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作曲家、小提琴家

      • 作曲家、小提琴家。 廣東海豐人。 民國12年留學法國,先後就讀於Nancy音樂院、巴黎音樂院。 民國18年學成歸國,在廣東戲劇研究所附屬管絃樂團擔任指揮,並且在上海、南京、廣州等地舉行小提琴獨奏會。
      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0162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馬思聰 (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東 海豐 人, 作曲家 、 小提琴家 與音樂教育家。. 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 [1] 。. 他於1937年創作的《 思鄉曲 》,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的 音樂 經典之一。. 馬思聰早年曾赴 法國 巴黎 求學,並在 ...

  3. 馬思聰 (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 , 小提琴家 、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廣東 海豐 人。. [1] 是中國第一代 小提琴 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在中國近現代 音樂史 上佔有重要地位。.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先後擔任台灣 交響樂團 指揮、廣州 藝術音樂 系主任、上海 ...

  4. 马思聪 (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 海丰 人, 作曲家 、 小提琴家 与音乐教育家。 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 [1] 。 他于1937年创作的《 思乡曲 》,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的 音乐 经典之一。 马思聪早年曾赴 法国 巴黎 求学,并在后来考入了法国的 巴黎音乐学院 ,主修小提琴。 1932年初,马思聪由法国回到中国,并在同一年与 王慕理 结婚。 此后陆续创作了《摇篮曲》《绥远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多部著名音乐作品。 1949年12月,马思聪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 任命为 中央音乐学院 的首任院长。 1966年6月,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马思聪遭到了批斗。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马思聪馬思聰 - Wikiwand

    馬思聰 (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東 海豐 人, 作曲家 、 小提琴家 與音樂教育家。. 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 [1] 。. 他於1937年創作的《 思鄉曲 》,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的 音樂 經典之一。.

  6. 2022年8月7日 · (網路圖片) 文/李天明. 思聰是中國20世紀30年代揚名中外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小提琴曲《內蒙組曲》是馬思聰的成名之作,作於1937年,其中的《思鄉曲》和《塞外舞曲》是飲譽中外的優秀中國小提琴代表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927年,馬思聰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成為第一個考入這所高等學府的亞洲人。 他曾被譽為「音樂神童」,是中國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 1932年,創辦私立廣州音樂院,後在中央大學、中山大學等校任教,為音樂教育作出過巨大貢獻。 1949年,馬思聰滿懷著對祖國、中華民族的熱愛、希望和夢想,與柳亞子、馬寅初等100多位知名愛國人士一道,被中共的欺世謊言騙回了中國大陸。 1950年,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培養出了林耀基、盛中國等著名小提琴家。

  7. 2020年8月20日 · 不死的流亡文學/榮歸故里的流亡音樂家—馬思聰 - RTI 洞察中國. 2020-08-20 12:00. 1968年包括蔣中正、蔣經國在內的台灣政要會見馬思聰夫婦。 (翻拍《馬思聰全集·第七卷》) (一)馬思聰與傅聰—「他的成功主要由於社會制度的不同」 2014年11月,鋼琴少年雪洋和他的父母帶我去台灣國家音樂聽參加了傅聰先生八十壽誕特別音樂會。 我這個只識簡譜、在「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成長下的「紅小兵」,九十年代在日本同學家才初次見到龐然大物的三角鋼琴,方知原來簡譜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日本雖然在明治到昭和前期實驗過簡譜,但由於簡譜不適合多聲部與和聲音樂,早就不使用了。 我懵了,被 「文化休克」一擊後腦。 「音盲」的我被雪洋的父母安排在最佳座位。

  8. 2020年8月20日 · [①] 1955年春,波蘭首都華沙舉行的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大會上,有來自33個國家的130多名鋼琴家參加。 擔任大會評委的著名音樂家馬思聰高度評價了時年21歲的傅聰,傅聰獲得比賽的三等獎,蕭邦的《瑪祖卡舞曲》演奏最佳獎,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的青年鋼琴家。 但馬思聰沒有忘記自己代表「新中國」發聲的使命,將傅聰的優秀成績歸結於「主要由於社會制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