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麥文記60多年前由巷仔檔搬入佐敦白加士街地舖就一直經營至今從未搬遷而全香港以至全世界亦只有一間麥文記麥文記由麥民敬及其妻子麥孔笑荷一手創辦現時則由其第二代一手打理由巷仔擺檔至今時今日麥文記已打出明堂並累積了大量客源不少名人明星亦是其熟客。 麥心睿表示,過去母親一手打理時,已有不少粵語片明星前來光顧,時至今日,舖頭的客源包括該區的街坊、慕名而來的街客,甚至遠道而來的遊客,有些遊客更是依據旅遊書推介,來嚐嚐香港的地道風味。 小題﹕「靚」麵背後. 麥文記在1958年經營至今,見證着整個區的轉變。 現掌陀人麥心睿表示,過去佐敦一帶都是舊式唐樓,那時不少街坊拿着暖壺等來買麵,現時佐敦則商廈臨立,因此麥文記在午飯時亦變成不少寫字樓客「醫肚」的首選地點。

    • Eng

      Eng - 麥文記麵家

    • 主菜

      主菜 - 麥文記麵家

    • 聯絡我們

      九龍白加士街五十一號地下 (港鐵佐敦站C2出口) (地下鉄佐敦 ...

    • 活動記錄

      2018米芝蓮車胎人美食推介名單已經揭曉,非常榮幸麥文記能 ...

  3. 2021年10月13日 · 麥文記由麥民敬及其妻子麥孔笑荷一手創辦麥心睿其父是國民黨來港的軍官,「麥文記也是其諧音他說來港後要從文不能從武了。 」 ( 相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 麥文記開業60年 大老倌常光顧. 麥文記經營大半世紀,已踏遍風浪。 麥心睿表示,「60年代尾父親突然去世,只靠學歷只有小學程度的母親一手經營,可以想像一個女流之輩,得要辛苦拼搏,所幸舖有表哥表嫂幫忙。 但到2003年,母親和表哥年紀都大,我唯有回家接手生意。 點擊圖片放大. 麥心睿記得4歲已開始替母親包雲吞,而今天麥文記已打響名堂,並累積了大量客源,甚至拿過4屆米芝蓮推介食店榮譽。 「60年代新馬仔、鄧碧雲等大老倌已來光顧。

  4. 2024年4月29日 · 網絡熱話 社交平台 北上消費 米芝蓮 結業 佐敦 餐飲 香港. 最近零售及餐飲業界都一面吹淡風,港人北上消費令本地食肆進一步受壓。 近日連米芝蓮推介的本港老字號麥文記麵家」,在網上流傳面臨業結業危機的消息引起不少食客關注。 不過原來是一場誤會,麥文記麵家今午在fa.

  5. 2022年11月18日 · 麥文記創辦人麥民敬先生孔笑荷女士在40年代末從廣州來港開設雲吞麵檔。 1958年正式於白加士街開店。 麥文記最有名的還是使用原隻虎蝦的雲吞麵,而即使是簡單的一碗麵,也有它的歷史所在。 坊間不少麵店,雲吞只有蝦仁,經過冷藏、壓入放箱後的碎蝦。 早在擺擔挑檔之時,母親孔女士會在街市選購原隻新鮮、有殼的海蝦包成雲吞。 原隻虎蝦成本甚高,但在降低成本貼近民情跟提供更飽滿的口感的兩難下,麥文記捨棄雪蝦,選擇原隻虎蝦。 安排工場挑出蝦腸以外,門市樓上的工廠更有員工專責洗蝦。 縱使今人口味轉濃、胃口轉大,老舖的雲吞不需要包入碎蝦或豬肉,單憑味道鮮美、彈牙紮實的原隻虎蝦足以滿足顧客的口腹之欲。 難怪每天都能賣出十幾盤雲吞。 包入原隻虎蝦的雲吞,最好配上熱騰騰的大地魚湯,一同食用。

  6. 2018年6月8日 · 麥文記 源自於廣州雲吞大王麥煥池在近百年前創立的池記一脈 1945 年起已經在香港佐敦一帶經營,從小攤子起步,到進駐白加士街現址。 突然回歸家族事業,對 Lesley 來說是一大挑戰,老店管理和運作方式老舊,充斥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各有既得利益,年輕一代要接手,花的心血,不足為外人道。 「店裡共有十五、六位同事,老人家和年輕人都對我回來沒有太大信心,內部有很多要求和糾纏,原材料供應商和店中某些人又有利益關係。 要經過很長時間慢慢抽絲剝繭,將各種事情納回正軌。 煮麵師傅幾十年功力,技巧嫺熟。 (拍攝:陳志雄) 當年接掌,莫說交接或教導,各樣事情也要追根究底,自己考究才知道,期間的辛苦,比她想像中要艱難得多。 不合的人事,她慢慢更替,對執掌老店多年的表哥,她卻是敬重和感恩的。

  7. 2023年2月22日 · 香港澳門自由行. 作者: Mimi韓 | 最後更新時間: 2023-02-22. 麥文記麵家香港米其林推薦美食必吃鮮蝦雲吞. 說到 香港美食 , 鮮蝦雲吞麵 自然是不能缺席的啦 😆. 其實香港專賣鮮蝦雲吞的店家還不少而這間位於佐敦的 麥文記麵家 從2018~2022連續獲得 ...

  8. 2018年6月8日 · 麥文記 源出廣州雲吞大王麥煥池在近百年前創立的池記一脈 1945 年起已經在佐敦一帶經營,從車仔檔起步至進駐白加士街現址。 突然回歸,對 Lesley 來說是一大挑戰,老店管理和運作方式老舊,充斥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各有既得利益,年輕一代要接手,花的心血不足為外人道。 「店裏共有十五、六位同事,老人家和年輕人都對我回來沒有太大信心,內部有很多要求和糾纏,原材料供應商和店中某些人又有利益關係。 要經過很長時間慢慢抽絲剝繭,將各種事情納回正軌。 煮麵師傅幾十年功力,技巧嫺熟。 (拍攝:陳志雄) 當年接掌,莫說交接或教導,各樣事情也要查根問柢,自己考究才知道,期間的辛苦,比她想像中要艱難得多。 不合的人事,她慢慢更替,對執掌老店多年的表哥,她卻是敬重和感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