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麥文記60多年前由巷仔檔搬入佐敦白加士街地舖就一直經營至今從未搬遷而全香港以至全世界亦只有一間麥文記麥文記由麥民敬及其妻子麥孔笑荷一手創辦現時則由其第二代一手打理由巷仔擺檔至今時今日麥文記已打出明堂並累積了大量客源不少名人明星亦是其熟客。 麥心睿表示,過去母親一手打理時,已有不少粵語片明星前來光顧,時至今日,舖頭的客源包括該區的街坊、慕名而來的街客,甚至遠道而來的遊客,有些遊客更是依據旅遊書推介,來嚐嚐香港的地道風味。 小題﹕「靚」麵背後. 麥文記在1958年經營至今,見證着整個區的轉變。 現掌陀人麥心睿表示,過去佐敦一帶都是舊式唐樓,那時不少街坊拿着暖壺等來買麵,現時佐敦則商廈臨立,因此麥文記在午飯時亦變成不少寫字樓客「醫肚」的首選地點。

  3. 2018年6月8日 · 麥文記 源出廣州雲吞大王麥煥池在近百年前創立的池記一脈 1945 年起已經在佐敦一帶經營,從車仔檔起步至進駐白加士街現址。 突然回歸,對 Lesley 來說是一大挑戰,老店管理和運作方式老舊,充斥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各有既得利益,年輕一代要接手,花的心血不足為外人道。 「店裏共有十五、六位同事,老人家和年輕人都對我回來沒有太大信心,內部有很多要求和糾纏,原材料供應商和店中某些人又有利益關係。 要經過很長時間慢慢抽絲剝繭,將各種事情納回正軌。 煮麵師傅幾十年功力,技巧嫺熟。 (拍攝:陳志雄) 當年接掌,莫說交接或教導,各樣事情也要查根問柢,自己考究才知道,期間的辛苦,比她想像中要艱難得多。 不合的人事,她慢慢更替,對執掌老店多年的表哥,她卻是敬重和感恩的。

  4. www.mmk.hk › mobile › about麥文記麵家

    麥文記麵家由麥民敬先生及其夫人麥孔笑荷一手創辦自1945年起就在佐敦的寶靈街一帶街邊擺檔抱住的亦是平正為宗旨但是為要保持麵條的口感麥文記不會採用工場交來的生麵而是五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自行購買麵粉自家即制麵條所以當你一口一口地將麵條放入口中慢慢品嘗時你會清楚地品嘗出全蛋麵蝦籽麵的分別。 而麥文記每一粒的雲吞亦是因應銷量而即時以人手包裹,確保每一粒雲吞均保持新鮮、彈牙。 如此認真的雲吞麵出品,經過食客的不斷推介,『麥文記麵家』在1958年正式搬入現時的地舖,一直營業至今。 期間雖然主理人有所變改,但是麥文記仍然保持一貫對所有的出品的執着,再加上為配合食客的口味,加推出不同的款色,如日賣數百斤的南乳豬手,又或是經常都賣斷市的炸醬等等﹍﹍﹍.

  5. 2018年6月8日 · 麥文記 源自於廣州雲吞大王麥煥池在近百年前創立的池記一脈 1945 年起已經在香港佐敦一帶經營,從小攤子起步,到進駐白加士街現址。 突然回歸家族事業,對 Lesley 來說是一大挑戰,老店管理和運作方式老舊,充斥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各有既得利益,年輕一代要接手,花的心血,不足為外人道。 「店裡共有十五、六位同事,老人家和年輕人都對我回來沒有太大信心,內部有很多要求和糾纏,原材料供應商和店中某些人又有利益關係。 要經過很長時間慢慢抽絲剝繭,將各種事情納回正軌。 煮麵師傅幾十年功力,技巧嫺熟。 (拍攝:陳志雄) 當年接掌,莫說交接或教導,各樣事情也要追根究底,自己考究才知道,期間的辛苦,比她想像中要艱難得多。 不合的人事,她慢慢更替,對執掌老店多年的表哥,她卻是敬重和感恩的。

  6. 2021年10月13日 · 麥文記由麥民敬及其妻子麥孔笑荷創辦現時則由其第二代麥心睿一手打理套她所言:「別人的毁謗不放心頭母親教落要積口德各有各做麥文記開業60年 大老倌常光顧. 麥文記經營大半世紀,已踏遍風浪。 麥心睿表示:「60年代尾父親突然去世,只靠學歷只有小學程度的母親一手經營,可以想像一個女流之輩,得要辛苦拼搏,所幸舖有表哥表嫂幫忙。 但到2003年,母親和表哥年紀都大,我惟有回家接手生意。 麥心睿記得4歲已開始替母親包雲吞,而今天麥文記已打響名堂,並累積了大量客源,甚至拿過4屆米芝蓮推介食店榮譽。 「60年代新馬仔、鄧碧雲等大老倌已來光顧。 人們常說我們的雲吞麵細碗,其實傳統上雲吞麵是給人下午空檔或宵夜食的,如當年的紅牌阿姐,睡至下午兩、三點,會叫工人落街買一碗,之後才上粧返工。

  7. 2023年3月24日 · 開在佐敦的麥文記是如今僅存的雲吞麵老店之一雖有新一代接手但十分尊重傳統多年來獨賣麵食一味。 黃底紅字的招牌顯眼,以木板隔成老派卡座,牆上張貼著手寫菜單,整體看起來有種小巧精緻感,這種精緻感一直延續到「上湯雲吞麵」上桌。 麥文記的菜單仍維持古典的手寫風格。 牆上掛著「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標語。...

  8. 開在佐敦的麥文記是如今僅存的雲吞麵老店之一雖有新一代接手但十分尊重傳統多年來獨賣麵食一味。 黃底紅字的招牌顯眼,以木板隔成老派卡座,牆上張貼著手寫菜單,整體看起來有種小巧精緻感,這種精緻感一直延續到「上湯雲吞麵」上桌。 麥文記的菜單仍維持古典的手寫風格。 牆上掛著「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標語。 一個比吃飯的飯碗稍大一點的瓷碗,盛著八分滿的湯,雲吞在下,麵條在上,一根瓷湯匙從中插入,隔開麵與湯,這種擺法讓麵條不會太快被湯泡軟,是古早傳下的手法。 吃的時候,一口湯一口雲吞一口麵,一碗剛好三筷子麵條、四粒雲吞,優雅完食。 一碗雲吞麵,胃口小的人可當正餐吃,作為下午點心或宵夜也很適宜,讓人不禁遙想當年廣州西關大少撚雀逗鳥後啜碗雲吞麵的閒情。 廚師先在碗中放入雲吞,再倒入上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