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金融投資行業 相關

    廣告
  2. See Anyone's Net Worth & Public Assets. Type Any Name & Search Now!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5日 · 香港是全球最活躍及流動性最高的證券市場之一,對資金流動不設限制,也沒有資本增值稅或股息稅。 截至2023年9月底,以市值計算,香港是亞洲第四大及全球第七大證券市場。 同期,共有2,603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總市值約41,000億美元。 香港是全球最活躍的首次公開招股 (IPO)市場之一,2022年共有90宗首次公開招股,集資總額達1,046億港元。 香港建立了在內地以外最大的人民幣資金池。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 2023年1-6月,香港處理全球73%的離岸人民幣支付量。 業界數據. 銀行業. 資料來源: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政府統計處. 基金管理業務分類. 資料來源: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券業. 股票市場表現.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金融產業是什麼?
    • 金融產業有哪些類型?
    • 投資金融產業好嗎?有什麼優勢與風險
    • 金融產業的長期走勢表現如何?
    • 金融產業etf該怎麼買?
    • 快速重點整理:金融產業需要注意什麼?
    • 市場先生觀點:金融業值得投資嗎?

    金融產業(英文:Financials)泛指一切提供金融服務的行業,常見的行業像是銀行、保險、有價證券、資產管理等,服務對象則包含商業客戶與一般消費者客戶。 1. 銀行:包含區域銀行和多元化銀行,業務主要來自傳統銀行業務,包括零售銀行及中小企業貸款等,也提供和抵押貸款相關服務的金融機構。 2. 保險:包含人壽及健康保險公司、財產和意外保險公司、再保公司、保險經紀人等。 3. 有價證券:包含券商、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等 4. 資產管理:包含基金公司、投信等,甚至某些專為高資產人士服務的家族辦公室也是其中一員。 金融產業至今已經與整個「經濟體系」的運作密不可分,上到政府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下到民眾的一般生活與企業的商業行為,全都仰賴金融產業作為中介機構才能夠運作下去。 在2008年金融風暴的事...

    金融產業(英文:Financials)在GICS、ICB全球行業分類標準中劃分為一種主要行業板塊,底下又劃分3大行業組,6大行業及18個子行業。 以市值來說,最大的前三個行業分別是:銀行、資本市場、保險。

    金融股優勢

    相較於其他產業,金融業所擁有的優勢如下: 1. 受到政府高度監管: 大概很少有行業比金融業受到政府更嚴格的監管。 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法規對於金融業的要求愈來愈嚴格, 舉例來說,銀行都必須保持最低的資本水平,且大型機構必須接受壓力測試,以確保他們在極端的環境下也能生存。 因此,投資金融業遇到倒閉的風險相對其他產業低。 當然,很難倒閉並不等於值得投資,仍需一併考慮其他因素。 2. 業務內容較多元: 以銀行為例,它能夠從事的業務內容非常多元,包含存放款、保險、財富管理還有投資銀行業務等。 雖然商業銀行在經濟衰退時,獲利表現往往不佳,但投資銀行的表現往往會更好。 例如在2020年的第二季,也是新冠肺炎爆發後的第一個季度,投資銀行高盛在收入方面達到史上季度第二高。因此,有從事多種業務的金融公司風險會更低。

    金融股風險

    金融股看似比其它股票安全,所以很多人喜歡存金融股。然而,投資金融股的風險也是不可忽視的。 1. 銀行受景氣循環影響大: 銀行是一個對景氣非常敏感的行業,當經濟衰退的時候,消費者及公司借錢來消費及投資的意願降低,而主要靠放款獲利的銀行業績也會大幅衰退。 此外,如果景氣不好,消費者或公司無法償還債務,也會導致銀行信用風險大增,這些呆帳虧損由銀行承擔。 除此之外,萬一遇到金融危機或是重大事件時,因為金融體系產生系統性風險,金融股常會出現急劇下滑的狀況。 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時,花旗銀行的股價從55美元暴跌至1美元。 2. 銀行有較高的利率風險: 銀行的收入來源雖然很多,但利息收入是多數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 當市場利率下降時,銀行的存放款利差會變小,銀行的獲利也會跟著下降,如果銀行的利息收入佔比愈高,承受的利率風險就愈高。 3. 保險業有較大的投資及匯損風險: 保險業因為擁有龐大的保費資金,投資收入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通常投資標的會佈及全球,因此保險業承擔了較大的投資及匯損風險。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股市好的時候,通常保險業的獲利表現會不錯,但是股市差的時候,保險業甚至會出現投資虧...

    觀察金融業的長期走勢,我們可以用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金融ETF:XLF來跟大盤SPY做比較。 從下圖可以看出,XLF(紅線)在2008年金融海嘯以前,績效是優於SPY(藍線)的, 但是2008年XLF遭受了很嚴重的打擊,最大跌幅高達78.68%,遠比大盤的50.8%跌得更多,之後雖然也跟大盤一樣快速反彈,但整體複合年化報酬率遠不如大盤。 想了結解完整的XLF分析,可閱讀:XLF值得投資嗎?市場先生完整評價XLF

    要投資金融產業,可以透過買個股,也可以透過ETF投資整個行業。 要查詢金融產業的ETF有哪些,可以透過ETF Database網站查詢, 以下提供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前五檔供參考。 目前購買美股股票與美股ETF有2個管道,分別是國內券商與海外券商, 之前都有分享過,券商的教學文章如下: 1. 國內券商複委託:如何用複委託買進美股ETF? 2. 海外券商比較:美股ETF怎麼買?知名美股券商與複委託比較

    金融產業就是為民眾提供各種金融服務的行業,包括銀行、保險、資產管理、證券商、交易所等。
    金融產業的基本特性是:本質近似服務業,用客戶的錢來賺錢、高度槓桿、受景氣循環影響以及對利率/匯率敏感。
    金融產業的優勢在於受到政府高度監管以及業務內容多元。
    金融產業的風險則是景氣循環影響大、利率/匯率風險、突發事件風險、業內高度競爭及法規風險。

    金融業的經營本質,其實也是相當單純,賺利差、賺手續費、賺管理費,如此而已。本身受到法規與監管、特許限制,都是在確保它有極高的生存性。 不過金融業一個很大的風險來自於它是一個高度槓桿經營的產業,無論銀行、壽險、資產管理,很大程度使用的都不是自有的資金, 槓桿是兩面刃,能創造更大的利益,也放大了犯錯的傷害。 之所以金融海嘯讓人對金融業產生疑慮,很大程度就是業者選擇追逐利益,讓高槓桿本身放大了許多風險。 高槓桿屬於行業特性,我認為這是難以消除的風險,容易受黑天鵝事件影響, 因此投資人如果投資金融業,最多配置一部分比例,並不建議重壓。 此外我認為如果想投資金融產業,選擇規模大、作風保守的業者,是避免高度槓桿帶來傷害的一個原則。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囉。 更多投資入門學習: 1. 我的投資書單分享 ...

  2. 剖析台灣的金融產業體系雖目前本土並無如外商大型規模的投資銀行然而有許多金控集團銀行及券商皆發展同投資銀行的業務包括財富管理證券承銷與經紀等。 如台灣金融業者有意跳脫單純「通路商」的角色,轉型成為具「投資銀行」能量的機構,建議應前瞻思考、超前部署,投身於轉型行列。 全球投資銀行的產業趨勢: 市場民主化. 相關法規改變. 科技進步與自動化趨勢. 價值鏈開始分解及重組. 消費者成熟度提高. 需求曲線改變. 投資銀行的轉型重點: 功能角色的轉型:從全方位的服務型態,重新定位為專精前台作業的「客戶獲取者」以及專注於中台作業的「交易操作者」,將資源集中於投資價值最高的活動和客戶上。 相連服務流程模型:運用「相連服務流程模型」來重新設計提供的服務內容。

  3. 金融機構運用投融資力量引導企業邁向綠色轉型於整體社會淨零轉型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金融業的綠色金融服務應會持續積極發展同時由大型金控組成的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將持續作為國內推動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推手在綠色採購資訊揭露投融資與議合協助與推廣及國際接軌等五大議題將採取更積極作為。 依據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與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發布「2023年台灣永續金融大調查」,結果顯示多數金融業者支持並認同永續金融在各面向的重要性與發展性,尤其針對未來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別於2020年以公司治理或財務為導向,2023年多數金融機構預測系統性、無國界的環境因素,例如氣候變遷,將成為最重要的決策因素。

  4. 金融服務業是一個高增值產業,每名香港金融服務從業員於2020 年的平均增加價值高達218 萬港元,遠高於另外3個主要支柱行業( 即貿易及物流業的從業員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業,以及旅遊業) 的相應數字。 就業人口方面,統計處數字顯示金融服務業就業人口於2022年第二季達26.7 萬人, 佔全港就業人口7.5%。 可是,數字按年其實明顯下跌18 700 人(6.6%),行業人力需求轉弱及人才可能流失引起論者擔憂。 金融服務業蓬勃發展,固然能夠帶動行業內的活動和就業,以及支援本港實體經濟。 對香港而言,金融服務業表現更對本港的策略地位有重要作用。

  5. 2023年11月30日 · 金融保險業則因金融商品操作得宜帶動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展望2024年投資策略又該如何因時制宜呢? 《遠見持續邀請金控銀行投信投顧證券與期貨商等業者填答2024投資趨勢大調查問卷本次擴大對象至票券金融信用卡支付業者以期提供更全面的市場瞭望。 本次回卷機構再創歷年新高,共95家,綜合機構專家看法,掃描2024景氣、產業、資產配置策略,以及第一手的獨家夯股名單。 今年陷入「保1」戰,明年會更好. 回顧《遠見》2023趨勢調查,高達八成三機構認為經濟會衰退,而主計總處、央行陸續調降數值,GDP陷入「保一」戰。 到了2024年,應會反轉為正,據主計總處預測,2024年GDP估計為3.32%。

  6. 3 天前 · 香港的經濟及金融數據. 更新日期:2024年5月27日. 此頁只會在新數據公布時才作出更新。 本頁所列載的數據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標準公告欄內所刊登數據資料相符。 如需查閱有關公告欄的詳盡解釋,以及中國香港所承諾遵守的數據公布標準,請選閱 數據標準公告欄的網頁 。 實質經濟類別. 除特別聲明外,所有數據皆沒有經季節性調整。 附註: n.a. 數字不詳. n.y.a. 數字尚未發佈. - 不適用. 1. 首次發布的數字稱為預先估計數字。 預先估計數字包括本地生產總值及其主要支出組成部分的實質增長。 當獲得更多數據後,預先估計數字會變成修訂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