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本港研究資料 1 ,腦退化症人士在社區迷路 ( 走失 ) 的機率可高達三成,當中超過一半人在超過一小時後才被尋回。 近一成走失人士於尋回後被發現身體有損傷, 同時有接近三成人在過程中受到驚嚇,超過四成的家人 擔心走失事件再度發生。 迷路除了令腦退化症人士處於危險的情況外,家人也承受巨大的壓力,因此預防走失的措施及社區人士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 1 Kwok, T. C., Yuen, K. S., Ho, F. K., & Chan, W. M. (2010). Getting lost in the community: a phone survey on the community‐dwelling demented people in Hong Kong.

  2.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假期除外). 電話: 2636 6323. 傳真:2636 0323. 電郵: info@jccpa.org.hk. 熱線支援服務: 2333 2393. 交通方法. 耆智園為香港首間專業一站式綜合腦退化症照顧服務中心。. 我們不僅為腦退化症人士提供全面多元的服務,並為照顧者 ...

  3. 腦退化症人士由於受腦部缺損所影響,普遍會出現認路困難、方向感轉弱,甚至迷路等狀況… 九、 預防跌倒. 跌倒是長者常見的問題,而腦退化症人士比一般長者有較高的跌倒風險,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下降,對周圍環境的警覺性和判斷力減低… 十、 預防失禁. 失禁的成因可能是因為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下䧏,亦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此情況若不能妥善處理,不單妨礙日常生活和社交,更會對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十一、 受壓下的行為表現. 腦退化症人士出現「受壓下的行為」是頗為常見的。

  4. 耆智園提倡以人為本的照顧理念即是從不同角度理解腦退化症人士出現狀況的成因以同理心去了解他們的行為表現從而有效照顧他們的需要。 「以人為本」的分析. 展開全部. 個人性格. (包括:性格及興趣、生活習慣、價值取向) 生活背景. (包括:過往經歷、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交生活) 身體狀況. (包括:身體機能變化、藥物反應、病痛及不適) 腦部變化. (包括:幻覺及妄想、情緒控制、認知能力衰退) 社交心理. (包括:社交活動、家屬支援、心理需要)

  5. 也許你會覺得很難與腦退化症人士溝通其實造成溝通困難的原因很多腦退化症人士的情況變化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溝通包括接收理解和回應三個部份照顧者可以改善自己的溝通方式靈活使用不同方式去溝通也可以協助腦退化症人士接收理解和回應來改善溝通只要以理解寬容和體諒的態度面對腦退化症人士便能打破溝通的障礙溝通困難的原因. 照顧者. 壓力. 過高的期望. 說話技巧. 環境. 在場人物. 光線. 聲音. 氣味. 溫度、濕度. 腦退化症人士. 五感退化. 認知能力衰退. 情緒困擾. 溝通障礙. 初期腦退化症人士. 中期腦退化症人士. 晚期腦退化症人士.

  6. 06. 充足睡眠. 每天維持六至八小時的睡眠時間,同時需保持良好睡眠品質與環境。 若無法充分休息,會使大腦的疲勞難以恢復,記憶力及注意力等功能受損,中風機會亦隨之增加。 07. 遠離煙酒. 不要抽煙、酗酒與吸毒,以免破壞腦部生化機制的平衡,引發器官和身體組織的病變。 08. 注意健康. 避免吃肥膩食物以防止患上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這會增加患上腦退化症的機會。 應隨時留意自己的體重、血壓、血糖、膽固醇等指數是否在標準範圍,必要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切勿輕視其併發症對大腦的潛在威脅。 09. 定時進食.

  7. 跌倒的原因. 因認知能力下降,而對周圍環境的警覺性和判斷力減低,容易迷失方向,增加跌倒的機會. 腦部退化而造成的肌肉痙攣,減低了活動及平衡能力視力衰退或眼疾. 穿著不合身的衣履及鞋. 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 混亂環境引致的危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