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2日 · 1886年馬勒離開布拉格來到萊比錫新國家歌劇院在此與年長的同事阿圖爾·尼基施發生了爭執矛盾主要關於二人在新推出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四聯劇中如何分工次年1月尼基施染病使馬勒有機會掌握全權

    • 包含萬事萬物之聲的交響作品
    •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V.S. 貝多芬與布拉姆斯
    • 馬勒的出身與工作
    • 優異的指揮能力.當代之最
    •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 三重無國籍的無奈
    • S2 Ep8|談馬勒與他的交響人生(下)

    如果我們進一步仔細探究馬勒的音樂,在十九世紀末的浪漫後期年代裡,他的音樂不但前無古人,更彷彿像是為了迎接下一次黎明前的破曉,如果這世間真有人能寫出宇宙運行的聲音,這位作曲家可能就是馬勒。 而研究馬勒的音樂,在現代,是一門顯學,更是一門從交響曲延伸至宇宙萬物之聲的音樂生命哲學 對於馬勒的音樂創作,理解與認識他的生平與生命歷程是必要的;許多出現在交響曲中的號角聲,以及是特定的音程與主題,甚至使用藝術歌曲做為創作靈感旋律來源,到獨特的生死哲學,都是我們認識這位晚了幾乎半世紀才被世界肯定的作曲家的重要線索。

    布拉姆斯第二號 第四樂章(34:45起)

    他似乎正在告訴大家:我的第一號,在精神上同樣延續自貝多芬的交響曲,以及他的當代前輩:布拉姆斯。 但明顯地,馬勒創作的交響曲的意圖與野心,似乎更加深而遠。 這段第一號交響曲開頭音樂,管弦樂團同時呈現的最高音與最低音域,就橫跨了整整七個八度!馬勒不但造就了非常寬闊的聲音,更具體展現出「交響曲必須包含整個世界,必須包含萬事萬物的聲音。」 在他的交響曲中,我們不但聽見世界萬物的聲音,更似乎也聽見他的兒時回憶:山區的牛鈴聲、軍樂隊鼓號樂器聲,都來是兒時成長的回憶。 而成長過程,家庭的不和睦,甚至雙親的爭執與弟妹的早夭,也讓他的音樂有時充滿不安與快樂並存的矛盾感; 往往在美妙的旋律出現後突然被洶湧而至的巨大聲響打斷,彷彿人生處在極樂階段時,卻時時警惕著即將來到的不安,甚至預感著自己將遭逢不幸或磨難。 這些典型「猶太人苦惱」的特質,也有些人說可能是馬勒個人的神經質。雖看似難以理解,但隨著現在對於馬勒的研究越來越豐富,我們越來越能感同身受,因為這些音樂中呈現的時時苦惱而煩憂、喜樂卻害怕失去一切的不安全感,都與他的生活、生命歷程有著深深的關聯。 根據馬勒妻子艾瑪(Alma Mahler, 1879...

    馬勒出生在猶太裔的家庭,他的家鄉在屬於是奧地利帝國的波希米亞東部今捷克境內;馬勒一家屬於一個不太受歡迎的的德語小社群,而且又是社群中不太受歡迎的猶太人。馬勒的雙親一共生育了14個孩子,馬勒排行第二,八個兄弟姊妹夭折,僅有4個存活,童年的家庭不安處境與兄弟姊妹的夭折,也間接影響了馬勒一直以來的無歸屬感。

    在眾多史料與評論裡,馬勒的指揮能力傑出,能夠準確理解樂曲,即使因為大量排練總讓樂團團員抱怨,但他帶領樂團成員,總能演奏詮釋出讓觀眾讚賞無比的音樂會。 當代的偉大指揮家漢斯.馮.畢羅(Hans von Bülow, 1830-1894)與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都曾經表達過非常讚賞馬勒的指揮才能;尤其馬勒後來能夠順利接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職務,布拉姆斯的強有力的背書推薦,更是馬勒成為接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的關鍵因素。 馬勒擅長研究總譜,理解作曲家的想法。在馬勒活躍的年代,他指揮歌劇與管弦樂時活靈活現的神韻與豐富的肢體動作,更被許多畫家捕捉、躍然紙上。可惜的是,那是一個還沒有錄影影像紀錄的年代,我們無法從紀錄片裡真正看到馬勒最受當時人們喜愛指揮百...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延伸閱讀

    必先逝去.而後復活

    速度同諧謔曲(In the tempo of the scherzo) 「再次地,我們又要面對可怕的問題了,氣氛和第三樂章結束時一樣。可以聽到呼喊者的聲音。所有生存之物的末日已經到來,最後的審判即將到來,恐怖之日已降臨到我們身上。大地顫抖,墳墓裂開,死者復活而無休止地前進。這個地球的萬物生靈,無分大小,國王和乞丐,正義之士和無神論者都在向前進。祈求憐憫和寬恕的呼聲環繞耳際,聽起來很可怖。哀號逐漸變得更加可怕。我們的感官拋棄了我們,隨著永恆審判者的靠近,所有意識都消失無蹤。最後的終局響起了天啟的號角。在接下來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靜中,我們幾乎無法辨認出一隻遙遠的夜鶯,這是塵世生活的最後顫抖的迴音響響。接著,我們聽見聖徒和天上合唱的輕柔聲音唱出:『復活,是的,你將復活!』然後神在他所有的榮耀中出現。接著一道奇妙的光芒直向我們的心射來。一切都是平靜而幸福的。我們將見證:沒有審判,沒有罪人,亦無正義之人,不分巨大與微小;沒有懲罰,也沒有獎勵。一種無與倫比之愛,讓我們充滿了幸福的感知,也照亮了我們的存在。” ——古斯塔夫·馬勒 Once more we must confront terrif...

    即使功成名就,但因猶太身份處處遭受刁難而必須傾盡畢生之力與之拼搏才能在這世間謀得容身之地的絕望,讓馬勒曾說出:「我最大的敵人,是我的猶太身份」,也曾留下「三重無國籍」的感嘆,他說:「我是一個三重無國籍的人,奧地利人說我出生在波希米亞,德國人認為我是奧地利人,而世界上的其他人,則認定我是猶太人。不管哪一個地方,都勉強地收容了我,可是卻沒有一個地方真正歡迎我…我是一個三重無國籍的流浪者…」 馬勒的名言「我的時代終將來臨!」,出自1902年2月16日,寫給妻子艾瑪的信中。馬勒寫道:「他(理查·史特勞斯)的時代結束後,我的時代才會來臨。我多麼希望能夠親眼見到這一刻,並且有妳在我身旁陪伴!」 馬勒是對的,只是他的時代要再等五十年之後,才真正降臨。 在他逝世一百多年之後的現在,馬勒狂熱現象已成顯學,全球...

    【附錄】馬勒全部作品與創作時間

    來源:馬勒基金會(Mahler Foundation)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2. 古斯塔夫·馬勒的作品一直承受著越發嚴厲的反猶太攻擊直到1907年幾乎已是忍無可忍同年接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職務1908年也指揮了一季卻因為大都會轉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職隔年又回到紐約擔任新成立的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指揮大約此時他完成大地之歌與最後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號交響曲。 縱然第四號交響曲曾獲得些許好評,一直到1910年第八交響曲首演,馬勒才真正在音樂上得到肯定,他的音樂漸漸被接受、喜愛、推崇。 之後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開演出。 1911年2月最後一次前往美國,此時馬勒的病況嚴重,在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維也納。 1911年5月18日,馬勒因鏈球菌感染病逝於奧匈帝國內的維也納,留下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 死後葬於維也納格林清墓園。 二、成就卓著.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1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百年紀念」:古斯塔夫·馬勒逝世一百週年。儘管在這一年我們也迎來了李斯特誕辰兩百週年,但是這位 ...

  5. 人物介紹. 生平. 古斯塔夫·馬勒 (德語: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傑出的 奧地利 作曲家及指揮家。 出生於 奧地利帝國 波希米亞的卡里什特(今屬捷克)的一個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家庭,童年即顯露音樂的天才,六歲參加鋼琴比賽,八歲已能為別的孩子教課,十五歲進維也納音樂院學習,後改學作曲及指揮。 1875年獲準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向茱里奧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學習鋼琴,隨後又到維也納大學修讀 布魯克納 講授的課程。 他第一次嘗試作曲,是為了參加一場歌劇比賽而寫下悲嘆之歌(後來馬勒把這部作品改為合唱曲)。 不過他並未成功,於是把注意力轉向指揮。

  6. 古斯塔夫·馬勒 (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出生於 波希米亞 的卡里什特畢業於 維也納音樂學院 ,傑出的 奧地利 作曲家及指揮家。. 1885在萊比錫指揮 孟德爾頌 的清唱劇《 聖·保羅 》獲得巨大的成功後被聘為布拉格歌劇院指揮。. 還曾在 ...

  7. 馬勒怎不驕傲地說自已是捷克人答案很簡單因為馬勒逝世於 1911 那時還沒有捷克這個國家呢雖然馬勒曾在布拉格工作過舉世聞名的捷克愛樂管弦樂團也留有大量馬勒錄音但捷克人似乎迄今仍覺得馬勒比較像是維也納人而非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