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1日 · 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續作供陳供稱她對一人一信救香港活動並不認同認為黎以蘋果名義發起活動並不恰當惟黎當時堅持原有做法認為活動是希望事件得到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關注及阻止港區國安法生效。 陳又指,事後曾通知黎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等人反對活動,惟黎的態度似乎顯示他身邊雖然有其他人同樣反對活動,但黎仍繼續做。 最新影片推介. 童學園. 校長專訪︱瑪利曼中學史上首位男校長 陳永強:不必規限讀神科鼓勵學生自由選擇跑道. 案件今踏入第30天審訊,第二位從犯證人、前《蘋果》副社長陳沛敏踏入第9天作供,控方續由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負責主問。 控方展示一段由被告黎智英傳送的WhatsApp 訊息,「偉光,寫英文文章寫得好還有劉慧卿,請邀她寫。 謝謝。 黎」。

  2. 2024年2月7日 · 案件今踏入第25天審訊第二位從犯證人蘋果副社長陳沛敏踏入第4天作供由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代表控方續負責主問控方展示2019年7月29日的蘋果頭版報道警亂槍掃射平民」,再問及為何其中一條標題稱示威者使用生雞蛋但照片卻顯示示威者用起火手推車推向警方陳供稱她在出版前一天休息未有參與討論。 控方問及陳一般在「飯盒會」時會討論何事,陳供稱黎一般會定下主題,邀請相關部門同事,若與紙媒有關,陳亦會參與,其間陳會提及近來的工作情況,黎會講及對時局看法。 控方續問及「飯盒會」會討論甚麼主題,陳指,例如會討論如何報紙雜誌化,電腦部引入新系統等。 控方引述陳早前證供,指黎會講述對時局看法及提供建議。 陳指,黎會要求反修例運動的新聞要「做得好」,並關注警暴新聞,提醒要做得深入。

  3. 2024年2月27日 · 案件今踏入第33天審訊第二位從犯證人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第12天作供控方續由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負責主問陳沛敏今續作供。 資料圖片. 陳供稱於2021年6月17日被捕,她獲准保釋後便向公司請辭,但當時公司很亂,並於6月25日辭去董事一職。 控方問及為何在2021年6月24日,發行共100萬份最後一期《蘋果》。 陳指,當時發行部同事指這是最後一份《蘋果》,坊間會很多人買,有資深同事亦提議印刷100萬份,發行部同事亦覺得能夠做得到。 法官問及陳有否批准發行,陳則「可以咁講,當時我身份有啲尷尬」,因為她已經辭職,只是回公司收拾東西,當時有同事提議印刷100萬份時,陳回應「OK呀,幾好呀,100萬份呀」。

  4. 2024年2月5日 · 案件今踏入第23天審訊第二位從犯證人蘋果副社長陳沛敏踏入第2天作供由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代表控方負責主問。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 (資料圖片) 控方引述一則由被告黎智英傳送予陳的WhatsApp 訊息,內容提及「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 陳供稱,當時黎應該是指羅傑斯與一些國會成員成立「香港監察」,而「香港監察」亦會就香港的自由及人權發表意見,以及批評中國政府。 陳指,羅傑斯亦會傳送「香港監察」的新聞稿給她,並於2019年起開始變得頻密。 陳指,《蘋果》亦曾就羅傑斯被拒入境,以及「香港監察」的成立作出報道。 陳續指,黎曾就一段美國總領事的演說,要求《蘋果》「做大佢」,惟《蘋果》早前已曾就此報道。

  5. 2024年2月9日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違港區國安法》,黎及蘋果日報》(下稱蘋果》) 3間公司否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等共3罪案件今9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續審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續作供控方在

  6. 2024年2月26日 · 案件今踏入第32天審訊第二位從犯證人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第11天作供控方續由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負責主問。 控方引述《蘋果》2020年8月13日報道,題為「黎智英羈留室感悟 『坐監都揀呢條路』」,當中黎稱一切繼續」、「《蘋果一定撐落去」。 陳確認黎於8月被捕,又指沒有印象黎曾於8月至12月提及改變《蘋果》的角度。 控方又問及《蘋果》紙本報紙會否跟隨黎的觀點,陳供稱會,因為黎是老闆,而且黎的作風較強勢,亦會堅持自己做法。 控方再問及陳當時是否同意黎的政治觀點。 陳指,她會認同黎的一些宏觀及基本的價值觀,如民主、自由,至於具體地用甚麼方法及路線實踐,陳則不會每次都認同。

  7. 2024年2月20日 · 案件今踏入第29天審訊第二位從犯證人蘋果副社長陳沛敏踏入第8天作供控方續由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負責主問控方續引述被告黎智英開設的WhatsApp 群組「English News」提問,控方問及當時由誰負責揀選文章。 陳供稱,當時由《蘋果》前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按黎的原則揀選,揀選原則包括注重中國新聞及國際社會關心的議題,至於中國新聞的角度則是帶有批判性。 控方又指出,訊息內多次提及「國際線」一詞,這是否已在《蘋果》內得到普遍共識。 陳指,她明白當中意思,但不會使用。 被問及《蘋果》有否參與「國際線」時,陳供稱,她不會使用「參與」一詞,陳認為當時《蘋果》的態度是支持及諒解示威者處境,亦支持或認同示威者的訴求,因為示威者的部分訴求,如普選,都符合黎對民主的追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