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胡耀邦 (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字 国光 , 祖籍 江西 吉安 [1] ,生於 湖南 浏阳 , 中国共产党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 第二代 主要领导人 之一,曾任 中共中央秘书长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胡耀邦 ...

    • 官方的纪念
    • 民间的纪念

    六四天安门事件前夕,官方举行了各种级别的悼念活动,包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有邓小平等领导人参加的高规格追悼会,由於胡耀邦曾經出任黨主席和總書記的最高職務(黨內排名第一),追悼會規格比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廢除國家主席時期相當於國家元首,黨內排名第二)逝世時高出半格。六四后几年,中國政府逐年降低对胡耀邦的纪念活动的规格,直到2005年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提议下才举行较高规格的纪念,例如2005年和2010年的座谈会和领导人文章。 2005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这是六四事件后官方首次高规格举行对胡耀邦的纪念活动。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会上发表重...

    民间的纪念几乎是在胡耀邦逝世的新闻公开之后立刻出现,最初是从北京的大学开始,但是逐渐转化为学运,直到6月4日被军队终止。 4月17日上午8时,国务院派出一名官员接见学生代表郭海峰、王丹,期间聲援人數不斷增加,晚上9点,天安門已经聚集约2万名学生。当天北京幾所大学出現约700多份有關胡耀邦的大字報,有警察與民眾在新華門對峙。其他城市情况相對稳定,上海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數千名学生在市政府聚集,而南京亦有1万名学生在鼓楼广场悼念,但活動很快和平結束。 在冲击新华门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我们怎样悼念耀邦同志》,表示这种破坏稳定团结的事件是绝对不被允许的。4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即四·二六社论),将学生运动定性为动乱。学生组织的反应是开始罢课和...

  2. 2024年5月12日 · 胡耀邦 (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字 國光 , 祖籍 江西 吉安 [1] ,生於 湖南 瀏陽 , 中國共產黨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 第二代 主要領導人 之一,曾任 中共中央秘書長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和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胡耀邦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5月12日 · 胡耀邦 (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字 国光 , 祖籍 江西 吉安 [1] ,生於 湖南 浏阳 , 中国共产党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 第二代 主要领导人 之一,曾任 中共中央秘书长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胡耀邦早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工农红军 ,任 红三军团 第五师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参加 长征 。 抗日战争 期间,担任 抗日军政大学 政治部副主任、 中共中央军委 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 期间,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 华北军区 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 中国共青团 书记、 第一书记 。

  5. 六四事件 ,又稱 八九民运 、 八九学运 、 天安門事件 或 六四天安門事件 , 中国 官方称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 [1] [10] ,广义上指1989年4月中旬开始的以 悼念胡耀邦活动 为导火索、由 中国大陆高校 学生在 北京市 天安门广场 发起、持续近两个月的 全境示威运动 [11] [12] [13] [註 3] 。 狹義上指 六四清場 ,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 中国共产党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下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 、 武装警察部队 和 人民警察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对示威集会进行的武力清场行动 [14] [15] [16] [17] 。

  6. 是指1987年1月,以鄧小平為首的掌权的 中共元老 对时任 中国共产党 最高领导人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 的一次政治行动并迫使胡耀邦辞职下野。 由于胡耀邦深入民心的改革作风,以及整个下野程序存在的瑕疵,使得史学界对此颇为争议。 而此事也为两年后的后续 胡耀邦之死 、 六四事件 埋下伏笔。 背景. 1986年5月,作为元老代表的 邓小平 约 胡耀邦 到家中谈论 中共十三大 人事安排。 胡耀邦说:“我已年过70了,十三大一定要下来。 ”邓小平说:“我、 陈云 、 先念 都全下。 你要下就半下,不再当 总书记 ,而再当一届 军委主席 或 国家主席 ,到时候再说。 ” [1] [2]:340.

  7. 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 在 天安门广场 至 八宝山 的道路上默哀的群众挤满两旁他的猝逝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 回声并且成为首都民众聚集的最初动力各大学校园陆续出现赞扬胡耀邦的海报并呼吁中共中央重审胡耀邦观点 [6] 。 数日后,这些呼声扩大到 新闻自由 、 民主制度 以及 官员腐败 问题等 [7] 。 在 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 附近出现小规模的自发性集会,悼念胡耀邦 [8] [9] 。 而在北京主要高校校园内出现形形色色的 大字报 ,借悼念胡批判1987年令 胡耀邦下台 的“ 老人政治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