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19日 · 我介紹其中幾個。 「個人空閑」情境,把我想在一個人空檔出現時做的任務放入,可能是玩一個遊戲。 這樣當這種情境出現時,立刻打開這個情境分類下的任務,就知道可以優先執行甚麼。 「兩人時間」情境,把我想和老婆一起看的電影、一起討論的話題放入,當出現這樣的情境時,就優先執行這樣的任務。 「想和孩子一起做」情境,把想要帶孩子一起去的餐廳、遊樂園,或是想跟孩子一起讀的書,或是想跟孩子一起練習的事情,放入這個任務情境,當出現適合情境時,就優先執行這樣的事情。 我們很難為上述任務安排明確的時間,但或許可以安排好情境 ,這樣時候對了,就可以去做他。 用「情境」而非「時間」安排任務,可以總結為下面的步驟和優點: 把任務分配到適合的情境. 情境到了,做適合的任務. 善用每一刻隨時變動的時間.

    • 會議失焦,時間超時。會議討論過程中,某一段的討論變成大家各自發揮「感覺想法」,或是忽然岔出到「其他的主題」,討論時間愈拉愈長,內容就愈來愈發散,卻不知道如何拉回來。
    • 報告不精準、溝通沒交集。每個人輪流報告,有的人不知不覺愈講愈長,最後會議的時間不斷增加,但又不好意思打斷別人,可是講了老半天,會議的結論卻還是沒有出現,只好花更多時間繼續開會。
    • 會議中才開始思考。會議中聽別人報告,我才開始第一次認識這個專案、任務,才開始一邊動腦提問,於是又比預期的會議時間需要更久的時間。大家到會議上才開始聽報告,問問題,但這反而是耽誤了彼此時間。
    • 討論時沒問題,執行後問題一堆。討論一件新專案時,大家習慣不發表意見,用制式流程去做最保險,但是往往做到後面才發現很多問題,這時候要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最後時間來不及,品質做不好,績效也就降低。
  2. 2015年7月29日 · 這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顯而易見只要我排好時間條我就可以很清楚的回推我什麼時候應該開始工作而不會等到快到截止日期前才不知所措延伸閱讀我在 Google 日曆上的專案管理思維心得與方法分享)。

    • 列出這一次要確認的重點問題清單。會議有時候會不小心失焦,大家天南地北的聊起天,或是想到什麼討論什麼,最後離題而拖長不必要的討論時間。有時候會議會有議程,但有時候沒有。
    • 排出重點問題清單的討論邏輯。會議有時候會卡在一些關鍵問題,結果陷入無解的討論迴圈。會議有時候讓人覺得很混亂,最後好像討論了很多,但心中對專案的整體架構卻還是很茫然。
    • 確認我自己對問題的解答與底線。有時當會議討論到關鍵問題,但是大家都不確定解答是什麼,不確定能不能這樣做,於是不能做出決定,可是又在討論上無限迴圈。當然會遇到一些很難抉擇的問題討論,但在前面決定好重點問題的討論順序後,我還會再有一個習慣,就是先想好自己對這些問題的可能答案,或是這些問題我的最後底線是什麼。
    • 一開始就先說明會議的待辦清單。尤其是一些企劃構思會議時,與會者抱持著聊聊看的想法,但會議也很容易就變成真正的聊聊看,最後卻無法拉回需要的結論。在會議一開始時,如果可以的話,我通常有個習慣,就是會先跟客戶、與會者,說明這次會議我們要討論的逐項重點與問題是什麼,也就是說明前面第二個習慣列出來的有邏輯的討論順序清單。
  3. 2018年12月26日 · 我設定早上六點要起床寫文章,結果不小心睡過頭。 我設定下午四點要寫文章,結果臨時有意外。 更有些時候,我設定的時間到了,我也真的有時間,但是「寫完整篇文章」這個任務讓我舉步不前,我知道這是我該做完的結果,但這樣的結果也讓我感覺自己做不完,於是不想做。 這時候怎麼辦呢? 兩步驟改寫待辦清單:什麼情境做? 現在可以做什麼? 對於一些簡單任務,例如只是買個東西、填個資料之類的,因為本身行動已經很單純明確,就不需要特別拆解,頂多記得加上「什麼時候做」的規劃。 但是對於一些複雜、困難任務,我會嘗試這樣列出每天的待辦清單。 第一步改寫:用情境取代時間,更能有效利用各種時間。 排出時間後都無法照著做怎麼辦?

  4. 2015年5月18日 · 你常常忘東忘西嗎? 要怎麼改正這個壞習慣? 很多時候,要記得去完成一件瑣事,讓生活或工作上不再丟三落四,你需要的是把瑣事放入正確的提醒流程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找到這個正確的提醒流程在哪裡。 有些任務我們會「拖延」,有些瑣事我們會「遺忘」,拖延與遺忘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而今天要講的是相對比較容易解決的:「忘記去做瑣事」這個麻煩要如何解決。 通常,怕自己忘記什麼瑣事,我們直覺想到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加上一個時間提醒鬧鐘」(泛指任何會在指定時間彈出通知的提醒方法),然而仔細回想你設定過的各種提醒,其中有多少根本沒用?

  5. 2021年2月17日 · 這個意思是,我們只是用行事曆記住被交付事件的時間,於是行事曆總是處在一直被慢慢的填滿,甚至充滿的各種衝突事件的情況,因為我們只是在「填寫」。 問題在於,行事曆真正的功能不是填寫, 行事曆真正的功能是「預知、調配與保護」: 預知:知道哪些時間已經被明確佔用。 調配:知道還有哪些時間可以調配。 保護:知道哪些看不到的時間需要先保護起來,重要任務才能完成。 解決問題: 但是在第一個思維中,我也提到不要直接把任務安排在時間表上,因為很難照著時間表安排,但是這裡又說要預先保護時間,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兩難衝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