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5月25日 · Deskpins是個很簡單的小工具,或許你已經有使用其它功能豐富的桌面視窗軟體能取代其功能,那你可能不需要Deskpins了。 不過如果你平常沒有使用其它桌面工具,或對它們的置頂功能不滿意,但你又很需要這個小功能的話,推薦可以試試看Deskpins。 Deskpins幫你把特定視窗簡單的「釘」在桌面最上層, 方便你隨時瀏覽、使用該視窗內容,而且Deskpins可以同時釘住多個視窗,也能支援不同軟體視窗的置頂,是個好用的免費軟體工具。

  2. 2017年1月23日 · 1. 申請 Zenkit 免費帳戶. 你想試試看的話,可以註冊一個「 Zenkit 」免費帳戶,免費方案下每個專案可放入最多 2000 個項目、有 1GB 空間,並且可以和五個成員共享。 2. 建立專案: 在「 Zenkit 」建立專案時,還可從 Trello 匯入,當然也可以自己重新建立所有任務內容。 一開始,「 Zenkit 」第一個視覺效果就是清單,妳可以快速新增任何任務資料。 然後你可以利用右上方的[ Views ]按鈕,切換清單、看板、表格與月曆四種視覺管理模式。 3. 各種視覺管理模式切換: 下面我就以自己測試時建立的專案,讓大家看看更完整的四種視覺模式效果。

  3. 2017年10月6日 · 打開 Google 簡報隱藏的商務資訊圖表 」這個功能又可以幫我們省下查找一些簡報設計素材的時間。 回到設計簡報的各種相關免費資源,從簡報範本,到各種圖庫,還有各種 ICON 向量圖示,甚至文字雲、統計圖、去背圖的製作,我在電腦玩物上陸陸續續也介紹了非常非常多。 只是零散的散落在不同篇文章中,要怎麼整理其中「最好用」的資源(最後我大概只挑選了其中一半的優秀資源來整理),讓我自己更好找? 也讓讀者更好找呢? 我想到前陣子整理的;「 [用心智圖整理分享] 新學期給老師們的 Google 工具教學手冊 」,受到學校老師們的熱烈傳閱,很多老師看到那個心智圖整理後,還來信希望我到期學校實際講授。 心智圖整理 ,似乎是個不錯的方式,清楚有條理,而且大家易看易用易找。

  4. 2016年9月21日 · Brain.fm 是一個與科學研究結合的腦波音樂網站,可以根據各種情境創造不同音樂,其中就有工作時可用的提高專注音樂,還區分我前面說的衝刺效果,或沉思效果。 Brain.fm 免費帳號可以有七次的試用體驗,接下來需要付費才能繼續使用。 2. FocusMusic.fm (適合工作衝刺) Focusmusic.fm 是一個介面簡單清爽的喜愛上音樂服務,整個網站就是一個播放按鈕,點擊後就開始不間斷播放讓工作更專注的音樂。 他的音樂整體上屬於比較快節奏風格,適合刺激精神與提升速度時使用。 3. Focus@Will (適合工作與學習) Focus@Will 是一個情境音樂 App,和 brain.fm 一樣可以提供保護專注提升的不同情境音樂,是付費使用的 App。 4.

  5. 2020年8月21日 · 第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可以將視窗置頂,視窗置頂的快捷鍵是[ Alt ]+[ Z ]。 或者在「 WindowTop 」啟動後,每個視窗的上方中間部位,會出現一條下拉選單,選單中也可以開啟置頂的功能。 置頂視窗很適合用來作影片筆記,例如正在看一段影片,把影片視窗縮小、置頂,這樣可以同時在背後的筆記軟體上進行筆記。 或者工作中有什麼需要一直看到的重要資料視窗,都可以縮小、置頂,讓自己可以一邊編輯文件視窗,一邊查看重要資料。 二,透明視窗: 但是有時候,「置頂視窗」縮太小,反而看不清楚、不便操作裡面內容。 但是視窗放太大,又會擋住許多其他資料畫面。 於是「 WindowTop 」的特別之處就開始展現效果,他還有一個「透明視窗」功能,可以利用快捷鍵[ Alt ]+[ A ]開啟。

  6. 2018年12月18日 · 時間管理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方法。 不能依靠單純的熱情,或者是意志力,或者是恆心,不是因為具備某種個性或者能力,才能練習時間管理。 所以不用掩飾自己想要偷懶,不用過度自責缺乏恆心,不用太害怕自己熱情尚未有著落。 因為,毅力與熱情,來自於時間管理行動中產生的回饋,就如同我在這篇分析自己堅持寫部落格十年的文章中所做的反思:「「 「擁有熱情」不一定是尋找喜歡、興趣與好奇,而是刻意練習 」」。 排出待辦清單後,我總是無法做到,所以我非常挫折,逼自己明天一定要做到? 時間管理正是開始於這些負面之處,為了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開始用管理來調整自己。 不過,覺得自己做不到,和「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只是剛好...只要明天再做一次」,其實都是定型心態。

  7. 2018年7月19日 · 解決辦法就是: 不要讓自己根據「時間」來做事,而是根據「情境」來做事。 讓自己在適合的情境,優先去做適合的事情,這樣動力最高,效率也最高。 下面分享我的具體做法。 我在安排每日的行動清單時(可參考: 只要週末一小時的計畫,完全改變你的未來一週 ),除了固定時間的會議外,不會安排其他行動要執行的時間,只把今日一定要做的重要行動列出來。 那麼,我要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好呢? 我就利用「 情境符號 」。 我把「 子彈筆記術 」的子彈符號改造成情境符號,像是下圖這樣。 我有兩個基本符號,「#」代表適合認真工作的情境,「@」代表適合認真思考的情境。 「#」像是要寫一封商務郵件、要跑一份報表、要打電話討論,需要我在辦公桌、電腦或特定工作環境中才能執行的任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