12月11日 · 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結果率先出爐,民建聯共取得68席,當選率87%;工聯會9席,當選率近43%;新民黨10席,當選率83%;經民聯8席,當選率80%;自由黨2席,當選率近67%、勞聯1席,當選率50%,落敗的是出戰元朗地區委員會界別的勞聯副主席譚金蓮。

  7. 2021年8月3日 · 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9月舉行,提名期本周五(6日)展開。 修改選舉制度後,泛民參意甚低,預料過往佔優的第二界別如法律界、教育界等,今屆將成

  8. 2021年9月20日 · 選委會選舉結果揭盅投票率百份百的法律界,由全國政協前常委劉漢銓牽頭的15人名單全數當選,包括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梁定邦等人,律師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