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3日 · 香港導演羅啟銳離世羅啟銳憑經典作之一歲月神偷》,於2010年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編劇,《歲月神偷亦贏得第60屆柏林電影節水晶熊獎新世代最佳影片香港電影資料館於2021年5月曾辦歲月神偷映後談羅啟銳在會上憶述他製作歲月神偷的點滴他說: 「在幻變的生命裏時間才是最大的小偷」,是他對人生的想法 【影片連結】 。 相關報道:香港導演羅啟銳心臟不適突離世 田啟文證實死訊. 《歲月神偷》帶出60年代童年喜悅悲哀. 羅啟銳:「剪這部戲時,(《歲月神偷》監製)張婉婷有時會同我講,『喂,你(羅啟銳)不要哭了,你繼續剪片先啦』。 可能太多回憶,我對於自己的童年、尤其時60年代的童年,充滿懷念、喜悅,還有些悲哀。 這些感覺我在戲中很放肆地、沒怎麼保留地全寫了出來。

  2. 2020年12月23日 · 政府宣稱強積金(第二支柱)是專為退休生活而設的長期儲蓄計劃,是透過不斷滾存增值的長線投資。 但過去20年全球金融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結果只是令依靠私人市場投資的強積金計劃的表現大起大落。 許正宇在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現時400多萬名計劃成員所持有的強積金帳戶中,累算權益在1萬元以下的佔約36%,「多於1萬元」至5萬元則佔26%,「多於5萬元」至10萬元佔12%,平均累算權益約為25萬元,強積金計劃過去20年滾存增值的成績,實在令人慘不忍睹! 事實上,現時超過100多萬名得不到強積金保障的家庭主婦、傷病人士及零散低薪工友,退休生活毫無保障,如果政府一直拒絕設立屬第一支柱的全民退休保障,長者不是跌入「貧窮網」,就只能成為「長貧工」,令結構性老年貧窮問題愈陷愈深,最終都是由全港納稅人埋單。

  3. 2024年4月14日 · 《巨流河》是一個世紀的大敘事,作者個人經歷了抗戰、流徙、求學、遷台,而個人的體驗反映了千萬人家的歷史傷痕,以至身處艱難氣若虹的不屈精神。 書中當然也不乏獨特的人生經歷最感人的重心所在就是齊邦媛回憶民國歲月尤其是張大飛家破人亡的故事。 她把這個人物寫活了。 張大飛的父親在滿洲國成立之初,原是瀋陽警察局局長,因為接濟而且私自放走不少地下抗日工作者,被日本人在廣場澆油漆燒死。 張家四散流亡,失去了父親的張乃昌,改名為張大非,在教會中學裏,他成為了基督徒。 全面抗戰後,齊邦媛隨學校一路由南京逃難到漢口,又從漢口逃到湘鄉,最終抵達陪都重慶。

  4. 2024年3月8日 · 【明報文章】在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中,有一個常見的說法是,父母或準父母移民到英美加澳紐等國家,是為了子女的未來着想。這說法往往建基於我們這一代對我城的現在及未來的評估,也表現出對這些西方國家的期盼或想像。但實際上,在這些國家成長的第二代移民的生活體驗是怎樣的呢?

  5. 2021年5月29日 · 【明報專訊】前年10月1日「沒有國慶 只有國殤」遊行案,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和民陣陳皓桓等10人,早前承認組織、參與和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3罪,案件昨在區域法院判刑。 法官胡雅文批評被告雖主張「和理非」遊行,但觀乎香港當時情况,有關說法只屬「天真和不切實際」,判處各人監禁14至18個月(表);從無刑事紀錄的陳皓桓被判囚18個月,只有單仲偕和蔡耀昌獲緩刑。 單仲偕在庭外形容,18和24個月量刑起點屬「創紀錄的刑期」,追求《基本法》賦予的表達自由卻要面對「史無前例」的嚴重後果,形容心情沉重(另稿)。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6. 2023年8月22日 · 統計處日前公布新一份人口推算數字,預期人口到2046年將增至819萬。本年中的最新人口數字,則由去年中約735萬,上升至今年中近750萬。數字出來後,有人以「出乎意料」形容:明明大家都說香港正經歷移民潮,為何短期內還會有人口增長?人口大致保持上升趨勢,是建基於未來不斷有大量人口移 ...

  7. 2024年3月19日 · 【明報文章】老友從大埔來探我,必往元朗某一投注站落注,他對該投注站特別有感情。想起1990年代,他在這投注站下注,那天他很不在意地說:「幫我睇吓,都係唔中㗎啦。」把彩票扔在我的枱面。「唔中咁搵我睇做乜。」我不屑一顧地把彩票交給鄰枱的同事,不一會那同事忽然大叫:「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