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小便失禁治療 相關

    廣告
  2.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見疾病,尿道感染會引起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歡迎致電查詢及預約。 細心、認真、專科醫生幫您解決泌尿科問題,專科醫生主理。

搜尋結果

  1. 痔瘡可分為內痔及外痔,前者徵狀包括大便帶血、肛門痕癢,後者在發作時可以感到痛楚。治療方法需視乎嚴重程度而定,初期可靠藥物注射控制,較嚴重則需要靠外科手術切除。

    • 產檢是什麼?
    • 產檢要做幾多次?
    • 公立產前檢查收費及項目
    • 母嬰健康院產前登記程序

    準媽媽得知懷有小生命的喜訊之後,聽得最多應該就是「產檢」,大家可能會問「產檢」是什麼?要做幾多次或幾多項目才叫足夠?總之,就是滿腦子黑人問號。各位準媽媽不用擔心,其實好簡單,「產檢」是指產前檢查,準媽媽在BB出世之前,需要定期接受常規產檢,觀察胎兒在不同階段的身體發展狀況,發育是否良好,醫生會在每次產檢進行不同檢查項目及作出專業判斷,務求BB能健健康康順利出世。

    準媽媽在為期37至41週的孕期,需要進行約10至12次的常規檢查。大家可以選擇在公立醫院或/及私家醫院進行檢查。香港居民在健康院進行產前檢查是不需要收費的。孕婦經醫院產科或母嬰健康院醫生評估後,在一般的情況下,會由母嬰健康院跟進檢查的。如果孕婦有高危的情況,例如雙胞胎、糖尿病或者妊娠併發症等,就會由醫院跟進。在母嬰健康院覆診期間,如果有需要,孕婦可能會被轉介到醫院跟進。 回到頁首

    母嬰健康院與醫院管理局轄下的產科部門合作,提供產前護理計劃,照顧孕婦整個懷孕及生產過程,香港居民在健康院進行產前檢查是不需要收費的。不過準媽媽要留意,母嬰健康院只為在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產科部門分娩的孕婦提供產前服務,以及產前檢查是必須預約的!大家可以致電或親身前往該醫院或母嬰健康院查詢,詳情請按此。

    基本上分兩種,首次登記及覆時須攜帶文件或表格。準媽媽會首次登記記住要帶齊所有文件,否則就要去多次了。 登次登記: 1. 有效香港身分證 (如沒有,請帶備醫院管理局簽發的「預約分娩服務確認書」、有效旅行證件、配偶身分證明文件[副本亦可]) 2. 最近六個月內發出的住址證明 3. 驗孕報告書 4. 產前記錄(持有記錄者適用) 5. 已填妥的產前檢查服務首次登記表格 6. 小便樣本 覆診產前檢查: 1. 有效香港身分證 (如沒有,請帶備醫院管理局簽發的「預約分娩服務確認書」、有效旅行證件、配偶身分證明文件[副本亦可]) 2. 健康院產前登記卡(舊症適用) 3. 產前記錄(持有記錄者適用) 4. 小便樣本 回到頁首

  2. 醫保有甚麼好處?. 1. 可續保至100歲. 現時市面上很多保險公司只接受65歲以下人士購買醫療保險,只有兩成醫保計劃接受80歲或以上長者續保。. 就算長者成功投保,不保事項會較多,保障範圍較遜色。. 而自願性醫保保單可供年齡介乎15天至80歲人士投保,並保證 ...

  3. 門診病人需要接受治療,但不一定要住在醫院就醫。. 所有醫療保險計劃都提供住院病人的醫療保障,以及初期諮詢、醫生和麻醉師費用、病房和藥物治療。. 門診治療的程序複雜。. 假如你的病情不嚴重,無住院需要的話,醫療保險公司會為你提供門診治療的 ...

  4. 1. 住院的定義. 整合主流保險公司的定義,一般而言,住院/留院是指受保人經醫生建議,並以住院病人身份入住醫院不少於連續6小時,但有些則需要不少於連續24小時。 除了要留意入住時間外,亦要小心留意「醫院」的定義,大多保險公司列明,「醫院」並不包括「療養院或復康中心」,例如:骨折後被轉介入住復康院接受物理治療,則不獲賠償有關復康院期間的開支及住院現金津貼。 不過有些較新式住院保險,亦會保障一些不需入院的醫療開支,例如:可以在診所進行的手術/癌症化療/洗腎等。 2. 住院保險的賠償計算方法.

  5. 第一,墊底費的選擇. 一般墊底費愈高,保費愈平。 如果選擇的墊底費較公司醫療的保額高,自己便要承擔一部份的費用。 考慮到每個人本身的公司醫療保障都不同,才選擇合適自己的墊底費。 第二,確保入面的保障項目夠全面. 不少醫療保險都聲稱有每年幾十萬至幾千萬的保障,但要留意保單有沒有保障到最昂貴的醫療項目,例如標靶治療。 所以除了保障額之外,購買醫療保險還要考慮保障的項目是否足夠。 第三,應該選擇沒有終身限額的計劃. 如果想確保醫療保障去到年老仍然足夠,最好選擇沒有終身限額的計劃,因為考慮到醫療通脹(假設是每年3%),20年後的100萬保額只等於今天的51萬,萬一之後患上嚴重疾病,會比你想像中更快耗盡所有保額。 第四,賠償比率. 一般Top-up計劃的賠償比率介乎90%-100%。

  6. MoneyHero.com.hk 要給大家的建議很簡單:你應該趁年輕健康時購買醫療保險,千萬不要留待需要時才購買。 很多香港人在需要接受治療時才購買醫療保險, 結果保費可能會大增7倍。 香港長期病患者人數過多,使公立醫院不勝負荷。 超過87萬長期病患只到公立醫院或診所覆診,佔整體長期病患人口約8成。 全港有7%的統計人口沒有接受任何醫療保險保障,當中65歲或以上而不受保障的人士更急升至88.5%。 醫療保險需求逼在眉睫. 香港長期病患者與日俱增,當中大部份都只於公立醫院覆診,令輪待時間大增,病患難以得到妥善的醫療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