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31日 · 小蹄蝠 Hipposideros gentilis - 香港蝙蝠資訊站. Andersen's Leaf-nosed Bat. Hipposideros gentilis K. Andersen, 1918. 分類學. 外形特徵及測量. 身體結構圖. 測量參考圖. 飛行剪影圖. 生態資料. 詳細食性. 分布概況. 本地分布地圖. 全球分布地圖. (Monadjem et al., 2019) 本地狀況及載列名錄. 回聲定位. 本章節包含標題物種在自然情況下所發出的回聲定位及社交聲波之能量型聲紋圖譜, 如有需要,請先註冊會員,並以 電郵 方式聯絡小蝙申請閱讀權限。 參考資料.

  2. 小蹄蝠 ( Hipposideros pomona ),又稱 灰蹄蝠 ,是一種較小型的 蹄蝠 。 牠們主要分佈於 中國 、 印度 及 東南亞 地區,例如 馬來西亞 及 泰國 等地。 牠們以食 甲蟲 、 飛蛾 等細 昆蟲 為主,捉到獵物後會帶返巢內吃。 參見 [ 編輯] 香港哺乳動物. 資料來源 [ 編輯] Chiroptera Specialist Group 2000,2007年7月30日檢視。 《香港陸上哺乳動物圖鑑》 分類 : . IUCN紅色名錄無危物種. 蹄蝠屬. 中國哺乳動物. 香港動物.

  3. 简体.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工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蹄蝠 ( Hipposideros pomona ),又称 灰蹄蝠 ,是一种较小型的 蹄蝠 。 它们主要分布于 中国 、 印度 及 东南亚 地区,例如 马来西亚 及 泰国 等地。 它们以食 甲虫 、 飞蛾 等细 昆虫 为主,捉到猎物后会带返巢内吃。 参见 [ 编辑] 香港哺乳动物. 资料来源 [ 编辑] Chiroptera Specialist Group 2000,2007年7月30日检视。 《香港陆上哺乳动物图鉴》 分类 : . IUCN红色名录无危物种. 蹄蝠属. 中国哺乳动物. 香港动物.

    • 概览
    • 外形特征
    • 分布范围
    • 生活环境
    • 生活习性
    • 生长繁殖
    • 种群现状
    • 保护级别

    蹄蝠科蹄蝠属动物

    小蹄蝠H. pomona andersen; Lesser bicolored Roundleaf bat体形较小。吻鼻部突出,马蹄叶发达,具小附叶片。耳大、呈三角形、无耳屏。尾短,几与后肢等长。距较长,约为股间膜后缘之半。股间膜后缘呈三点式扇状(两距端和一尾端)。体长约50mm,翼展可达200mm,尾长20mm。栖息并繁殖在山洞中。群居、集中繁殖,但数量少。捕食昆虫。它们以食甲虫、飞蛾等细昆虫为主,捉到猎物后会带返巢内吃。国内分布于广西、香港;国外见于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国内有中国亚种H.P,snen2 sis andersen.分布于广西、香港 [1]。

    小蹄蝠的鼻叶形态上与黑色蹄蝠最为相似,小蹄蝠体长 32.4—36.0 mm,前体重 3.7—4.5 g (both n=21)。马蹄叶相对较简单,叶(anteriornoseleaf ) 前端无缺刻,无附小叶(supplementary leaflets ) 中叶( intermediate,noseleaf)几乎均等横向排列 4 个圆形突起腺体,每一腺体上生长有一根较长的刚毛,后叶(posteriornoseleaf)被 3 个纵隔几近均等地分为 4 个室;后叶比前叶略宽,中叶比前叶稍窄。鼻尖隔膜不形成碟状结构(disk-like structure),而是略微膨胀形成肾形肉垂。体毛较长而柔软;背毛灰褐而微白,毛尖。

    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婆罗洲,以及邻近的一些小型岛屿,如康厄安群岛(Kangean Islands,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爪哇海中的岛群) 菲律宾可能也有分布(Corbet & Hill, 1992;Simmons, 2005),中国广西宁明县(2006)、云南省保山市百花岭(2006)、云南省元江县古龙洞(2007)也有发现其踪迹。

    小蹄蝠通常栖息于阴暗、湿度中等山洞、岩洞、山崖缝隙内,极少栖息于废弃建筑物天花板上。

    傍晚或夜里飞行寻找食物。根据品种不同,小蹄蝠以食甲虫、飞蛾等细昆虫为主,捉到猎物后会带返巢内吃。白天,小蹄蝠寻找黑暗、隐蔽的地方头朝下睡觉,翅膀在身体附近或紧贴身体折叠起来。小蹄蝠不同一些特殊蝙蝠群体,属于双性同居模式,同一环境下,雌雄比例接近1:1,寒冷时节,小蹄蝠会冬眠或迁徙。

    整个小蹄蝠群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因此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于数周之内。妊娠期约到3-4月。正因为其较长的妊娠期,所以繁殖力不高,属于濒危物种。小蹄蝠通常每窝产1-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常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仔由亲体照顾1-2个月。

    小蹄蝠在中国境内地区的分布非常的稀少,基于其较低的繁殖力与稀疏的分布状况,被列为濒危物种。

    2006年9月7日在广西宁明县明江镇峙东村防空洞捕捉到21只蝙蝠(其中做成2号泡制标本),体型小,前臂长32.4—36.0mm,体重3.7—4.5g。马蹄叶相对较简单,前叶前端无缺刻,无附小叶,中叶几乎均等横向排列4个圆形突起腺体,后叶被3个纵隔几近均等地分为4个室;鼻尖隔膜略微膨胀形成肾形肉垂。耳相对较大,往前折略微超出吻端。经鉴定为中国新记录——小蹄蝠(Hipposideros cineraceus)。标本保存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2]。更多还原

    小蹄蝠列为低危(LR/lc)等级(2007)

    参考文献:

    动物学研究《中国翼手类新记录——小蹄蝠》2009,Apr. 30(2): 204−208 CN 53-1040/Q ISSN 0254-5853

    研究员:谭敏、朱光剑,洪体玉,叶建平,张礼标,*

  4. 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小蹄蝠. 拉丁學名 :Hipposideros pomona. 界 :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哺乳綱. 亞綱 :真獸亞綱. 目 :翼手目. 科 :蹄蝠科Hipposideridae. 屬 :蹄蝠屬Hipposideros. 種 :小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 分布區域 :中國、印度及東南亞地區,馬來西亞及泰國. 發現時間 :Andersen, 1918. 外形特徵. 小蹄蝠的鼻葉形態上與黑色蹄蝠最為相似,小蹄蝠體長 32.4—36.0 mm,前體重 3.7—4.5 g (both n=21)。

  5. 分享. 小蹄蝠. 小蹄蝠H. pomona andersen; Lesser bicolored Roundleaf bat體形較小。. 吻鼻部突出,馬蹄葉發達,具小附葉片。. 耳大、呈三角形、無耳屏。. 尾短,幾與後肢等長。. 距較長,約為股間膜後緣之半。. 股間膜後緣呈三點式扇狀 (兩距端和一尾端)。. 體長約50mm,翼展可達 ...

  6. bih.gov.hk › tc › species-databaseHKBIH - 物種資料

    2021年12月17日 · K. Andersen, 1918. 中文名. 小蹄蝠. 形容. 擁有一雙大耳朵的小型蹄蝠。. 背部毛色為棕至灰棕色,腹部顏色較淺。. 皮毛為雙色:毛的基部呈淺棕色,毛端顏色較深。. 眼睛細小,耳朵特大而有細小的對耳屏。. 鼻葉呈淡棕粉紅色,小而結構簡單,沒有側鼻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