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採取溫水坐浴。坐在放了15-20公分高的溫水盆或浴缸10分鐘,一天4次,這樣可以促進患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收縮患部靜脈,效緩解痔瘡的腫脹。
    •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保持大便暢通,防止便秘或腹瀉,大便時間不宜過長,每次坐在馬桶上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同時不要看書報或滑手機,專心排便。
    • 便後輕輕清潔肛門。排便完畢後應輕輕地清潔肛門,最好是使用免治馬桶用噴水方式,以溫水沖洗,對緩解痔瘡很有幫助。
    • 適當運動,做提肛操。適度做運動,可以促進肛門、直腸部位的血液回流。每天做2次提肛操(收縮與放鬆肛門動作),一次50下,約3分鐘,自我調整括約肌,能減少痔瘡靜脈叢的淤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發病。
    • 痔瘡最明顯的症狀:解便疼痛、帶血
    • 痔瘡發生的原因
    • 痔瘡的嚴重程度
    • 痔瘡要看什麼科?
    • 痔瘡的治療方法
    • 如何預防痔瘡再次發生?

    大部分的人在察覺到自己可能有痔瘡時,第一個發現的症狀通常是解便會痛,或是排便出血,不過除了這兩個症狀,還有其他可能的症狀要注意: 1. 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 2. 肛門處有搔癢感、灼熱感 3. 直腸、肛門會觸痛或持續性疼痛 4. 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 5. 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 6. 若經常性出血可能會導致貧血

    「痔瘡」兩個字可以指疾病,也是說是我們身體上的一個組織「肛門軟墊 (anal cushions)」,幫助括約肌在收縮的時候,能協助緊閉肛門,猶如軟木塞酒瓶的概念,能將肛門完全封閉。而當痔瘡發生病態時,就會出現肛門無法密合的現象,容易發生痔瘡的族群通常會出現以下這些特徵: 1. 便祕、腹瀉,不良的排便習慣 2. 熬夜、作息不正常 3. 常久站、久坐 4. 懷孕(因腹部壓力增加) 5. 從事激烈運動 6. 愛吃辛辣食物 7. 水分、纖維攝取不足 8. 有潰瘍病史者 9. 酗酒及肝病病人 10. 有吸菸習慣

    痔瘡可以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以肛門的皮膚與直腸黏膜(齒狀線)為分界,痔瘡若長在齒狀線以內的為內痔,在以外為外痔,內外痔都有的情況稱為混合痔。痔瘡的嚴重程度可分為: 1. 第一級:排便時出現少量出血,或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痔瘡不脫出肛門。 2. 第二級:除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便後會自動縮回。 3. 第三級:痔瘡持續增大,排便脫出肛門後,必須用手將其推回肛門。 4. 第四級:痔瘡長時間脫出,且無法用手推回。

    若有痔瘡的症狀去大腸直腸科看診最準確,醫師在臨床診斷時,主要會用以下幾種方式: 1. 視診:看看肛門及肛門周圍的皮膚是否有異常,以及是否有內痔突出。 2. 肛門指診:觸診痔瘡位置、判別腫瘤的可能性,以及評估病人肛門括約肌的壓力。 3. 肛門鏡:肛門鏡是確診痔瘡的診斷工具,並藉以評估痔瘡的嚴重程度,也可同時檢查病人是否有肛裂的現象。 4. 乙狀結腸鏡或直腸鏡:它們是用來診斷結腸或直腸是否有潰傷或發炎,以及確定腫瘤及出血位置。 5. 大腸檢查:若病人 50 歲以上或是有家族病史時,未曾接受過大腸鏡檢查,醫師可能也會安排大腸鏡檢或鋇劑灌腸攝影以排除大腸直腸病變的可能性。

    痔瘡的治療方法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適用於第一級、第二級痔瘡: 1. 紅外線燒灼:紅外線可使痔瘡的組織蛋白凝固、壞死,以及蒸發細胞中的水分,僅適用於第一級痔瘡。 2. 飲食改善:以攝取高纖食物或水果為主,搭配多喝水補充水分,讓糞便蓬鬆變軟,使排便順利,減輕對痔瘡的刺激。 3. 溫水坐浴:可促進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減少疼痛感。以臉盆或容器裝水,使整個臀部泡入水中,水溫約 40 度,每次浸泡 10 分鐘,每日約 3-4 次。 4. 服用藥物:可使用藥膏、塞劑及口服消炎止痛藥,減輕肛門不適。 5. 橡皮圈結紮法:以口徑極小的強力橡皮圈綁在痔瘡痔核根部,達到阻斷血液的效果,使痔核缺血壞死後脫落,通常可在門診直接進行,約幾十秒的時間即可完成,痔核約在手術後 7 到 10 天會自動脫落,也可使用在第三級痔...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解便後要將肛門清潔乾淨
    適當的做收縮和放鬆的提肛動作
    勿提重物、久蹲、久坐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8年9月28日 · 痔瘡可依嚴重程度區分四級,第一級是僅有出血而沒有脫出;第二級是排便後脫出但能自動縮回;第三級是脫出後需用手推回;第四級是永遠脫出肛門外,無法縮回。 要改善緩減痔瘡,要做到時8個預防作為

    • 採取溫水坐浴:坐在放了15-20公分高的溫水盆或浴缸10分鐘,一天4次,這樣可以促進患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收縮患部靜脈,效緩解痔瘡的腫脹。
    •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保持大便暢通,防止便秘或腹瀉,大便時間不宜過長,每次坐在馬桶上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同時不要看書報或滑手機,專心排便。
    • 便後仔細清潔肛門:排便完畢後應輕輕地清潔肛門,最好是使用免治馬桶用噴水方式,以溫水沖洗,對緩解痔瘡很有幫助。
    • 適當運動,做提肛操:適度做運動,可以促進肛門、直腸部位的血液回流。每天做2次提肛操(收縮與放鬆肛門動作),一次50下,約3分鐘,自我調整括約肌,能減少痔瘡靜脈叢的淤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發病。
  3. 2024年2月23日 · 手術目的是減輕或消除痔瘡引起的不適、疼痛和其他症狀,共有 3 種常見的手術方法,如下: 傳統的開放性手術. 在麻醉下,醫生會切除或縫合痔瘡組織,通過切割或縫合來修復損壞的組織,面對不同程度的痔瘡,還可以搭配上進階器械例如超音波刀或著是組織凝集刀達成減少出血量。 然而相對傷口較大,術後疼痛感相對明顯. 環狀痔瘡切除手術是一種環形血管結紮手術,這手術適用於內痔較大較多的病人,手術過程中,會使用特殊的器械結紮脹大的血管,使外痔內縮同時減少切除正常組織,以減少損傷和疼痛,環狀切除手術的優點包括較低的術後疼痛,較快的恢復時間。 雷射痔瘡消融術. 使用雷射光燒灼痔瘡根部的血管,使其失去血液供應而造成痔瘡組織萎縮。 治療對象為腫脹的內痔,傷口較小而術後疼痛顯著降低。

  4. 2022年4月11日 · 專科醫師傳授,從血便型態看疾病. 痔瘡: 血便通常是 鮮紅色 ,鮮血沾附在糞便的表面,嚴重出血是一滴一滴的與大便分離,甚至噴濺至馬桶或在衛生紙上留下一大片血跡。 大腸癌: 血便通常是 暗紅色 ,氧化過的血與糞便是混合在一起,有些糞便的表面粘附透明的黏液,出血量不大且沒有持續現象。 肛門瘻管: 較 少出血 ,若有也是一些少許血絲,通常伴有黃色的分泌物。 鄭智勇醫師提醒,雖然鮮紅色血便較容易是 痔瘡 ,但也不是絕對非癌症。 「因為低位直腸癌,腫瘤長在直腸末端,也可能在排便時滲出鮮紅色的血,因此,有血便問題就應該立即就醫檢查。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血便問題多,就診後的基礎檢測有這些. 如果因為血便問題就醫,會進行哪些檢查來確認疾病呢?

  5. 2020年9月12日 · 預防痔瘡6大原則. 保持排便順暢,多吃纖維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並多喝水(正常人每日所需喝水量=體重×30毫升」。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久坐與過度疲勞的工作壓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