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該局在報告中稱,發現三條「中強地震」構造背景的地震斷裂帶,其中一條蓮塘斷裂帶更伸延至香港。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指,蓮塘斷裂帶地震周期長,難以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強度,但本港過往發生的地震都是一、二級的「小兒科」,市民毋須對這地震斷裂帶「南下」過份擔心。 蓮塘斷裂帶由福田南一帶起向西南延伸,經過鹽田坳、西坑、高坳東、田螺坑、求水嶺、蓮塘、西嶺下村、羅芳村後,進入香港深圳河一帶地區,包括打鼓嶺、文錦渡,落馬洲。
      blog.stheadline.com/article/detail/274114/深圳地震帶伸延至港-港大教授-毋須過份擔心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主要訊息: 香港的地震活動屬於低至中度香港本土或離岸地區均沒有明顯的近代斷層活動跡象。 (iii) 香港的人造斜坡、擋土牆和填海區因地震而受到嚴重破壞的可能性不大。 (iv) 與降雨相比,地震造成香港天然山坡崩塌的風險相對很低。 引言. 香港每年約有兩次有感地震。 為了評估這些地震的活動性,土力工程處曾進行多次有關香港地震危險的研究。 這些研究根據地震的震源距離、 震級和地震發生的頻率,對地面的震盪幅度作出評估,並採用概率分析法來計算不同地震震級的重現周期。 研究結果顯示,香港的地震活動可列為「低至中度」。 香港的地震危險遠低於日本、台灣和美國西部等位於地殼板塊邊緣附近、地震活動較活躍的區域。 然而,我們不能完全忽視本港的地震風險。 地震成因.

  3. 2020年1月5日 · 珠海香洲區海域今晨5日發生黎克特制3.5級地震毗鄰的香港亦發生模3.4地震多區市民通報有明顯震感有專家指出珠海及香港雖非位處地震活躍地帶但區內有珠江口濱海斷裂帶過去百年也曾發生過多次強度不高的地震

  4. 香港繁體. 工具. 1963–1998年全球地震震央分佈圖. 地震帶 是指 地震 集中發生及分佈的地方。 地球上主要有四處地震帶。 地震帶皆位於 板塊 交界處或者板塊內部的斷裂帶上。 四大地震帶 [ 編輯] 在 地球 上主要有四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 (Circum-Pacific seismic zone or Pacific Ring of Fire ) 全世界約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帶。 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世界總能量的80%,但其面積僅佔世界地震帶總面積的一半。

  5. 2024年3月12日 ·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楊宏峰相信大嶼山發生地震的周圍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殼斷裂帶」,其中一條非常明顯的斷裂帶是東北西南走向,「儘管尺度不是很大但一旦它們產生滑動的話就會產生一些小的地震

  6. 2024年1月6日 · 對於並非香港有感的地震一般而言每一個案只會有一個資訊內容包括地震發生的日期和時間香港時間)、地震震級震中位置的緯度和經度震中位置與參考城市的距離震中位置與香港的距離及震中位置的參考區域。 對於香港的有感地震個案,除了上述的資料外,亦會加入按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本地地震烈度。 地震資訊網內的資料會每分鐘自動更新一次。 用戶可隨意根據發震時間、地震震級或震中與香港的距離揀選及顯示所需地震資料,最長可選擇顯示過去30日的地震資料。 根據過去記錄,全球平均每年發生5.0級或以上及6.0級或以上地震的次數分別為2,000及200次。

  7. 根據土力工程處最新研究,烈度為V度(五度)或以上的復發週期約30至40年,烈度為VII度(七度)或以上的復發週期約500至600年。 香港有感地震數目的趨勢. 近年香港有感地震的數目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自1979年香港短週期地震記錄儀網絡投入運行以來,平均每年記錄大約兩次局部地震。 有關這些地震的列表,請訪問 1979年以來的本地有感地震 。 香港會發生大地震嗎.

  8. 2022年3月14日 · 地震報告. 現在可使用載有震中位置的KML檔案:. 下載顯示震中位置的KML檔案. (注意:需安裝支援KML數據格式的地理空間信息顯示軟件,詳見下述 「使用方法」 連結內容) 震中位置. 聲明. 地球物理及授時服務組網頁主目錄. 返回 地球物理及授時服務組網頁主目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