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2日 · 屯門公路現時經常塞車11號幹線將建掃管笏連接路及大欖涌隧道將會在掃管笏至青龍頭之間提供屯門公路的平行路線。 (資料圖片) 消息指擬建的11號幹線將由屯門藍地起步途經掃管笏大欖涌大嶼山東北部至青衣的主要幹道項目規模龐大將包括興建藍地隧道大欖涌隧道青龍大橋及掃管笏連接路以應付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以及元朗南發展等。 (01製圖) 11號幹線料紓緩屯門公路塞車問題. 據悉,政府近日就屯門繞道、11號幹線走線「摸底」。 擬建屬11幹線一部分的青龍大橋,將會接駁屬另一工程項目的「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讓新界西北的車輛能無需經過汀九橋就能往返九龍,亦能為包括屯門公路等新界西北主要道路,提供多個出入口,在發生重大緊急事故狀況時,疏導來往新界西北及市區的交通。

  2. 2023年6月7日 · 十一號幹線屯門繞門青嶼連接路擬同步於2033年啟用。 (區議會文件) 與當局之前公布的內容相比今次交代了更多詳情亦有修改若干部份當中提到全長約3公里的掃管笏連接路當中有2公里會以隧道形式穿越大欖郊野公園。 文件指,工程會盡量遠離郊野公園及現有村落。 青龍大橋接青龍頭至北大嶼公路 將增加一線. 另外,橫跨大海、連接青龍頭至北大嶼公路的的青龍大橋,原擬為雙程三線的跨海大橋。 不過根據最新方案,全長約1.3公里的青龍大橋,將改為全港首座南北行雙程四線(合共八線)的跨海大橋。 至於與擬建的青龍頭交匯處,及青龍大橋相連的大欖涌隧道,全長約1.7公里,同樣將會是全港第一條雙管雙程四線的穿山隧道。 青龍大橋(區議會文件) 精簡程序有望提早三年通車 屯公交通將明顯改善.

  3. 2021年3月12日 · 11號幹線能由藍地直接出大嶼山並經連接路到市區。 (香港01製圖) 需建2條隧道 研增青衣至大嶼山新路. 工程涉及4.2公里長的藍地隧道、1.7公里的大欖涌隧道、1.4公里的跨海青龍大橋及2.9公里的掃管笏連接路。 至於本來屬於另一項目的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文件指路政署會同時啟動開展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的工程技術研究,期望能同樣在2036年前關通整組主要幹道。 最新的走線圖可見,青衣大嶼山連接路直駁昂船洲大橋,亦有支路到青衣。 (立法會文件) 料屯門公路繁忙時間更擠塞. 文件指出,預計屯門公路 (小欖段和深井段)在2036年早上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轉趨嚴重,行車量/容車量比率,將會達到1.2,故11號幹線可提供一條替代路線連接新界西北至市區,可以將相關比率下跌回0.7至1.1,令道路較為暢通。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9月24日 · 11號幹線計劃連接屯門藍地至青衣將會建造兩條隧道及一條跨海大橋預計勘查研究費用約需3.19億元路政署今日宣布與奧雅網工程顧問簽署顧問合約進行11號幹線元朗至北大嶼山段勘查研究而研究工作將於下周一27日展開路政署發言人表示顧問要在研究中考慮整體交通效益工程所需時間規劃11號幹線不同路段的落成優次等。 11號幹線能由藍地直接出大嶼山,並經連接路到市區。 (香港01製圖) 預計勘查研究需3.19億. 是次批出的合約,包括為11號幹線的工程檢討以往研究的結果、審議走線及設計方案、評估工程對環境、交通、文物、土地和其他有關方面的影響、進行初步設計、監管工地勘測工程等。 早次路政署交予立法會的文件指出,預計勘查研究需3.19億元,期望2036年或以前分階段開通。

  6. 2020年12月24日 · 11號幹線和屯門繞道的走線構思是由藍地隧道掃管笏連接路大欖涌隧道以及連接青龍大橋政府預料若主要幹道不遲於2036年開通由新界西北來往市區的行車時間將縮減約十分鐘並能疏道現時屯門公路及大欖隧道的車流。 隨着屯赤隧道通車,政府亦於同日豁免青嶼幹線收費。 (余俊亮攝) 根本問題在於大規模通勤. 11號幹線可紓緩新界西北居民往返市區的通勤時間。 據交通統計年報統計,2016至2018年屯門公路每日平均行車量最高的路段為深井至青朗公路,早上繁忙時段的每小時行車量約為5,510至5,850架次,換算為行車量/容車量比率則為0.9(註一),即已迫近最大設計行車量每小時6,300架次,而平均每宗事故引致的交通受阻時間約為30分鐘,相信屯門公路使用者對此亦不陌生。

  7. 2017年4月26日 · 十一幹線五大疑問未清 再者,政府在文件中亦未有提供預計新界西北因應新發展區落成而增加車輛數目,但政府卻能預知2031及2036年的屯門公路及大欖隧道等道路飽和,必定存備相關數字。政府有需要公開相關資料,讓公眾理性分析十一號是否有需要。

  8. 2023年10月2日 · 十一號幹線屯門繞門青嶼連接路擬同步於2033年啟用。 (區議會文件) 將用鑽爆法建隧道及連接路. 是次項目涉及多個工程包括興建約4.2 公里長雙程三線的藍地隧道興建約2.0公里長雙程兩線的掃管笏連接路興建約1.9公里長雙程四線的青龍大橋以及興建分為南北兩段合共長約2.1公里的雙程四線大欖涌隧道等。 環評報告指,為直接連接藍地、掃管笏及青龍頭,項目走線將不可避免地位於大欖郊野公園範圍內,因此將採用地下隧道方案興建,包括藍地隧道、掃管笏連接路及大欖涌隧道(南段)等,期間預計會採用鑽爆法,利用定控爆破方法開挖岩石。 報告強調,不會直接影響大欖郊野公園內的動植物群。 擬建的青龍大橋模擬圖(路政署網頁圖片) 青龍大橋選址有少量具保育價值魚類及珊瑚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