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開埠初期 ,指英國1840年代清朝 割讓香港 開始,至1898年租借新界為止。 當時 英屬香港 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興起逐步發展成一個 自由港 及 轉口港 ,取代 澳門 在 廣東 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同一時期,廣東頻頻陷入戰爭和動亂,廣東居民大批逃入香港,富商大賈也把資金轉入相對穩定的香港 [1] ,香港此時發展以 轉口貿易 為主 [2] 。 割讓香港. 1842年至1898年,大清先後三次割讓 新安縣城 城外50公里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及租借新界予英國,合稱 割讓香港 。 香港自古是中原邊陲,當初連英國人也埋怨香港「荒蕪、不衛生、無價值」,後來才發掘到它是優良港口。 [3]

    • 香港開埠日

      香港開埠日 (英語: Hong Kong Foundation Day ) [1] [2] ...

  2. 香港開埠初期 ,指英國1840年代清朝 割讓香港 開始,至1898年租借新界為止。 當時 英屬香港 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興起逐步發展成一個 自由港 及 轉口港 ,取代 澳門 在 廣東 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同一時期,廣東頻頻陷入戰爭和動亂,廣東居民大批逃入香港,富商大賈也把資金轉入相對穩定的香港 [1] ,香港此時發展以 轉口貿易 為主 [2] 。 割讓香港 [ 編輯] 主條目: 割讓香港. 1842年至1898年,大清先後三次割讓 新安縣城 城外50公里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及租借新界予英國,合稱 割讓香港 。 香港自古是中原邊陲,當初連英國人也埋怨香港「荒蕪、不衛生、無價值」,後來才發掘到它是優良港口。 [3]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开埠初期 ,指英国1840年代清朝 割让香港 开始,至1898年租借新界为止。 当时 英属香港 从一个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渔村,兴起逐步发展成一个 自由港 及 转口港 ,取代 澳门 在 广东 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同一时期,广东频频陷入战争和动乱,广东居民大批逃入香港,富商大贾也把资金转入相对稳定的香港 [1] ,香港此时发展以 转口贸易 为主 [2] 。 割让香港 [ 编辑] 主条目: 割让香港. 1842年至1898年,大清先后三次割让 新安县城 城外50公里的香港岛、九龙半岛及租借新界予英国,合称 割让香港 。 香港自古是中原边陲,当初连英国人也埋怨香港“荒芜、不卫生、无价值”,后来才发掘到它是优良港口。 [3]

  4. 香港歷史 始於超過公元前3萬年的 舊石器時代 於 華南 及 中南半島 一帶活動的 百越族 ,其後被 秦朝 征服 後方踏入 信史 的開端但地處華南一隅的偏遠荒蕪邊陲一直人口稀少並只有漁業及少量農業活動在1841年 香港開埠 前於歷史舞台上的影響微乎其微 割讓 與 大英帝國 並成為 自由港 後,方發展為 東南亞 與 中國 之間的重要 轉口港 。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至 改革開放 前,東南亞與中國內地的貿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漸由貿易港口轉型成工商 製造業 城市 ,其後成為東亞首屈一指、與 新加坡 並駕齊驅的 國際金融中心 。

  5. 香港開埠初期 ,指英國1840年代清朝 割讓香港 開始,至1898年租借新界為止。 當時 英屬香港 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興起逐步發展成一個 自由港 及 轉口港 ,取代 澳門 在 廣東 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同一時期,廣東頻頻陷入戰爭和動亂,廣東居民大批逃入香港,富商大賈也把資金轉入相對穩定的香港 [1] ,香港此時發展以 轉口貿易 為主 [2] 。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香港開埠初期,指英國1840年代清朝割讓香港開始,至1898年租借新界為止。

  6. 香港開埠的時序. 1841年1月初,鴉片戰爭已經打了一年多,負責和談的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對於清政府代表欽差大臣琦善使用拖延戰術失去耐性,決定再下馬威。 1月7日他派兵攻陷虎門大角、沙角砲台,令琦善大驚。 琦善向義律表示:「准其就粵東外洋之香港地方,泊舟寄居」,不過在琦善心中的「香港」並非香港島,只是香港仔一角。 英軍與清水師在穿鼻灣激戰,虎門之戰英軍大獲全勝。 不過義律不同意這看法,他認為「香港」指的是香港全島,於是在1月20日向清方交還沙角,並發佈《致女皇陛下臣民通函》,表示清政府同意《穿鼻草約》,英國獲得香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