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根據課稅年度內的實際利潤而徵收

      • 利得稅是根據課稅年度內的實際利潤而徵收。 由於每年的利潤要到該年度完結之後才能確定,因此稅務局會在該年度完結前徵收暫繳稅,當該年度的利潤在下一年評定後,已繳付的暫繳稅款會用來支付該年度應繳付的利得稅。
      www.clic.org.hk/zh/topics/taxation/profits_tax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利得税税率. 暫繳利得税. 反避税的條文. 雙重徵税寬免. 事先裁定. 不經法院的公司合併. 相關資料. 地域來源徵税原則簡介. 關於要員保險的常見問題. 來自保險業務類別「 G 」及「 H 」的收入. 對界定利益退休計劃的税務處理. 查詢. 課税範圍. 任何人士,包括法團、合夥業務、受託人或團體,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而從該行業、專業或業務獲得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應評税利潤(售賣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除外),均須納税。 徵税對象並無居港人士或非居港人士的分別。 因此,居港人士得自海外的利潤可毋須在香港納税;反過來說,非居港人士如賺取於香港產生的利潤,則須納税。 至於業務是否在香港經營及利潤是否得自香港的問題,主要是根據事實而定,但所採用的原則可參考在香港法庭及英國樞密院判決的税務案件。

  3. 利得稅 (英語: Profits tax )是 直接稅 中的 入息稅 。 香港. 按《 香港法例 》第112章,《 稅務條例 》第14條,任何人士在香港經營活動(包括行業、專業或業務),以每個 課稅年度 計算,從該活動中,產生或得自香港的 應評稅利潤 ,減去可扣減支出,所得的凈額,用香港利得稅 標準稅率 計算,每年必須向 香港稅務局 報稅,及每年交付香港利得稅。 除非法例另有指定(例如第5條 物業稅 ,第8條 薪俸稅 或者第88條 慈善機構 等的條例)之外,利得稅 課稅對象 不單是 公司 ,也包括 自然人 的 獨資經營 、 合夥經營 、其他 法人 或者 社會團體 等,只要是任何人士經營活動合符《稅務條例》第14條的規定,都是利得稅納稅人。

  4. 3 天前 · 適用於法團的税率. (1) 2023/24年度利得税税款的100%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3,000元為上限。. (2) 2022/23年度利得税税款的100%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6,000元為上限。. (3) 2021/22年度利得税税款的100%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10,000元為上限。. (4) 2020/21年度利得税税款的100%可獲 ...

  5. 3 天前 · 应评税利润中超过$2,000,000的部分 – 16.5%. (注) (1) 2023/24年度利得税税款的100%可获宽减每宗个案以3,000元为上限。. (2) 2022/23年度利得税税款的100%可获宽减每宗个案以6,000元为上限。. (3) 2021/22年度利得税税款的100%可获宽减每宗个案以10,000元为上限 ...

  6. 利得稅須知. 簡單來說如你在本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所得的利潤均須納稅。. 你可瀏覽此網頁知道更多關於利得稅的資料包括課稅範圍豁免及可扣除的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