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heritagemuseum.gov.hk › archive › chi香港文化博物館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現在通稱「古琴」。 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此「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 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有琴人將「斲琴」(「斲」音琢,是「劈、削」的意思,古人慣稱造琴為斲琴)和「彈琴」藝術傳承,不但將兩者結合 — 親手斲琴給自己彈奏,而且將斲琴本身視為一種藝術創作。 適逢古琴藝術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我們與蔡昌壽斲琴學會合作,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的兩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統手工藝」和「表演藝術」的結合為切入,向觀眾展示古琴藝術在香港傳承的一點薪火。

  2. 回顧歷屆「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由2001年舉辦至今,透過比賽、展覽和研討會,活動見證及記錄了本地及國際海報設計的發展進程。

  3. www.heritagemuseum.gov.hk › archive › chi香港文化博物館

    2009年是唐滌生逝世50周年及任劍輝逝世20周年,為對兩位戲壇前輩表達敬意和懷念,紀念展透過劇本、戲橋、劇照、唱片、戲服和電影片段,回顧兩位梨園瑰寶在粵劇及戲曲電影等方面的成就和貢獻。 此外,唐滌生的西洋畫作、戲曲人物造型圖和書法真跡亦首度展出,與任白慈善基金慷慨借出任姐的珍貴文物,相互輝映,彌足珍貴。 為配合是次展覽及紀念任劍輝逝世20周年,本館印製一套四款明信片,每款明信片分別由 20.12.2009 / 1.3.2010 / 17.5.2010 / 1.8.2010 起送贈。 參觀者須憑當日有效的博物館入場門票或入場證索取,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20.12.2009 1.3.2010 17.5.2010 1.8.2010. 展品精選. 《花木蘭》電影特刊,

  4. www.heritagemuseum.gov.hk › archive › chi香港文化博物館

    2003年1月8日 - 2003年7月28日. 談女性藝術之前,先要問:「她」是誰? 對於何謂「女性」,大家可能很不同的想法。 許翠紅、郭瑛、劉莉莉、李慧嫻、冼紈、王禾璧和阮曼華,七位來自不同成長背境、不同性格的香港藝術家 ―― 她們當中已為人母的,少女情懷總是詩的;嚴肅的、幽默的……,各以不同的創作形式和藝術語言,表現「她」的本色,希望提供多元的角度,一起尋找「女性」視覺經驗。 她們對「女性」的演繹,會與您的「她」相似嗎? 展品精選. 其他展覽記錄.

  5. 托瑪‧阿布斯1967年生於德國基爾,1989-95年入讀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現於倫敦工作與生活。 阿布斯的畫作,是要經歷時間慢慢演變出來的。阿布斯開始的時候不會腹稿,只是憑直覺,順其自然地讓油彩和塑膠彩層層堆疊,直至畫面逐漸成形。

  6. www.heritagemuseum.gov.hk › archive › chi丹‧諾頓 Dan Norton

    丹.諾頓1968年生於英國北部列斯,就讀於格拉斯哥藝術學院,後在鄧迪大學攻讀數碼影像。現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生活及工作。 諾頓不但在現實環境中展出作品,同時也在網絡上利用虛擬工具創作裝置藝術及即場演出。

  7. VDOM DHTML tml>. 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 | 1997年回顾. 「一九九七亚太海报展」是临时区域市政局与香港设计师协会联合筹划的首次大型海报设计活动,借以建立香港在亚太区保存和推广海报设计方面的领导地位,为日后的「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定下基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