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首爾特別市 ( 韓語:서울특별시/서울特別市Seoul Teukbyeolsi )通稱 首爾 ( 韓語:서울Seoul韓語發音 ⓘ ,中文舊稱 漢城, 文觀部式 拼法:Seoul,IPA: [sʌ.ul] ),是 大韓民國 首都 及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亦是 朝鮮半島 人口最多的城市。. 位於朝鮮半島中部 ...

  2. 2024年5月15日 · 首爾特別市 ( 韩语:서울특별시/서울特別市 Seoul Teukbyeolsi )通称 首尔 ( 韩语:서울 Seoul 韓語發音 ⓘ ,中文旧称 汉城, 文觀部式 拼法:Seoul,IPA: [sʌ.ul] ),是 大韩民国 首都 及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亦是 朝鲜半岛 人口最多的城市。. 位于朝鲜半岛中 ...

  3. www.wikiwand.com › zh-tw › 首爾特別市首爾特別市 - Wikiwand

    首爾特別市 通稱首爾,是大韓民國首都及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亦是朝鮮半島人口最多的城市。 位於朝鮮半島中部,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 截至2020年,全市人口達991萬;而以首爾為核心的韓國首都圈,總人口達2,400萬,不僅位居韓國第一,亦名列世界第5 ...

    • 百济时期
    • 高丽时期
    • 朝鲜时期
    • 万历朝鲜战争的破坏
    • 大韩帝国时期
    • 日治时期
    • 光复早期及朝鲜战争时期
    • 现代的发展
    • 注释

    首尔东南在古代曾经是百济王国的都城,称慰礼城、汉山城。史书记载百济王“烝土筑城,作楼阁台榭,无不壮丽”。百济比流王二十四年,内臣佐平优福据城反叛,王发兵讨之。当日的慰礼城遗址,就在今日松坡区的奥林匹克公园内。现时公园还遗有当年的数幅城墙,被称为梦村土城。真平王三十年,高句丽以兵六千攻百济,战于汉山城,新罗将军朱珍领甲卒三千来援,大破丽兵。

    在高丽时期,由于汉阳位处于朝鲜半岛的心脏地带,邻近汉江,掌握了国家的命脉,所以11世纪时汉阳被封为王京(开京)之外的“小三京”之一。高丽文宗二十三年(1068年)创新宫于南京。肃宗元年,大臣金谓䃅请迁都南京。肃宗六年置南京,九年建成南京宫阙。忠烈王九年,王与公主(元世祖女)猎于南京,此后屡次巡幸。辛禑王八年(1382年)八月高丽迁都汉阳,九年二月还都开京。恭让王二年(1390年)以裵克廉监修汉阳宫阙,七月迁都汉阳,命安宗源、尹虎留守松京。三年二月,恭让王迁都至汉阳,后仍还都开京。

    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之后,觉得高丽的王京(今朝鲜开城)王气已经十分薄弱,于是由权仲和、郑道传等人择定佳地。最初选择杨广道(忠清道)公州的鸡笼山,李成桂在1393年的春天曾命令在鸡笼山之南营建新都,并亲自视察该地。他登上新都城的中心高阜,周览形势,命令权仲和呈上新都城的宗庙社稷宫殿街市之图纸,随后命金凑、朴永忠等人监督营建新都城。但是到了当年十二月,京畿道观察使河仑引用宋朝胡舜申《地理新法》中的“水破长生说”,认为公州太靠南,而且风水不好。李成桂命赵浚和权仲和带着《地理秘录撮要》去相视鸡笼山的风水。二人认为鸡笼山偏处朝鲜半岛西南一隅,道里不均,而且地势多山,不便漕运,形势狭隘,并不适于营建大型的都城。李成桂不甘心,又命风水师拿着《地理新法》,以“水破长生说”去勘察高丽历代王陵的吉凶,果然符合书中...

    1592年,日本丰臣政权入侵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5月2日,留都大将金命元、副元帅申恪率兵千馀,屯济川亭,望见日军声势浩大,不敢拒,悉沉军器于江中,以匹马走逃,诸军皆溃。加藤清正率领日本军队度过汉江,攻占汉城。日军入城前后,汉城遭到很大的破坏。在国王出逃前夕,城中宫殿、社稷、衙署、城门以及宫内珍宝、历代典籍、文物礼器全部被朝鲜方面焚毁,而宗庙独存。日将平秀家长盛入城后曾处其中。后长盛焚宗庙,移寓南别宫,指挥诸路之倭向北追击。1593年4月,日本军队撤兵南下,临行前将城中人民屠戮殆尽。是年11月宣祖国王返京时,宫阙俱烬,荆棘满城,百官依墙壁以坐,不得不以月山大君旧第为行宫,桂林君家为大内,沈义谦家为东宫,故领相沈连源家为宗庙,以附近大小民家为阙内各司(称时御所)。光海君时期将宗庙和宫殿择要修...

    朝鲜在1896年的“甲午更张”之后,拟订了一个皇都振兴计画。迎恩门被拆除,并在原址上仿照法国凯旋门修筑了西洋式的独立门。在城内修筑了道路、交通、照明设施和新的政府办公机构。1882年修建了邮政总局。1899年修建了明洞圣堂。1900年,在德寿宫内修建了韩国最早的西洋式建筑——石造殿。1907年拆除了汉城南部和西部的城垣。

    日治时期,汉城改名为京城(日语:京城/けいじょうKeijō;朝鲜语:경성/京城Gyeongseong),其地位也由朝鲜中央直隶府改为由京畿道管辖。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对京城的市政建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更。 首先,日本对李朝原有的历史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拆除景福宫内的弘礼门和资善堂等大量古代建筑,并将景福宫正门光化门向东迁移,在其原址上兴建了朝鲜总督府及其附属建筑群,同时还将庆熙宫改为学校。1911年2月,宣布由朝鲜总督府管辖举行祭天仪式的圜丘坛,随后于1913年将其拆毁,在该地建立朝鲜总督府铁路酒店(现威斯汀朝鲜酒店)。日本在京城府内兴建了一批建筑,如京城府厅舍、朝鲜银行、西大门刑务所、京城帝国大学、本町商业区等。1922年,朝鲜总督府将社稷坛改为公园,1925年修建了“京城车站...

    1945年光复后,从京城改称为韩语固有词서울(朝鲜语拉丁转写:Seoul),因为没有对应的朝鲜汉字,中文使用者沿用了朝鲜王朝时期的汉字名称“汉城”来称呼该市。 朝鲜半岛光复后不久即实行南北分治。在1946年9月,驻韩美国军政厅公布法令第106号,将汉城从京畿道分离,改制为特别市,1948年随著大韩民国成立而定为首都。 需要说明的是,서울这个词在朝鲜语中是“首都”的意思。例如高句丽的서울是平壤,新罗的서울是庆州,高丽的서울是开京(开城),朝鲜王朝的서울是汉阳。直到韩国光复之后,才将서울作为特指大韩民国首都的固定专有名词。 韩战爆发后,1950年6月28日,朝鲜人民军占领汉城。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于9月20日至9月27日进逼汉城,于9月27日收复该市。1951年1月8日,汉城被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

    随著韩战的结束,汉城又在废墟中重新站立了起来,经历了1968年朝鲜武装人员偷袭青瓦台、1970年代的学生运动等事件。由于朴正熙总统和全斗焕总统任期内开始的韩国经济振兴的影响,尤其是举办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汉城已经发展成为横跨汉江两岸、拥有多个副都心和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型世界级城市。

    ^ “辰”,今本史记误作“众”,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云宋本作辰字。据汉书朝鲜传改。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四云:“真番、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弗通。”
    ^ 周振鹤云:“考汉代于开边所置郡县,多以其本地旧名,取其音,而不取其意。如岭东之不而县,即由不耐濊得名,霅县恐亦如是。据说文解字注,霅音素洽反,与今朝鲜汉城之本名同声。汉城朝鲜文为서울,音soul,意为京城。颇疑京城之意是后起的,先是在汉江附近,有地名soul,汉代以之置霅县,到中世纪时该地成为朝鲜李朝之都,soul之音仍存,遂以此音作为京城之解。”
    ^ 《高丽史》卷八,〈文宗世家二〉。
    ^ 迎恩門. [2006-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1).
  4. 首爾特別市 - 維基大典. 今本 (此為底本,未經審校) 首爾特別市 ,略云 首爾 ,舊稱 漢城 、 京城 , 大韓民國 之都也,位其西北,嘗舉 國際足協世界盃 。 古稱慰禮城、南京、漢陽、漢城、京城。 百濟 、 朝鮮 亦嘗都之。 今乃舉國政治、教育、經濟之重鎮。 吳世勳代市長。 政區. 首爾特別市政區劃圖. 區. 江南區 (강남구) 江東區 (강동구) 江北區 (강북구) 江西區 (강서구) 冠岳區 (관악구) 廣津區 (광진구) 九老區 (구로구) 衿川區 (금천구) 蘆原區 (노원구) 道峰區 (도봉구) 東大門區 (동대문구) 銅雀區 (동작구) 麻浦區 (마포구) 西大門區 (서대문구) 瑞草區 (서초구) 城東區 (성동구) 城北區 (성북구) 松坡區 (송파구)

  5. 22 小時前 · 南韓首爾市江南區寸土寸金,是當地富裕的象徵,然而當地卻存在著一座名為「九龍村」的貧民窟,堪稱是江南最後一片蛋黃地。如今,首爾市府通過都市更新計畫,計畫在九龍村的腹地上建立總共3520戶的共同住宅園區,.. (日韓要聞, 南韓, 房產雲, 首爾, 九龍村, )

  6. 首爾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是韓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超過 10 萬,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區,人口約 25 萬。. 首爾位於漢江畔,2,000 多年來一直是主要聚居地,也是多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地的所在地。. 如今,首爾已成為世界領先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之一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